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75推荐〗〖字数:4700字〗

兴特色产业建商贸新城

——**市虎门镇城镇化建设情况调查

虎门镇位于我省**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是从南海进入中国内陆的咽喉要道。虎门镇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现镇城区建成面积52.6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75万,其中户籍人口12万。虎门地处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为省、港、澳经济走廊
的交汇点,广、深、珠高速公路枢纽中心,是广东省辖市286个中心镇之一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七个副中心之一,也是**市西部重要支点,2006年8月被广东省建设厅推荐为全国一百个重点镇之一——国家商贸流通型重点镇。虎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因虎门销烟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而名闻中外。

近十多年,虎门镇依托服装特色产业,大力建设商贸新城,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商贸业的兴旺与发达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无论在经济规模、发展资源、基础设施等硬件上还是在科技人才、文化底蕴、金融服务等软件上,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小城镇发展不能走大而全的道路,必须与大中城市错位发展,也与其它小城镇错位竞争,替自己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珠三角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继续承接香港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企业继续向珠三角扩散;另一方面,周边的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深圳多将目光集中在一些人才、资金、技术门槛更高的产业。虎门作为一个小镇,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不可能与大城市相比,因此在产业选择上也无法与大城市竞争,而虎门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的服装市场,于是虎门历史性地选择了服装这个产业作为自己的特色产业,并扶持为龙头产业。

经过虎门政府十多年来的引导扶持、协调服务、规范管理、推动促进,虎门的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虎门现已成为国内外有名的“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名镇”。至目前,全镇注册服装企业1000多家,其它织布、定型、印染、拉链等服装相关配套企业200多家;服装年生产量达到2亿件(套),2005年服装销售总额135亿元;拥有大型服装、鞋类、面料和辅料商场市场32家,经营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以富民时装城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服装销售圈和一个以富民布料市场为中心,方圆一平方公里的面辅料经营圈,在虎门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人员约达35万人。几年来,虎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使虎门服装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和个性。虎门服装现在国内共有4000多个注册商标,在不同国家地区有400多个注册商标。到目前,虎门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个,还拥有100多个具有一定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装品牌。

——一业兴旺百业,名城名镇辉映。服装业是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几十万人就业问题,而且对虎门来说也是聚集了人气,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人气旺,商业才会兴旺。现在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虎门有贸易往来,每天来虎门做服装生意的客商有2万多人次,每天进出虎门的各类客运大中巴6000多车次,每年来虎门参观服装交易会的有几十万人次,每年来虎门旅游的达2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虎门现有常驻人口达7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万人,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工约63万人。加上每天约20多万流动人口,每天在虎门生活消费的约100万人,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虎门服装产业的经济职能及商贸化城市的社会职能对国内外产生着巨大的幅射与影响。如今,虎门的饮食、旅业、运输、娱乐、旅游、零售、房地产、美容、康体、咨询、中介等行业全部兴旺起来。以酒店为例,虎门现有各类酒店93家,其中星级标准酒店10余家(已挂牌的五星级3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93家酒店共设有客房6500多间,床位18000多个,每天平均住房率达85%以上。2005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8:52.2:46,年末全镇城乡各项存款余额2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285元。商贸业的兴旺发达,也为政府培育了新的税源,促进了虎门经济的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7.43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63万元;工商税收26.65亿元,其中商贸服务业占52%,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8.77亿元。至2005年底,全镇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现有外资企 业1014家,2005年全镇外贸出口总值达14.8亿美元,现已注册的各类企业及工商户共37224户。

十多年来,虎门镇先后被国家、省有关部门誉为“全国财政之星”、“全国乡镇之星”、“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名列第一)”、“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政全优镇”、“国家卫生镇”、“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女装
名镇”、“广东省服装科技镇”、“广东省文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称号。

二、商贸业的兴旺发达决定着商城的定位与发展

——依托服装产业,确立商城定位。一个小城镇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一个小城镇的定位与发展。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及商贸业的兴旺发达对虎门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论证和确立虎门城市定位过程中,虎门镇政府以历史发展的眼光依“势”而为,一是依赖于服装发展与商贸兴旺的产业态势,二是根据虎门在珠三角地理中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三是把握虎门在国家与省、市发展战略中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省、市对虎门在区域中战略地位的确认,鉴于服装产业的发展为虎门带来巨大无穷的商机和营商氛围,以及由于虎门独特优越的区位优势与历来就是珠三角地区商业重镇并对周边产生巨大幅射影响的特点,虎门镇政府三年前经过反复调研和专家论证,将虎门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定位为:力争在本世纪初,将虎门建设成为在珠三角有区域影响的现代化南国海滨商城。并制定了“五年见商城”计划:一年做规划,二年打基础,三年建框架,四年搞装修,五年全面竣工。

