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应对冷场
演讲的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中,听的人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者毫无反应,或者仅以简单的单音字节应付。这种场面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发言者的话没有吸引力。听者仅仅是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所以说,冷场的出现,是发言者的失败。
实际经验表明,为了避免冷场的发生,领导者在演讲中应掌握以下方法。
(1)简短式的发言。
实践经验表明,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而在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
这个话题在前文中已有涉及,这里就不再多叙。
(2)变换话题,穿插趣闻轶事。
所谓变换话题,就是当众讲话时遭遇冷场可通过暂时变换话题的办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通过穿插趣闻轶事活跃现场气氛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趣闻轶事是人们在生活中津津乐道的闲谈资料,生活中的许多情趣即由此而来。演讲者抓住人们渴望趣味的视听倾向,恰当而又适时地讲述一些趣闻轶事,会使混乱或呆板的演讲现场马上活跃起来,听众的注意力也被迅速地集中到演讲内容上。这时演讲者仍要回到原有话题的轨道,而效果就要理想得多了。如果是双向交流,话题的变换就是不定的,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进行。
如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广东大学、即中山大学发表演讲,谈论三民主义。当时因为礼堂小,听讲的人多,通风不够,空气不好,所以有些人精神较差,显得比较疲倦。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提起听众的精神,改善一下场内的气氛,他于是巧妙地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在香港读书,见过有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马票,因为没有地方可藏,便藏在时刻不离手的竹竿(挑东西用的粗竹杠)里,牢记马票的号码。后来马票开奖了,中头奖的正是他,他便欣喜若狂地把竹竿抛到大海里去。他以为从今以后就不再靠这支竹竿生活了。直到问及领奖手续,知道要凭票到指定银行取款,这才想起马票放在竹竿里,便拼命跑到海边去,可是连竹竿影子也没有了……”讲完这个故事,听众当中议论纷纷,笑声、叹息声四起,结果会场的气氛活跃了,听众的精神振奋了。于是,孙中山先生抓住时机,紧接着说,“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这根竹杠,千万不要丢啊!”很自然地又回到了原有话题的轨道上。
(3)适时地赞美听众,求得共鸣和好感。
听众发现演讲内容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自然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冷场。此时,演讲者应当注意采用恰当的方式,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贴近听众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发自内心地赞美听众,用中情中理的话语拨动听众的心弦,激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重又对演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打破冷场的尴尬局面。
如实际场景中,演讲者为了打破冷场局面,常会以现场中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类人为话题,进行赞美,近而产生对方的共鸣,从而达到活跃现场的目的。
(4)调动听众参与的热情。
这种方法是基于演讲的特性使然。也就是说,演讲者在以自己的演讲辞和形象的语言来感染听众的同时,听众的积极回应也有利于推动演讲的顺利进行。因此,演讲者在需要的时候向听众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听众参与演讲活动的热情,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整个演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有效地避免冷场和打破冷场。
如一位领导正在面向群众进行普法意义的演讲,由于话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听众的注意力出现了分散,进而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时,这位领导者及时提出了这样的话题:“请开小差的同志们想想,如果我们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我们又将怎样来寻求法律的帮助呢?”这样一来,交头接耳的听众也就能重新将注意力转移过来。
(5)制造悬念,激发听众的兴趣。
好的悬念不仅能够使演讲者再度成为听众注目的中心,而且能够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听众聆听与参与的兴趣。因此,在演讲中制造悬念,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演讲内含的信息和情感得以准确传达。如果演讲者能在出现冷场的情况下,适时地制造一两个悬念,确实是重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请看下面这个事例:普列汉诺夫有一次在日内瓦做关于《无产阶级与农民》的演讲,当时会场乱哄哄的,几乎使演讲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时,普列汉诺夫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嘲笑地扫视着会场。当台下逐渐平静了些,他大声说:“如果我们也想用这种武器同你们斗争的话,我们来时就会——(他停顿了一下,大家以为他会说,带着炸弹、武器、棍棒,然而他说出的话却出人意料),我们来时就会带着冷若冰霜的美女。”此语一出,整个会场笑声一片,甚至连一些反对者也笑了起来。普列汉诺夫见时机已到,话头一转,又重新回到了演讲的正题上。
当然,演讲者在遇到冷场的局面时,如果已经采取了诸如简短发言、变换话题、加强语气等控制手段,但仍然不能扭转冷场的局面时,就应即时中止交谈。因为,长时间的冷场对交流双方来说,都是极不适宜的,也说明了这次谈话确实是多余的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yjg/yjykc/130273.html
上一篇:如何有效批评下属
下一篇:让教学语言在“变”中生出奇效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演讲与口才范文推荐
- 竞争上岗演讲稿
- 会议发言
- 就职演说
- 开业开幕
- 开业庆典致辞
- 主持词
- 节日祝福语
- 婚礼主持词
- 比赛演讲
- 征文演讲
- 活动致辞
- 婚礼贺词
- 演讲稿开场白
- 婚礼致辞
- 文明礼仪演讲稿
- 元旦演讲稿
- 爱党演讲稿
- 开学典礼发言稿
- 中秋节演讲稿
- 春节演讲稿
- 节日庆典演讲稿
- 毕业典礼发言稿
- 高考百日冲刺演讲稿
- 演讲稿格式
- 公众演讲
- 八荣八耻演讲稿
- 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 英语演讲稿
- 运动会演讲稿
- 小学生演讲稿
-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 家长会演讲稿
- 奥运演讲稿
- 关于感恩的演讲稿
- 大学生演讲稿
- 国旗下的演讲稿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 中学生演讲稿
- 诚信演讲稿
- 青春励志演讲稿
- 和谐社会演讲稿
- 典礼演讲稿
- 爱岗敬业演讲稿
- 发言稿
- 竞选班干部演讲稿
- 青年节演讲稿
- 五一劳动节演讲稿
-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
-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
- 十一国庆节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六一儿童节演讲稿
-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 教师节演讲稿
- 护士节演讲稿
- 母亲节演讲稿
- 关于清明节的演讲稿
- 一二九演讲稿
- 师德演讲稿
- 安全演讲稿
- 关于环保的演讲稿
- 学生演讲稿
- 三分钟演讲稿
- 地震演讲稿
- 学雷锋演讲稿
- 关于读书的演讲稿
- 励志演讲稿
- 创先争优演讲稿
- 演讲稿素材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