经济转型期市外来妇女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297推荐〗〖字数:7500字〗
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向我市迁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她们的存在对于我市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城市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些外来妇女与我市其他妇女一样,都要面对经济转型、价值观念失序及资讯科技所带来的在家庭生活、就业环境及社会参与各方面的转变,她们在背井离乡、重新寻求自身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比男性更多的坎坷和困境,显现出一系列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
如何让生活或工作在我市的外来妇女真正融入社会成为甬城的一员,是各级妇联组织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___市妇联2003年初确定了对外来妇女情况调查的课题,目的是通过调研,了解我市外来妇女的现状和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便为外来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本次调研采用定量调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调研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外来妇女的基本生存现状和所作经济贡献,对外来妇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等。具体形式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有关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机构,在外来人口集中的民工子弟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专题座谈会(与会人员包括各个层次的外来妇女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
一、我市外来妇女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据___市公安部门不完全统计,2002年底,全市登记入册的外来妇女135,7584人,她们主要来自安徽、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四川、贵州等10多个省份。这些外来妇女年龄大部分在18-35岁之间,重点分布在我市的服装、装潢、电子等企业和美容、美发、饮食、家政、保洁等行业,部分外来妇女不直接从事一线生产,而是以料理家务为主。她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以初中毕业为多,占58。由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她们的就业面窄,竞争能力弱,收入低。她们的个人月收入一般在300-600元左右,只有个别的能达到1000元。
(一)婚姻家庭生活
问卷调查显示,外来妇女的配偶基本上是同乡和本地人。已婚与配偶同住的占90;离婚的占0.4;丧偶的占0.2;由此看来,外来妇女婚姻状况总体较稳定,家庭生活安宁(离婚、丧偶比例较低)。在对待生育问题上,她们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据我们对全市500例外来妇女的调查来看,70的妇女认为只要一个孩子,男女无所谓;尤其是有一定知识、经济收入较好、来甬时间较长的年轻妇女,她们在生育子女上更趋向于“少生优生”。从调查问卷看,外来妇女目前最大的生活压力是经济收入压力,其次是子女就学问题。许多外来妇女虽然在___找到了工作,有了一席之地,但仍有游离于城市的感觉,生活质量还不尽人意。据我市公安部门200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88的外来家庭居住在条件较差的租赁房屋内。
(二)劳动就业与保障
被调查妇女中,身份证、暂住证的持有率分别为98.52、91.25,健康证、务工证、就业证的持有率为30.56、31.24和50.25,婚育证的持有率为78.65。外来妇女所从事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商业和服务领域(占65.45),在一些需要具备领导和组织能力或技术性强的工作上,就业仍显弱势(如外来妇女中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85,管理人员只占2.48),呈现出高就业率掩盖下的低职业结构。在调查中我们感到,部分外来妇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关心的只是眼前所得工资的多少,对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模糊而冷淡。调查统计显示,劳动权益、人身权利保护与女工所在企业的规模、效益、重视程度等有相关性,一些大型正规企业劳动保障各方面指标都相对乐观,如病假工资、带薪休假、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产假工资、生育保险享有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另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凭借灵活的用工制度来逃避对职工应负的责任,劳动保护差强人意。
(三)精神文化生活
外来妇女在不断寻求谋生方式的过程中,城市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她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大发展的意识初现。一方面,她们希望精神文化生活有提高,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但是,另一方面她们对学习并不热心,在被调查妇女中,订阅报刊的只有2.85,65.25以上的妇女不看报纸、杂志、书籍,80.52的妇女不听广播,98.18的妇女不上网。在对休闲方式的选择中,最喜欢的休闲方式首先是“看电视”,在最喜欢看的内容上绝大部分选择的是电视连续剧,这说明外来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还比较贫瘠。
(四)健康与保健
在被调查外来妇女中,在健康知识方面空白的比率为20.58,52.26的妇女有孕产妇保健册,60.58的妇女作过产前检查。外来妇女主要是从计生干部那里获得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的知识,其次是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医生等渠道获得。有15.52的妇女有病不看,45.25的妇女近两年来没做过健康体检。调查表明外来妇女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计生和妇幼 保健部门尤其要在妇女病普查、孕产妇保健和节育等方面加强宣传。
二、外来妇女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近年来,___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这里也包含了一大
批外来妇女的辛勤付出,她们为___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她们已成为___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
进劳动力市场的有序、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一直呈加快的趋势,这与大批外来妇女到我市就业、务工、经商密切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外来妇女就业于制造、商贸、流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产业,从事苦、脏、累等体力劳动,她们推进了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我市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如慈溪市、鄞州区的一些电子、制衣企业,80的女工是“外来打工妹”。一些来自贵州、四川及省内较穷农村的妇女,她们更是承担了一些城里人不愿做而市民又很需要的工作,如卖早点、蔬菜及拾废、保洁、修理等,她们弥补了我市劳动力结构的缺陷,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外来妇女独立加入劳动力市场,与城市下岗失业者形成竞争的态势,也促进了城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端正劳动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劳动力市场的有序、繁荣。
