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素质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2300字〗

随着21世纪钟声的敲响,新世纪的教育,已不再是一种遥远的召唤。自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的颁发。到1999年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代会”的报告中,都明确表示当前全国中小学逐步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标。在教育改革将全面、深入地展开阶段,对每一位班主任素质又有了新的要求。

一、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发展变化中的人,不是静止不变的人。他们由于身体的发育成长,外部环境的某些影响,以及知识面的不断扩大,都会促使学生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可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变化、发展。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学生。

操行评语是班主任通过一学期对学生的观察、研究、分析而形成的评价性语言。这中间如果融入班主任发展性的思想,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上学期,我班一位男孩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在评语中这样写到:你像一只正在学飞的当学生行为发生偏差时,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并向他们投去希望的目光。同时,在处理问题时,既要从学生的动机出发又要考虑到行为结果。因为小学生犯错常常表现出动机与结果的不相一致。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全真正面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如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因为他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而被老师、同学们认为是白痴。但是,后来通过他刻苦勤奋,爱动脑筋,最终成为全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发明家。

二、用孩子的目光观察学生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大多在7~12岁之间,这时候的小学生表现出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更易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要等心理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成人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才有爱迪生孵蛋的故事。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孩子的目光去观察周围的学生。

另外,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往昔的欧人对孩子的误解,是以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是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这个多变的世界,并用自己的方式在表示出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用他们的目光去观察学生。如有这样一位小女孩,平时热情大方,特别爱小玩艺儿,有时还送给同学。但有一次在邻居家看电视时,见台上有一只精致的女式手表,爱上了,并悄悄带回了家。她被邻居指责为贼,遭到妈妈毒打。孩子只是因为一时约束不住自己、情感冲动而产生了认识、行为上的偏差。每个这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

为此,每个班主任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认为学生的行为偏差都属于思想道德败坏。学会用孩子的目光,去打量、观察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孩子们的感情产生共鸣,这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用人性的目光教育学生

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内在发展要求,把人当做教育目的本身的教育。就个体而言,要努力追求人格的完满发展,它给予人的不只是应付生活的手段,不是把人变成“没有人生最终追求的机器人”,而是把人塑造成一个不仅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同时又充满着激情的“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因此,我们不能再把小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将他们看成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善于用人性的目光去培养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如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妈妈忽然得了心脏病,我心里难过极了。”这时一位老师在作文边批注道“这孩子感到,如果他的成绩册上出现了坏分数,母亲就会伤心难过。如果你希望母亲能够心情平静。那就用自己的劳动来安慰母亲的心,不要再使她操心和不安。”这短短的几句话就给学生的学习赋予了人情味。用人所共有的感性和理性,点燃儿童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正如一位父亲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我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在于和孩子交朋友,利用大量故事启发她,我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只是用我的感情在感染孩子”我们班主任不正是应该用这种人性化的目光去塑造新世纪的学生吗?

四、用苛刻的目光要求自己

首先,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把教师当作榜样,在不知不觉中加以效仿。如一位教师虽然课上的很精彩生动,但有随地吐痰的陋习,学生心中十分不满。一次下课后,学生忍无可忍,把这位教师吐的痰全部用粉笔画上圆圈,以示抗议。久而久之,班上的几位同学开始随便吐痰。正如两千年前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是教育使命。

其次,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学校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班级中拥有控制学生的影响力。班级工作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影响力并不在于行政权力的影响,而在于教师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力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素质来决定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只能由人来建树。”因此,班主任应该用“苛刻”的目光要求自己是顺利开展班级管理的前提。

最后,用苛刻的目光要求自己是新世纪的使命。因为我们出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中,只有不断丰补充知识,才能富自己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如一条大河,可以永远保持活力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626.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