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3200字〗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程序。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一直是国际性的前沿课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了我国公司治理的研究。公司治理是为了保证企业科学决策而进行的制度安排与设计,这种制度安排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和机制的有机集合。内部会计控制作为这种制度安排与设计下的重要内部控制措施,早已引起了各方的广泛注意。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财会[2001]41号文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总体思路,这两个规范的发布,只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开始。以后,财政部将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化、法制化的开始,也标志着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措施的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经营者有可能利用私人信息的优势谋取个人利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契约各方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使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各相关利益方,例如股东、经营者、债权人、雇员、顾客以及社区等等。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存在着不完备和不对等的契约。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保留了诸如选择董事和审计师、兼并和发行新股等剩余控制权,除此这外,将契约控制权的绝大部分授予了董事会;董事会保留了雇佣和解雇首席行政官(CEO)、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控制权,将日常生产、销售、雇员招聘等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经营者;经营者的经营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即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代理人在信息与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具有道德风险,产生了诸如代理问题和搭便车等问题。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在这种多边契约存在的情况下,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础,对各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控制环境中,由内部控制人依据一定的理念和一定的程序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环节进行监管的过程。在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而完善。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者缺乏自主权,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仅在于保证会计资料真实、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开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不断出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扩展为三项基本目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指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为: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依赖于企业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因素,而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些宏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

同样,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也是正确处理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融资市场、经理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例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债权人、工会等是代表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机构,它们之间权力的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

首先,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股东的利益,能够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企业的所有者希望能够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时监督企业经营者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希望企业经营者能够采用有利于所有者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实际上,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被大股东控制和操纵,众多的中小股东很难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对企业的控制。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法人股占总股本的比例高达68.4%,目前国有股的减持已经暂停,使得这一局面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由于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经营者可以凭借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优势做出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决策。例如,经营者可以利用国有股的优势,遥控股东大会作出不分红的决定,虽然中小股东不同意这种决策,但是由于股权的比例不足以影响决策,只能听之任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样,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可以信赖企业的会计信息,投资者通过买卖股票,淘汰恶意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实施对公司的间接控制。

其次,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投资决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产生过度的职务消费等。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真实、公允的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有利于双方权力与信息的制衡。

第三,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会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和激励主要经理人员;对全体股东负责和向股东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确保公司的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规;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督职责,包括评价经理人员业绩、评价公司的财务业绩、监督预算控制系统的运作等。可见,董事会拥有处理公司经营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权。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向股东们报告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标准、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这是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保证。董事会要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重大问题决策的正确性和对经理人员行为的制约。董事会对公司的监控体系包括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会计核算体系、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体系、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内部会计控制是董事会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该考虑到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效果。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cwkz/175022.html

    按字数查找财务控制论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