(二)充分挖掘潜力,提升参与___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能力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有胆魄的
新型外来妇女正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进入各行业的管理层,成为企业中的骨干和中坚,有的甚至还参与企业决策,成为企业的“领头人”,她们是外来妇女群体的佼佼者。如慈溪市、鄞州区的一些大中型私营企业、有限公司,其管理层、技术骨干队伍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来妇女,她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异乡新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们是___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人力资源。
(三)参与政治文明建设,积极参政议政
调查表明,我市外来妇女群体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健康进步和积极向上的。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与企业对话、议事会等形式,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更值得可喜的是,近几年,在外来妇女中还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在___江南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院任总工程师、来自江西的___市政协委员江香梅,她提出的《关于在北仑区建设特优乔木树种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议》,得到了农业界人士的普遍认可,一致认为可操作性强、发展前景远大。总之,越来越多的外来妇女正以自己的勤劳、善良、进取赢得当地人的认可,赢得社会的承认。
三、我市在涉及外来妇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面尚有漏洞
外来妇女由于其不稳定性以及在文化素养、生活习惯、民俗民风方面与当地的差异性,导致政府在治安、劳动就业、教育等管理上的困难和压力。由于外来妇女长期流动在外,缺少了原有基层组织的管理约束,一些人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淡化,她们往往缺少意向性、目标性,盲目流动,由于生计所迫,出现了个别外来妇女涉及卖淫嫖娼、偷盗等犯罪现象。更为普遍的是,由于居住环境不稳定,有的不主动申报暂住登记等,造成底数不清,使公安部门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外来妇女中大多数处于婚育年龄阶段,给计划生育的管理也带来很大压力和挑战。
(二)权益保护有待提高
外来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表现在人身权利和劳动权益的保护这两个方面,家庭暴力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经营者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女性的生理、生育等特殊情况被视为负担,他们看重的是外来妇女廉价的劳动力,而把她们的劳动报酬和利益保障压到最低限度,病假、工伤、医疗、养老、生育等方面得不到保障。被调查者中,希望得到劳动法保护、获得应得的劳务收入的占75.58;另外,合同签订不规范,绝大部分是口头协定,无期限,尤其是建筑行业,基本上不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即使签了也是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三)社会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外来妇女大多来自不发达地区,观念相对滞后,文化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即使参加培训,内容也大多是家政服务、餐饮烹饪,其他技能的培训却十分缺乏,她们一般从事那些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报酬低的工作。同时,她们还要为取得在城市居住和工作的资格支付多种费用,她们的家庭一般都处于经济困难之中。在调查中,有82.85的人认为在外工作生活,遇到过的最大困难就是社会竞争太激烈,工作不好找,就业困难,精神压力大。
(四)九年制义务教育压力加大,子女教育亟需平等
随着外来妇女的增多,外来儿童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这给我市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带来了很大压力。由于外来妇女没有城市户口,城市里正规学校较高的赞助费使她们望而怯步。为缓和就学矛盾,“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这些学校一般校舍简陋、卫生条件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器械设备简单、课程单一,这些都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有甚者,一些外来妇女为了追求眼前利益,置孩子的成长与法律不顾,逼迫子女缀学做家务或做帮工,使得不少孩子无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有5.65的外来子女只能留在老家上学或没有条件上学,影响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四、思考与建议
外来人口的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加入WT
O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跨地区的人员流动将进一步加速。如何加强对外来妇女的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妇女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实现全面动态管理,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外来妇女长效管理这一问题相当重视,已基本形成了政府搭台,公安牵头,妇联、计生等部门配合的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建立了至上而下较为健全的外来人员管理网络,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配备了协管员或信息员。目前,我市专(协)管员队伍已达到5600余名。为争取管理的最大实效,各地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出和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如鄞州区的“一三一”模式、慈溪市的“公寓式”模式、宁海县的出租私房“旅馆式”模式和江北区的外来人口自我管理模式等。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妇女的管理,建立真正有效的外来妇女管理体制,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对外来妇女实行“政府牵头、公安为主、各方配合、综合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三化”管理,建立由各级妇联牵头遍布到镇、村、街道、社区的外来妇女服务网络,成立外来妇女联谊会、外来妇女谈心室等;其次要强化公安部门的管理职能,运用证件管理,整治治安环境,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强化计生部门控制人口的职能,切实做好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最后要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组织的作用,实行外来妇女的区域管理和属地管理,发挥用工单位、房屋出租中介机构的作用,实行“谁主管、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内化”为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责任。总之,必须形成一个由地方政府为龙头,以公安、劳动、计生等职能部门为中坚,以妇联、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为配合,以社区、单位和业主为基础和依托的齐抓共管格局,并采取多种措施,为我市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法规加强监督,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及劳动监察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劳动法》、《妇保法》的执法检查力度,通过重点查处“对女职工‘四期’不实行特殊保护、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克扣工资、强迫女职工超时加班加点”等劳动违法行为,监督和敦促企业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实行女职工生育保险,使保障外来务工妇女劳动权益的各项法律条款基本落到实处。