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2003-2007年)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76推荐〗〖字数:21100字〗
文章标题: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2003-2007年)

2007年03月01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_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政府工作回顾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增长实现四个突破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经济增长实现四个突破。经济总量实现突破。预计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达到76.5亿元,比2002年增长88.6,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实现突破。2006年全县辖区内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达到8.7亿元,比2002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31.5。投资总额实现突破。全县四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达到118亿元,比上届五年的累计投资增长1.36倍,年均增长30。工业总产值实现突破。预计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达到154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3。2003年至2005年,在全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__均列渝西地区前三名。

(二)经济结构实现四个优化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经济结构实现四个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4.4:53:32.6调整为9.9:58.9:31.2。二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90.1,比2002年提高4.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禽兔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比200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5,比2002年提高5个百分点,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庆市民营经济十强区县。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城的中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丁家、大路中心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富有特色的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2.36平方公里,比2002年扩大7.4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4.8,比2002年提高8.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健全扶持扶助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区域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统筹推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对困难乡镇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四年共转移支付2.79亿元,比上届五年增加1.63亿元。

(三)特色产业实现四个升级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四个升级。特色农业实现升级。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禽兔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2006年蔬菜产量达到27.5万吨,水果产量达到6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家禽、肉兔出栏量分别达到2100万只、290万只。农业产业化有效推进,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62,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3.2。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16项,农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特色工业实现升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由2002年的105.4提高到142。机械制造、建材、制鞋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9,比2002年提高8.9个百分点,并成功创建为中国西部鞋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迅速发展,达到172户,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红宇公司、青山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庆工业五十强,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0.163吨标准煤。__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十佳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四年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9亿元,已有121家企业入驻园区,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2%。服务业实现升级。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共建成各类市场13个,新增营业面积6.8万平方米。专业街、专业市场建设初见成效,成功引进新世纪等知名商业企业和12家餐饮名店,打造了洋和步行街、天怡步行街等消费旺区,西南鞋材交易中心荣获“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20强”。连锁经营快速发展,连锁店铺已有350余家。“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建设初见成效,建成农家店106个。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6亿元,比2002年增长67.8。新兴产业实现升 级。以乐百氏、口之福等为代表的食品工业发展较快,以中亚药业、全发药业等为主体的制药业快速起步,以天星化纤、渝龙纺织等为龙头的轻纺工业平稳发展,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2亿元,比2002年增长126。

(四)改革开放实现四个深化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改革开放实现四个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
面完成,农业税及其附加全部免征,四年共减轻农民税费负担3780万元。县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建制和村规模调整顺利完成,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164个。农村义务教育改革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深化。简化了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组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政府的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获得世界银行贷款1659万美元,国内金融机构贷款4.5亿元。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取得新进展。会计集中核算、土地出让、粮食流通等其他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成功举办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百家企业赴璧考察恳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参加中国重庆全球采购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会展活动,组织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美国TRW公司、法国达能集团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和奥康集团等237个企业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744万美元,比2002年增加2648万美元。发展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坚持实施了“八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认真清理了一批政府规范性文件,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规范了对企业的经济检查行为,实行了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制,广泛开展了社会评议部门服务活动,推出了“十条禁令”,部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政务管理逐步规范,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宽松。

(五)基础设施实现四个完善

坚持基础先行的原则,基础设施实现四个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造乡镇主干道41公里,实施公路安保工程57公里,改建新建桥梁4座。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顺利实施,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全县实现村村通公路,社社通公路率达到94.5。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工建设了璧城区域供水工程等四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新建了红宇大桥、永嘉大桥,城市道路、管网、垃圾台、公厕、路灯等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大力实施城市集中绿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1,比2002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城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和市级山水园林城市。丁家、大路两个中心镇及其它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市级卫生镇4个、县级卫生场镇6个。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固定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58.4、38.3。有线电视传输质量进一步提高,用户达到13.8万户,覆盖率达到85。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220KV田家变电站扩建工程和县城电网改造,建成大路110KV变电站,开工建设城南、丁家黑龙110KV变电站。完成大学城至璧城天然气管道工程,乡镇场镇天然气普及率达到80。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效果明显,共投入资金1.6亿元,建成各类水利设施5000余处,修复水毁工程2007处,整治病险水库28座,新建电灌站8处,改造电灌站136处。气象预测预报设施有效改善,投入100多万元完成气象台站搬迁。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实施,共投入财政无偿资金2548万元,完成土地治理5.54万亩。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仅2006年就投入示范村、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1303万元。

