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党员先进性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8推荐〗〖字数:1700字〗
共产党人的勇敢精神、牺牲精神是和先进性紧密相连的,党因此赢得人民的敬佩和爱戴。
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更多的体现在为党、为人民英勇果敢、不怕牺牲上。我当兵那个部队的前身是“皮旅”,那是一支光荣的部队,以中原突围而闻名。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决心挑起全面内战,下令向我中原部队发起总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
派的“围歼”阴谋,中原局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主力突围到陕甘宁边区,派一支精干坚强的部队作掩护,保障主力突围。纵队党委讨论决定,并经军区党委批准,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皮定均任旅长的一旅。从交任务到国民党匪军发动总攻的时间只有一天。王树声司令员指示,主力当晚开始向西行动,一旅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在3天内找不到主力行动方向,等主力越过平汉铁路,掩护任务就算完成了。一旅在皮丁均将军的率领下,牵制了敌人,保证了主力部队突围,并经过24昼夜千余里长途行军,横越豫鄂边陲、皖中平原,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苏皖解放区。进攻为先锋,退却作殿后,勇者。中原突围时,为了确保主力突围,纵队首长做出了“丢卒保车”的决定。皮定均率全旅官兵,统一思想,一切服从整体利益。在主力突过了平汉铁路,掩护任务完成以后,旅党委开会研究,下一步自己怎么办?他们可以尾随主力西进,但这会暴露主力的意图。为了减轻对主力的压力,把更多的敌人吸引过来,他们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路--与主力背道而驰,向东突围!即使付出重大牺牲,也在所不惜。这是何等的英勇精神,牺牲自己,保全主力。
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无数共产党人为祖国、为人民,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赴汤蹈火,英勇牺牲。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塑造起了一座丰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战争年代如此,建设时期同样如此。
今天,虽然少了炮火的考验,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很多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同样需要共产党人发扬勇敢精神,发扬牺牲精神。我认识一个居委干部,一个“小巷总理”。她原来在一个企业里任中层干部,在企业调整过程中,提前退休了。街道动员她出来搞居民区党支部工作,她答应试试。干了几个月,觉得吃不消。没日没夜的干不算,还要受许多委屈。许多矛盾剪不断,理还乱。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家里不缺钱。她曾想打退堂鼓,但最终,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了她做好社区工作的信心。她觉得,一个共产党员,到那里都应该发挥作用。干了近10个年头了,她带领居委会一班人,全身心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也创造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在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新形势下,攻坚克难,到处都有共产党人的身影。大建设、大发展的杨浦,动迁是个瓶颈,建委系统党员、干部发扬“四敢精神”,创造了“阳光动迁”法。把政策口径和动迁户的情况向居民公开,先走先得利,晚走少得利。在动迁户晚走放政策的习惯做法下,“阳光动迁”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对拖到最后走的动迁户,政策口子不能松,手段越来越少,强迁的压力势必增大。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认准了“阳光动迁”对百姓有利,对动迁有利,就顶住压力,一股道儿走到底,成功创造了“中环线东段”“阳光动迁”法,为动迁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勇敢精神和牺牲精神随处考验着我们。去年,区法院执行庭的干警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在遭到不法之徒的侵害时,冒着生命安危,坚决履行职责。我们的区委书记陈安杰,在得知中央社区动迁户中有那么一个“钉子户”,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后,仍未奏效,只等强迁的情况后,他要去试一试。中央社区动迁工作关系到复旦百年校庆、杨浦新一轮发展的大事,时间拖不起。安杰书记轻车简从,只身一人到那户人家家里,推心置腹地做工作。矛盾激化到极端,人在冲动的情况下,什么不理智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区委书记想到的是杨浦的发展,想到的是群众的利益,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有这样的领导,杨浦的党员、干部怎不努力向前呢!
杨浦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一大批敢破难题、敢担风险、敢于牺牲的共产党员,何愁杨浦发展不快!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sbcl/337193.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