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演讲稿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2000字〗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本班刘益铭同学的家长。很珍惜参加此次家长会的机会,并且能荣幸地与各位交流教育孩子的感受。作为家长参加家长会,我还是第一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任课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教师是比较辛苦的职业,而低年级老师就更辛苦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儿子学前班也是在这儿念的,从儿子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我看到了几位老师所负出的辛勤劳动。

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我觉得在座的各位家长肯定有很多比我做得好的。我是从事医疗工作的,说来惭愧,我感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平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疏漏。下面我就我对家庭教育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要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个人认为这是所有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条。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等。习惯一经养成,常常会陪伴孩子的一生。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终生,坏的习惯改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首先,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他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更要自己吃饭。要让他做他应该做的或者说能够做的任何事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的点慢,或者做的不好,但慢慢地就会好起来。其次,要善始善终,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大人高兴的时候,就对孩子放纵;大人不痛快的时候,就小题大作,拿孩子撒气。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在给予孩子爱的时候,不要忘了原则。作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也一样,常常会爱过了头。所以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这一点上,还要多依靠孩子的爸爸。从小认真培养,孩子一定会养成好习惯。当然了,发现孩子身上有了一些坏习惯,也一定要注意慢慢克服。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犯错和改错的过程。

第二、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且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学习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兴趣。小孩子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对什么东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是如果不注意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逐渐淡化。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亲没有实现的目标早早地就压在孩子的肩上。每一个家庭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有些家长就会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又让孩子学这个,又让孩子学那个,除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外还要再加一些练习,考试老想让孩子考双百,错了之后非打即骂。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没有了兴趣,干什么都不成了。我认为孩子能一直对学习保持兴趣,是他能主动地学习的关键。

当然教育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为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让孩子保持旺盛的兴趣服务。在小学低年级中多花点儿功夫,将来会让大人省心很多。

三、家庭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我晚上的时间是完全属于孩子的,首先是掌握孩子的学习进程。每天放学回家,我总是打开孩子的书包,查看平时课堂上的作业情况,了解他到底学懂了没有,学会了多少。每天晚上我都会和他一起把老师当天教的知识温习一下,特别是语文课,每隔一课就把前几课的生字听写一遍,认读的生字指认一遍,难度大一点的加强巩固。因为小孩普遍有一个特点,他们记得快,忘记的也快,只有让他们多读多练,才能牢记在心。语文、英语每天要读熟,录音的一定要过关,特别是英语里面的发音,我都是和他一起先听录音,力求发音准确。最后就是数学作业了,通过浏览孩子的课本或者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学习进程和内容后,我一般是通过出题或者把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变化成数学问题,让孩子自己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既动手动脑,又明白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现在,刘益铭的作业都能认真完成。

以前他写完作业以后我就连忙帮他检查,养成他的依赖心理,包括做考卷,他也没有自己检查的习惯,总是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认识到这一点,我改变了方法,让他自己检查,并且有奖励政策。如果今天晚上的作业做的又快、又正确、字也写得认真,就允许看晚上8:00至8:30的少儿频道。这一措施,在提高孩子作业的正确率方面,渐渐地收到一些效果。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夸奖少批评,肯定孩子的长处,找出并及时改正他们的缺点,使孩子们更好地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总之,孩子的进步是和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分不开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师范附小这个大家庭里,在各位老师的教育和带领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家长朋友们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希望一年级三班班的所有同学每天都快快乐乐、好学上进。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yjg/xsyjg/120337.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