(六)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四个进步

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四个进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步。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共指导帮助134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1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99,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提高到57.7。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66万人。基本建立起以城镇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救灾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扶助体系,发放各类扶助资金9383万元。扶贫开发扎实有效,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40人。改善群众生活取得新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50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52元(市统计局最后认定数),年均增长8.5,绝对额连续八年保持全市各县第一位。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8.95亿元,比2002年增长77.5。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2002年的35.3平方米增加到40.4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0.34和0.52。“平安__”建设取得成效,刑事案件和安全死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取得新进步。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69.4,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4.8。教育“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贫困学生减免费用607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较快推进,参保人数达2302人。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投入2545万元解决了5个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2004年及以前拖欠的民工工资全部兑现。信访工作效果明显,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486件次,为群众解决了3126个实际问题。成功阻击了禽流感、人猪链球菌病,战胜了“8.3”特大洪灾,“8.11”、“8.15”森林火灾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民心工程顺利实施,四年完成民心工程49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年获得专利授权230件,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中小学体制上划和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完成。保持了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和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县称号。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7.5万平方米,偿还“普九”欠债3190万元。__中学、来凤中学创建为市级重点中学。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商务高级技工学校落户__,实现了__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文化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建成__县青少年科普中心,创建为全国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县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传染病救助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创建为市级农村中医先进县,成为全国11个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唯一的重点联系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2006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7‰,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14,创建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实施水土流失治理80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7.5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2,关闭了83家重污染企业,终止了18座饮用水源水库的承包养鱼行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拥共建活动,保持了市级双拥模范县称号。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人防、消防、档案、修志、保密、统计、气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事业得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县政府在狠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始终把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反腐倡廉作为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200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__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大力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专项整治活动,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确保了大旱之年农民减产不减收。大力做好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3269人的移民安置任务。大力加强园区建设,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1.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4亿元。大力实施项目策划和包装,推出总投资达136.9亿元的6大类60个项目。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工作,92个项目中已有43个项目顺利启动,60个重点项目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大力解决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问题,全年融资4.5亿元,解决了53个企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大力实施和谐社会建设,启动了构建和谐__的九大工程。大力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功战胜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预计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5,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3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本届政府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政府工作,充满着困难和压力,充满着艰辛与汗水,也充满了成功和喜悦。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__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璧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__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值得珍惜,经验更加可贵。回顾总结四年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六条经验需要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一是要始终坚持立足__县情,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二是要始终坚持依托主城、服务主城、融入主城,大力推进“三个转型”和“三个集中”;三是要始终坚持依靠“内动力”驱动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务实、创新、开放、奋争”的__人文精神;四是要始终坚持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发展,大力扩大开放,积极招商引资;五是要始终坚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大力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六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需加快;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镇乡面临的困难还较多,城乡统筹的力度还需加大;三是基础设施对加快发展的承载能力不足,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能源、资金紧张等问题依然存在,解决瓶颈制约的手段还需增强;四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差距,和谐社会的建设还需加强;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驾驭经济发展、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县由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是把我县建设成为重庆主城区重要功能区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县的外部发展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将迎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迎来国际资本和我国东部地区资本向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新变化,迎来重庆在新的起点上打“直辖牌”、构建“1小时经济圈”的新机遇。未来五年,随着璧城至大学城隧道开工建设、渝遂高速公路竣工通车,随着重庆到大足高速公路、地铁一号线延长线的规划建设,随着我县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县的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城乡面貌将发生显著变化。这为我县加快融入重庆主城,建设主城区的重要功能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为总体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个转型”,坚定不移地促进“三个集中”,坚定不移地建设“三大基地”,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创业区、宜居生态城区、和谐发展先行区,努力实现__发展的历史新跨越!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为:确保“三个实现”,即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小康社会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小康社会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翻一番;确保“三个高于”,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高于渝西平均水平;确保“三个建成”,即建成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渝西新兴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具体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8,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为了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加快打造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始终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今后五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新建三江水库、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整治病险水库33座,兴建一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全面解决部分场镇集中供水不达标的问题,继续大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切实解决10万人的饮水问题。加快农村便民道路和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步伐,努力提高通达率和通畅率,2011年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60,全县农村主要自然村落铺上便民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新建沼气池6000口。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2011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要集中项目和资金,抓好示范村、推进村建设,确保2008年通过市级阶段性验收,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要继续坚持结构调整,按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强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禽兔四大农产品基地建设,2011年全县蔬菜产量达到35万吨,水果产量达到8万吨,花卉苗木成片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家禽、肉兔出栏量分别达到3000万只、500万只。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适时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积极引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采取切实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围绕我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扶持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要努力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大力培育、逐步规范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切实的措施,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争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名牌农产品,加快形成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比重高于上年。落实对农民的补贴政策,确保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沼气池建设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脱贫。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着力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和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努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要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各乡镇发展特色产业。高度重视场镇规划与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引导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青杠、丁家、大路三个“百镇工程”镇建设,用好“百镇工程”的优惠政策,打造区域性中心城镇,发挥对其他场镇的带动作用。要大力实施产业兴镇,抓好“五个一”工程,即帮助每一个困难乡镇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帮助每一个困难乡镇新上一个财政增收、农业增效的龙头项目,帮助每一个困难乡镇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种养殖基地,帮助每一个困难乡镇培育一个对镇域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帮助每一个困难乡镇解决一项事关镇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