——做好科学规划,打造商城格局。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总体规划是纲,详细规划是目,纲举目张。小城镇发展战略定位确立后,要对建设和发展进行全盘规划,既要做好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又要做好专项控规和近期控规,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区域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实行“先规划,后建设”,避免将小城镇发展变成个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短期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虎门镇政府非常重视高起点抓好城市建设的规划,2004年,花巨资请来中国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虎门镇总体规划(2002——2020)》。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高屋建瓴,将虎门镇178.5平方公里地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统筹规划建设,形成“一环,两轴,三中心、五片区、六大板块”的城市格局。至2006年6月底,虎门镇已投资2250万元编制完成21项控制性详细规划,总面积达到了11760.54公顷,全镇80%的区域已有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使虎门镇成为**市为数不多的几个控规基本全覆盖镇区之一。

——实施多元投资,推进商城建设。城镇规划后就要建设,建设资金从何而来?一个镇级的财政能力非常有限,完全依赖财政来搞建设无异于杯水车薪。几年来,虎门镇政府在实践中建立以政府资金为杠杆,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融资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政府投资、外资、民资“三资”齐发和市场化、企业化、民营化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为了实现“五年见商城”的战略目标,近二三年来虎门加快了商城建设速度。自2003年以来,已有100项单项工程超3000万元的工程先后投入建设,其中已有35项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有33项工程在建或即将完工,另有31项工程正在筹建之中。这些工程项目涵盖城市的道路、交通、工业、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其中商业项目(含房地产)49个,占49%。这100项城市建设工程充分体现了城镇化建设战略和建设城市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有政府、外资、民资,其中民营资本投资的项目占一半以上,投资额占其中的60%,外资占25%,镇政府占15%。政府建设的项目主要是几条主干道、工业园、物流园、大桥等基础设施或公益性项目,其余均为民营和外商投资。三年来,虎门固定资产投资共126.08亿元,其中镇政府投入的城市基础及市政设施建设资金共达10亿元。

城镇化建设实行多元化,政府从单一经营主体角色主动退出,做好经营城市的宏观决策和服务,将经营主体让位给各种社会资本,彰显了基层政府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机制创新的胆识与气魄。

——抓住发展机遇,策应省市项目。近几年内国家、省、市还将在虎门镇境内投入达100亿元,相继建设一批重点道路交通项目。如:广深港客运专线虎门站将落户在虎门镇白沙;总长61.5公里的r2线将经过虎门,并在虎门设置四个站场;在虎门段总长12公里的沿江高速公路;已经通车的常虎高速公路;环莞快速路;旧107改造等。如此众多的市域、省域交通网络资源将会赋予虎门镇一次新的发展机遇,这些工程项目的建成,必将对虎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带来革命性的提升,必将对虎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突破性的推动,必将对虎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虎门镇特别注意把握机遇,策应、接驳省市区域交通重点工程,顺应时机,对虎门总体规划进行检讨、调整。

——打破二元体制,实现“三个转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虎门基本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化社会过度到发达富裕的工业化社会,基本消灭了城乡差别。为了完全解决城乡二元管理问题,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向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转型,2005年,全镇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革和“村改居”工作。现在,全镇29条村及其有独立经济实体的135个村民小组均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或合作社,凡符合条件的农(居)民均享受了配股分红,原29个村委会,2个街道居委会已统一更名为社区居委会,同时,党总(支)部、工、青、妇等组织均相应更名,有关地名、路名、组织机构、居民户口更改正在按计划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虎门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城镇方面有一些经验可供借鉴,但是,由于虎门城镇化建设是从农业镇的基础上起步的,底子差,水平低,城镇化功能还不完善,城市承载能力还不强。同时,由于土地资源不足,建设资金不足,用电紧缺,用工短缺,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任务繁重等,都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继续快速发展,阻碍着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虎门镇正在探索如何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突破瓶颈制约,与省、市城镇化建设规划协调,与省、市在虎门的重点建设策应对接,不断提高和完善城镇化功能,加强城镇社会管理,提高特色产业的经济职能及特色化城镇的社会职能对周边城镇的幅射与影响。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cbg/331403.html

    按字数查找调查报告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