目前我市服装、电子、制鞋等行业的企业普遍采取按件计酬、按劳计酬、按定额计酬等劳动工资形式,代替了传统的“性别工资”方式,不少企业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条款明确写入劳动合同。特别是一些经济效益好、上规模的企业,如罗蒙、波导等公司都依法落实外来妇女“四期“保护的各项措施。各地还充分发挥妇女维权中心、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帮助解决涉及外来妇女的劳资纠纷和侵权问题,为外来妇女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但针对外来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现实,还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明确正规化职业介绍的必备条件和工作要求,特别要使劳动力供求双方都享有法律保障,劳动力市场得以有序运行。应建立由劳动保障、公安、工商、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监管组织,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尤其对个体私营企业要加大检查力度,要督促各类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如超时工作、克扣外来妇女工资、“性骚扰”等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案件,以切实保护外来妇女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外来妇女保障机制,将外来妇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依法纳入保险范围,提高外来妇女的生活质量。
(三)增强服务帮困功能,铺设外来妇女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抓好外来妇女的服务工作作为做好外来人员管理工作的切入口,提高我市外来人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各级妇联要深入开展“知姐妹情、解姐妹忧、为姐妹办实事”主题活动,通过“春蕾计划”、“代理妈妈”等结对助学、职业介绍、结对帮扶等途径,帮助外来贫困家庭的儿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帮助外来妇女早日脱贫致富;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坚持“每个外来儿童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的原则,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确保外来妇女子弟的受教育权利,如慈溪市专门出台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办法》;卫生、计生部门要免费向外来妇女发放避孕药具,推出生殖健康合同式服务,为外来已婚妇女每年进行1-2次妇科检查;劳动部门争取每月举办二次以上就业介绍专场活动,为外来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但这些离外来妇女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外来妇女子女入托入学难、费用高,是许多外来妇女面临的现实问题,依法保障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对此政府要切实加以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外来人口子女上得了学、上得起学。第一,教育部门负责管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转学、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应为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第二,弱化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收费问题。对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外来儿童所收的“借读费”、“赞助费”,可参照慈溪经验,就现实情况使收费标准按学校或办学单位的教育成本投入来确定,最大限度地做到收费合理,并逐步弱化这项收费制度,这也是义务教育平等性的一种体现。第三,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有关部门在积极鼓励创办各类民工子弟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办学条件的才有资格申请办学;民工子弟学校教师能否上岗必须由学校所在地的教育部门通过对该教师的水平考核来决定;合格的民工子弟学校应纳入学校所在地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之内;对于特别贫困的外来妇女子女,运用结对助学、春蕾计划等进行专项扶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四)强化宣传教育职能,促进和提高外来妇女自身素质
几年来,各有关部门利用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广泛开展了法律、法规、政策、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宣传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外来妇女的综合素质。各级妇联利用节日和各种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合举办“148”妇女维权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以“扬家庭美德、倡文明新风”为主题,以“四有”、“四自”精神和《婚姻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操作比武活动,开阔她们的视野,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计生部门通过拍摄计生管理政策专题片、制作宣传图板巡回展出、发放外来人口计生管理政策宣传小册子等形式,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宣传教育工作。
但由于外来妇女大部分来自偏僻农村,文化素质、法律政策水平相对偏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继续强化宣传教育职能,对外来妇女进行“四有”、“四自”等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要让她们认识到女性同样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女性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是时代前进的潮流,激发她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应为外来妇女创造更多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建立健全外来妇女技能开发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开展有利于提高外来妇女劳动生产技能的各项培训活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层次的就业培训网络,帮助她们从技能单一的弱者成为有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的竞争者,增强她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能力。各级政府在以“以人为本、人人共享”,“同在一片蓝天下、视同一家人”的胸怀热情地接纳外来妇女的同时,要采取一定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她们有机会充分发挥潜力,人人有作为,并真正融入城市主流,有权利与城市人平等地享用城市公共教育、精神文化、卫生保健、计生服务、就业管理等社会资源,让外来妇女的生活更文明、更美好。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cbg/331307.html

    按字数查找调查报告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