(二)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打造渝西新兴工业基地

提高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坚持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我县建设重要功能区的主体战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主城区的产业转移,主动参与主城区的产业协作和功能分解,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努力打造渝西新兴工业基地。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55,实现“再造一个__工业”的目标。

大力加强园区建设。要建立统一管理、高效运转,能够充分调动县、镇乡(街道)两级积极性的园区管理运行体制。综合运用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在妥善处理县、镇乡(街道)两级利益关系的前提下,拉大园区内外政策落差,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积极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要加大园区规划控制力度,调整完善园区规划,适度提高园区供地标准,规范工业用地出让行为,正确处理园区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用活各类建设用地,为园区建设筹措资金,逐步建立良性运行的投入产出机制。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园区道路、管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用2至3年时间,形成园区基础设施的基本骨架。要加强企业港、标准厂房、园区生活服务区等园区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厂房按揭、企业后勤社会化等。加强园区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务实的政策服务导向体系、开拓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便捷的信息物流服务体系以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五大服务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园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把园区打造成服务的高地、成本的洼地、投资的福地,2011年__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

做优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加快规划建设机械工业城,积极打造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基地。要以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作保障,努力提高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和装备水平,2011年全县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165亿元。加快发展制鞋业,完成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二期建设,启动三期建设。高度重视制鞋业内部结构调整、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坚持引大引强引品牌,努力提高全行业附加值和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积极打造鞋业发展新高地。2011年全县鞋类产品产量达到1亿双,产值达到80亿元,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创国家级名牌1至2个,市级名牌15个。加快发展新型建材业,抢抓西部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加强水泥、钢材等传统建材业的技术改造,重在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加快引进一批具有较大产业带动能力的新型建材项目,规划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区,积极打造西部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促使我县建材业有更大发展,2011年建材业产值达到30亿元。

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食品加工、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新兴产业和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2。

不断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积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研发能力,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增强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扩张,逐步形成大公司、大集团支撑大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坚持实施三产活县战略,加快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大力推进休闲旅游重点产业项目的建设。加快天赐金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白云湖休闲运动及居住中心建设工程、水天池、凤湖仙山、重医青杠医疗康复区、恒大金碧天下等重点产业项目以及电视塔公园、金剑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为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奠定基础。深度挖掘、合理利用我县丰富的生态资源,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休闲产业的项目策划和包装,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品牌。要统筹规划青龙湖—三江水库—凤湖仙山一线丰富的生态湿地资源,结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积极发展农家乐,扶持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的发展。

