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舞步——百年中国舞蹈成就之一瞥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2900字〗

中国舞蹈虽具有几千年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但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其发展明、清已呈衰落趋势。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舞蹈得以重塑其独立品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起到了孕育、催生作用,其中也不乏西言舞蹈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晓邦——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主张“为人生的舞蹈”,在民族危难之时以“一腔热血与一颗丹心”创作演出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戴爱莲——沟通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大师,开中国舞风之先,创作表演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民族舞蹈《瑶人鼓舞》、《哑子背疯》;康巴尔汉——新疆第一舞人,率先将自然传衍的新疆维吾尔等各民族舞蹈,加工成精美的舞台艺术,《盘子舞》、《林帕特》等倾倒天山内外、大江南北;贾作光——展翅翱翔的草原之子,将牧民们世代相传的舞蹈,提纯、升华为蒙族舞蹈的艺术瑰宝,《牧马》、《雁舞》等民族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先驱们的艺术生涯、创作风格各,但者致力于探索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舞蹈并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20世纪中国舞蹈最可宝贵的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引发了中国当代舞蹈之勃兴,而其源头应追溯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延安新秧歌运动”。建国后,随着中央、地方与部队专业歌舞团的相继成立,广大舞人沿着《讲话》的精神,在深入生活、深入民间采风学习的基础上,先后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红绸舞》、《荷花舞》、《鄂尔多斯》、《孔雀舞》、《丰收歌》、《草笠舞》、《快乐的罗嗦》……短短几分钟,通过对民族舞蹈固有审美特质的提炼、升华,突现了民族群体性格和新的时代气息。取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和从戏曲中提炼语汇的《春江花月夜》等堪称古典舞佳作;反映军旅生活和革命题材的《藏民骑兵》、《三千里江山》、《洗衣歌》、《艰苦岁月》等更具现实主义风格。上述作品大都具有广泛、长久的群众影响——流传至今,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到了“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作用。

经过探索性的实验阶段,1957年由中国实验歌剧院舞剧团创作演出了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此后,更多的剧目遍地开花:《鱼美人》、《小刀会》、《五朵红云》、《蔓萝花》、《湘江北去》、《不朽的战士》……舞剧的题材、形式更加多样。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创作演出的《人民胜利万岁》和国庆15周年隆重推出的《东方红》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代表作,以恢宏的气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在积极吸纳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的方针指导下,芭蕾艺术在中国“落户”——1958年成功地上演了芭蕾经典《天鹅湖》,后又相继推出《海侠》、《吉赛尔》、《西班牙女儿》等。1964年以中央芭蕾舞团首演《红色娘子军》和一年后上海舞蹈学校演出《白毛女》为标志,中国芭蕾艺术在探索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舞蹈教育与创作同步发展,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正规的舞蹈教育与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相结合,不拘一格地成就了许多优秀的编、导、演人才。这一时期的舞蹈尽管有着某种程度的稚嫩、简单化与趋同性,但毋庸置疑是20世纪以来中国舞蹈空间的繁荣期。广大舞人在追求民族性与时代精神,思想性与审美价值尽可能完美统一的艺术实践中,体现出可贵的探索社会主义舞蹈文化属性的自觉意识。

十年浩劫,百花凋凌,舞蹈创作、队伍、人才备受摧残。文艺复苏是随着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逐步实现的,随着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变革,在邓小平“事实求是、解放思想”的召唤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以进一步贯彻。广大舞人经历了反思、困惑、孕育和阵痛,在渴望突破中奋起。近20多年来陆续涌现许多优秀作品,如《黄河魂》、《金山战鼓》、《无声的歌》、《水》、《海浪》、《追鱼》、《小溪、江河、大海》、《奔腾》、《雀之灵》、《新婚别》、《昭君出塞》、《残春》、《黄河》、《黄土黄》、《战马嘶鸣》、《牧人浪漫曲》、《顶碗舞》、《阿惹妞》、《牛背摇篮、《踏歌》、《秦俑魂》等。复苏后的舞剧多姿多彩,1979年,甘肃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丝路花雨》轰动全国;此后中国歌剧舞剧院相继上演《文成公主》、《铜雀技》;上海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奔月》、《风鸣歧山》。这些剧目推动了中国古典舞学派的发展。各民族的优秀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傣)、《珍珠湖》(满)、《森吉得玛》(蒙)、《卓瓦桑姆》(藏)、《灯花》(苗)、《春香传》(朝鲜)、《阿诗玛》(撒尼)……色彩缤纷。文学名著改编的舞蹈《红楼梦》、《鸣风之死》、《玉卿嫂》、《边城》和充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虎门魂》、《青春祭》等也令人瞩目。《中国革命之歌》、《仿唐乐舞》、《编钟乐舞》、《黄河一方土》、《土里巴人》、《长白情》……各种题材、风格的舞蹈诗硕果累累。比起“文革”前的舞蹈创作,不仅数量明显上升,在题材、体裁、结构、语言、技法等方

面也有明显突破——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先期多数作品形象单纯,崇尚贴近生活本色“自然美”的创作风格相比罗,“文革”后的作品积极追求民族化与现代感相结合,注重作者主体意识的显露和强化对视觉感官的冲击力,适应着社会转型期人们观念、心态以及审美需求的各种变化,不过也存在着某种过分商品化和盲目追“潮”的趋向。这一时期的芭蕾艺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各个流派广泛吸收。《黛玉之死》、《祝福》、《蓝花花》、《家》、《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幻想曲》的相继上演,深化了芭蕾民族化多种样式的探索。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超越前人——从1982年起,历届国际比赛获奖者层出不穷。舞蹈教育全面推进——建立了本科大学和硕士、博士研究生部,新一代专业舞人技艺水平和知识结构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舞

重新崛起方兴未艾。短短10多年间,广州、北京陆续建立起专业现代舞团,并有不少舞员在世界大赛中崭露头角,年轻的现代舞人正在探索中前进。

回眸“世纪的舞步”,虽仅提撷洪流中的几朵浪花,却可折射出时代的光芒。当我们被眼前浮燥、纷扰的舞蹈现象冲击思绪时,应该在温故知新中坚定信念,激发起更大的创造力面向21世纪。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wdlw/259372.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