积极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要抓好商业网点规划布局,以__宾馆片区的改造和大路金三角片区的建设为重点,打造璧城商贸中心和璧北商贸中心。规划建设一批适合重庆主城消费需求的特色商贸、休闲、娱乐项目,规划建设璧城璧南河沿岸休闲长廊和大学生特色商贸城。大力挖掘和弘扬__美食文化,加强特色餐饮品牌培育,规划建设美食街和特色美食城,努力把__的传统美食做大做出特色。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完善城市发展体系

坚持多点融入主城。要着力抓好璧城至大学城隧道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开工,2008年底建成通车,促进__县城与重庆主城的融合。积极抢抓渝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契机,着力抓好大路至河边、大路至八塘公路改造工程,建成大路至保家连接道路,促进璧北地区与重庆主城的融合。着力抓好东林寺大道南段北段贯通工程、县城至保家公路改造工程、青杠至丁家公路扩建工程等道路建设以及双星大桥、奥康大桥等城市桥梁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内的路网体系,促进整个县域经济与重庆主城的融合,形成我县城市体系的基本构架。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按照“生态、休闲、宜居”的原则,加大对城市规划的投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高质量地搞好城市规划设计,严格城市规划管理。有序推进旧城改造,重在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坚持做到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稳妥而行。快速推进新区开发,不断拓展城区规模,重点抓好大学城连接道出入口片区和秀湖公园南北片区等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县行政中心搬迁。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着重加强路网、管网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优化商业网点、医疗网点、教育网点和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的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加强城市管网管理,新城区管网必须全部入地,老城区管网要分步入地。大力实施城市景观改造,加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加强城市风貌控制,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格。

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要加强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综合提升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实施小城镇风貌建设,建成风貌特色鲜明、城镇形象靓丽、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场镇。加快丁家、大路等中心镇的新城区开发建设,满足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开展乡镇创卫工作,争创国家卫生镇1个,市级卫生镇1个,县级卫生场镇2个。

积极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障,加大职业培训,吸引农民工进城落户,引导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鼓励__籍在外人士回乡创业。采取综合引导措施,吸引重庆主城区特定群体和大学城教职员工到__购房消费,聚集人气。

(五)加快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要合理划分县、镇乡(街道)两级事权财权,增强街道、镇乡统揽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引导街道、镇乡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各有侧重发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街道、镇乡分类指导力度,优化完善对街道、镇乡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调整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化解债务,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和履行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需求。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要广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体系、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的管理,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问效追踪制,确保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加快__经济社会发展筹集更多建设资金。采取BT、BOT等多种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内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三农,存贷比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诚信__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定资金“借、用、管、还”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要制定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四位一体”的创业推进体制。通过树立和宣传“十大创新能手”等典型,努力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全面降低创业门槛,放手让一切创业者无障碍地投身创业,努力打造民营经济创业区。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重庆主城区“退二进三”等机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新领域,积极承接产业的梯次转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办好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百家企业赴璧考察恳谈会等重大招商对接活动。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大的展销采购活动,积极开展嫁接、重组等合作,促进企业的对外开放。计划五年全县累计引进内资40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8亿美元。

(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力实施绿化工程。要严格执行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巩固提高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利用缙云山、云雾山两道天然生态绿色屏障,加强城市绿化,创建国家级绿色小康县。大力实施绿地行动工程,结合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加强沿山、沿河和沿路的绿化建设,确保201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要实施一批场镇垃圾和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璧城生活垃圾处理场、璧城区域供水工程和璧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2011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加大璧南河、璧北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三类标准以上。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大对农村规模养殖场污染源的治理。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主要生活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对新引进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加大对现有企业的环保执法力度,督促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依法关闭污染严重企业。加大对皮革小区等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的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热点问题,争创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县。

(七)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发展先行区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体制,2011年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水平。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全面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认真落实教育“一免一补”政策,实现“双高普九”。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逐步解决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后学校经费短缺的问题。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支持__中学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确保2011年初中升高中率达到9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引进各类职业学校,打造重庆重要的职教基地。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和村卫生室。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不断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认真落实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妥善解决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制定农民工社会保险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逐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标准。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市特困医疗救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2011年参合率达85以上。进一步做好老龄和残疾人工作。

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__人文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造县图书馆,规划建设县博物馆和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一批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村文体活动中心。实施城乡广播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加快数字电视平移工程建设。坚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广泛多样的文体需求。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要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对台、侨务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健全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行使各项权利。

扎实做好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优抚、人防、消防、档案、修志、保密、统计、气象等工作,推进工会、共青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事业取得新进展。

(八)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明确部门职能和权限,切实解决部门职能交叉、权责错位的问题,做到权责一致。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要完善政府重大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公开听证、专家咨询和备案审查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健全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认真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加快综合执法改革,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建立和完善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开展行政绩效评估,不断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强化公务员队伍教育,提高公务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不断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乱纪行为,坚决惩处腐败分子,提高公务员抵御腐败的思想意识和自觉性。

三、开创届首之年政府工作新局面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牢牢把握重要机遇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2007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工业总产值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城镇化率达到36.8。

2007年,要切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完成璧城观音、大路高拱蔬菜基地建设,新建八塘江兴、丁家长伍蔬菜基地,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0.5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加强早熟优质梨管理,抓好枇杷、葡萄等水果的新技术推广,水果产量达到6.2万吨。坚持以改造升级为重点,改造花卉苗木基地2000亩。积极推进禽兔养殖小区建设,做好禽流感等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年出栏家禽2500万只、肉兔320万只。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名牌农产品1个。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英得奇肉兔加工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新组建专业合作社5个,新引进农业企业2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启动农村便民道路建设,新修便民道路100公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三江水库,整治病险水库6座,改造电灌站26座、乡镇水厂3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解决青杠、大兴等6个街道、镇乡10个村的人畜饮水问题。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土1.3万亩。实施农民房舍、厨房和厕所改造工程,计划改造800户。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2500口。扎实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二)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启动__工业园区B区建设,开工建设大路至保家连接公路。完成园区A区璧城组团1600亩,青杠组团新合、塘坊片区975亩土地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企业港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进一步提高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机械工业城的规划和建设,快速推进蓝黛汽车变速器生产项目、上海比亚迪70万套齿轮和变速器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机械产业项目建设。加快鞋都工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奥康置业公司标准厂房,加快推进已签约鞋业项目的落户建设。启动鞋都质量检测中心、精品展销中心建设。加快建材业发展,重点推进顾地大口径市政管道、建科院水泥添加剂等重大建材生产项目建设。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切实壮大商贸流通业,启动__宾馆片区改造,积极开展璧南河沿岸休闲长廊、特色商贸城和特色美食城的规划论证工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双建”工程,促进农村商贸流通。积极培育休闲度假业,加快天赐金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白云湖休闲运动及居住中心、重医青杠医疗康复区、凤湖仙山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青龙湖—三江水库—凤湖仙山生态旅游带等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包装工作。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有序推进瀛家天下、瀚恩二期、碧波水岸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

(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璧城至大学城隧道工程、东林寺大道南段贯通工程、青杠至丁家公路一期扩建工程,积极参与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推进璧南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成城南、丁家黑龙110KV变电站。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双星大桥,完成北二环路改造。加快城市休闲设施建设,完成电视塔公园和文体广场建设,启动金剑山森林公园建设。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建成璧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和璧城区域供水主体工程,完成璧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一、二级管网连接,新建、改建垃圾台18座,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改建公厕26座。

(五)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围绕重点产业、知名企业招商,引进一批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精心办好第五届百家企业赴璧考察恳谈会等大型对外开放活动,积极引进重庆主城区“退二进三”企业和沿海发达地区梯次转移企业。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350万美元。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全年外贸出口额达到2300万美元。

(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要落实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对零就业家庭和低保户家庭等就业困难人群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开展城镇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调查,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指导帮助2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减少零就业家庭1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转移6000人。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对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的农村困难家庭给予生活补助,对城乡低保人口中80周岁以上的老人增加补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扩面2000人,医疗保险扩面1000人,失业保险扩面1500人,工伤保险扩面3000人,生育保险扩面1000人。继续实施农村五保家园和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加快廉租房建设,建成第一期336套廉租房。强化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立城区视频监控系统。调整充实基层治安力量,逐步建立农村村级综治工作站,切实改善农村治安状况。高度重视村社规模调整、“三金”机构村社集体股金兑付的遗留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七)着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要认真贯彻科技投入条例,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五大工程”建设,做好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九年一贯制”教育试点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狠抓“两基”水平巩固提高,开展在县城规划建设一所初中的前期工作,逐步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县城学校普遍存在的大班额问题。着力改善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实施__中学、来凤中学改扩建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__职高、__电大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力度,全力推动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农民参合率提高到82.9。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完成5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建成10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继续落实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扶助政策,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5以上。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建成一批村级、社区文体设施和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完成27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

抓好民心工程建设,认真办好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今年,要完成农村基础环境改善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生态环保工程、交通畅通工程、困难群众安居工程、就业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城市美化工程、平安__工程等十大工程共36个项目。

各位代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做好政府工作的重要保证。新一届政府将以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和提高政府基础管理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和服务能力,切实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这项永续工程引向深入,进一步密切各级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建设人民信任和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__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和衷共济,顽强拼搏,为全面完成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为把__早日建成重庆主城的重要功能区,为实现__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即衡量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它是以各单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实质数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各自权数,加总后再除以总权数而求得。

“万村千乡” 指国家商务部从2005年起,争取用3年的时间,在试点区域培育出约25万家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八大环境” 即思想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治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发展环境。

“十条禁令” 即一是不准迟到、早退,无故脱岗、串岗;二是不准在工作日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三是不准在工作日的中午及工作时间饮酒;四是不准公车私用和违规驾驶公车;五是不准造谣、信谣、传谣和散布小道消息;六是不准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七是不准对服务对象咨询办事乱作答复,不予告知,人为或有意制造周折;八是不准对服务对象态度生、冷、硬、顶,粗暴刁难;九是不准接受影响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礼金、礼物和针对服务对象吃、拿、卡、要、钓、跳。十是不准对发现或群众举报管辖范围内的违法活动放弃监管职责、不作为。

恩格尔系数 指家庭或个人食物支出总额在其全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儿童“四苗” 指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并在一岁内必须完成接种的疫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

教育“一费制” 即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每学期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

“两免一补” 即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杂费;适当补助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寄宿生生活费。

构建和谐__“九大工程” 指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委会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将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公平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区建设、治安能力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九大工程。

三个转型 即区域经济由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转型,社会形态由农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城市建设由卫星城市向重庆主城重要功能区转型。

三个集中 即工业向__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

一小时经济圈 即在以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该区域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包括主城九区,以及潼南、合川、__等共23个区县。

“一池三改” 即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BT融资方式 即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由政府赎回。

BOT融资方式 即通过政府或所属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特许协议,准许投资方开发某一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期限内独立经营获得利润,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或所属机构。

退二进三 即主城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中,部分劣势企业或占据市区优越地理位置的工业企业,通过易地、搬迁改造,向周边区县转移或者原地调整结构,退出第二产业,兴办第三产业,简称“退二进三”。

“三同时”制度 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一免一补” 即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双高普九” 即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到《重庆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达到80,初中达到70。

__工业园区A区 即璧城、青杠组团。2002年12月经渝府[2002]210号文件批准设立,2006年12月经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5号文件批准将青杠纳入园区,规划面积37.192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和机械工业城,重点发展制鞋业和机械制造业,配套发展鞋材、包装、医药、饮食品等产业。

__工业园区B区 即大路组团。2006年12月经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5号文件批准将大路纳入园区,规划面积4.8505平方公里,建设机械制造基地、轻工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配套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企业港项目 该项目是我县2006年招商引资项目,位于璧城街道虎峰村,用地面积20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约1200亩。协议投资10亿元,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该项目主要引进机电类企业入驻,建成后5年内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

农村五保家园 即为解决散居五保户住房困难,集中修建的五保户居住点,是实行村级负责,五保户自我服务的居住点。

农村教育“五大工程” 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调整工程、营造安全舒适环境的校舍改造工程、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信息化工程、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扶贫工程、改善农村教师结构的继续教育工程。

“九年一贯制”教育 即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实行初中小学一体化管理,打破了以往小学和初中在教学中难以衔接的状况,为学校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为发挥优质师资资源,创造了空间,其优势是独立的小学和初中所不具备的。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gzbg/322453.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