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问答对话结构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3500字〗

问者知之本,学问之道在于一问。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科学与追求真理,就是无止境的发问。问题构筑了人类进步的阶梯,拓展个体成长的道路,然而在教育教学领域人们关注答案,却忘记了问题。清郑板桥《花间堂诗草跋》中说:“今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指出:“现在很多青少年很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l]语文课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问题教学,由问题的起点、解决过程与结果这三者构成,这就是问答对话结构。试分而论之。

一、问题的起点:认识自己

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阅读的起点,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但认识有所不同。传统教学视文本为知识客体,以获取信息、知识或意义为指归,重视的是发问的方法,包括发问的方式、时机、策略、梯度等。如《礼记·学记》所言:“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问题是教师预设的,并全程监控着问答对话,主讲/和、赞成/补充、肯定/鼓励,很少诘难/反驳、对抗/辩论。这种教学的优点是信息、知识经过优化组合,简洁、明确与系统,有助于学生快捷、有效地继承前人千百年含辛茹苦所聚积的知识;其缺点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封闭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易成为书蠹,很难成为创造者。

现代教学依据哲学诠释学关于一切对象皆为主体的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一切他者的关系,都是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所谓教学,不是多知识教师向少知识学生的独白,而是教师营造教学环境、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教师共同参与知识的接受与生产活动。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与文本“我-你”之间的问答对话,促使文本的信息、知识向学生转移,师生共同激活文本的意义,使之具有新的内涵。现代教学所关注的不再是发问的方法,而是问题本身。发问也不是学生的一种主观行为,而是主体在问题中显现自身。阅读先须倾听文本的声音,清除字、词、句障碍,彼此相认与沟通,这样读者与文本“我-你”之间就构成了问答对话关系。问题源自文本,并由它呈现出来。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某个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解释的对象,这已经意味着该文本对解释者提出了一个问题。”[2]即是说,双方对话开始,文本就将问题呈现给读者,而读者在理解问题中显现出自身的认知结构、阅读视界、能力与经验。

或问文本无言,又如何向读者呈现问题?伽达默尔又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它讲话。”[3]文本是一个静态的、非在场的语言符号系统,是言说的异化。读者通过口诵、沉思,使语言复活,成为动态的、在场的言说,双方就能构成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借助于诵读(疏通词句)、感知(理解内容)、涵泳(体味意义)的连续过程,使文本言说,仿佛振响于喉舌,皆若出于“我”之心与口;“我-你”融合,则文本原初所提出的问题,便自然呈现出来。如《药》的问题是病人(群众)把医生(革命者)当成“药”(人血馒头)吃掉了,小栓也就死了,暗示群众的愚昧与革命者的悲哀。由于文本创作的原初语境已经消失,“我-你”已经有了历史间距,所以师生所发现的文本原初问题,实际上已在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我”的见解,因为原初问题或作者原意,是不可能完全恢复与重建的,只能说逼近。创作是个人体验,不可重复,但对阅读教学而言,又正是这种历史间距,给师生带来了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空间,进而从自身的现实语境出发,提出并置入自己的问题。论定《药》的题旨是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所以失败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群众,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读解已远远超越了文本的原初问题与作者原意,师生置入新问题,扩大了文本的内涵,读出了新意。

阅读教学要顺利地展开“我-你”的问答对话,其难点在于学生受自身认知结构和阅读经验的限制,不易发现文本原初提出的问题或作者意图,更毋庸说置入自己的问题了。解决这一难点的习惯动作是教师依据教学参考资料越俎代庖,结果封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唯一可做是千方百计地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界,包括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提供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材料;回忆熟悉的文本,指点迷津,至关重要的是要指出学生阅读中的视界盲点。伽达默尔说,阅读“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种对话中理解自己”。[3]文本是一面镜子,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认识自己的差异与不足;记住古希腊特尔斐神殿上刻着的那句名言“认识自己”,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吸取养分,在发现文本原初问题或作者意图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积累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问答的过程:交流合作

阅读教学是师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尽力返回创作的原初状态,去发现文本的问题,继而置入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答案,这是一次相互撞击的过程,也是“我-你”的一次交流合作过程。那么,这一问答对话过程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课文文本是印着语言符号的一迭纸张,具有物理性质,但又不同于自然物体,因为它又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其中潜在着问题与意义。文本所描述的事理、物象、景象与意象,均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指向某一特定的意识范畴,阅读必须顺着文本的意向性,才能发现问题与意义。如果读者马虎草率;依托片言只语,妄加议论,自行发挥,那么就是对文本的强奸。如抓住课文《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硬说作者有“洋奴思想”,便是主观武断式的栽赃。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允许有贾宝玉;“六经注我”,也须得到六经的认可。任意驱迁、打扮文本,必然遭到文本的拒绝,“我-你”也不可能构成问答对话关系。与此相反,另一种态度是对文本惟命是从,甚至顶礼膜拜,只会重复文本所叙述的内容,不能置入自己的问题,发掘文本潜在的意义,就像“我注六经”,也不应完全受文本制约。阅读必须注入我见,赋予文本新的生命,不然,双方也构不成对话关系。“我-你“的正确问答对话关系,应该彼此向对方的地平线延伸。读者要接受文本的检验与调整,文本要接纳读者的洁难与辨正,直至双方延伸的地平线相交汇,这就是读者与文本两种不同视界的融合,问答对话所达成的理想境界。

问答对话是“我-你”两个主体间的交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既相互拖斥一又相互接纳。明谭元春《诗归序》中说:“自出眼光之人,专其力,壹其思,以达于古人,觉古人亦有炯炯双眸从纸上还瞩人。”作为读者,师生须“专其力,壹其思”,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文本无言,“亦有炯炯双眸”凝视着师生。这一问答对话须具备三个特征。

首先是文本的开放性。文本作为历史存留或流传物,向各个时代所有的人开放,接纳不同视界的读者。人们总是怀着过去的疑问,面对现代的困惑,寄希望于未来。或求知、或误情、或评判,只要认真对待文本,多少都能从文本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文本的语言符号系统(能指)是飘浮、游移的,其概念内涵(所指),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见仁见智可以各有一说,这也就是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就阅读教学而言,师生介入文本有确定的阅读目标,但阅读个体的感悟,不会完全相同。譬如读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有的说表达了农妇对诗人慈母般的爱;有的说诗表明劳动者的爱弥足珍贵;有的说诗人在痛苦中感受的爱是最深沉的;有的说诗人企盼中的爱是最灿烂的;有的说对大堰河的爱不是个人的,而是对劳苦大众的爱;有的说这是对自身阶级的反叛等等。开放性,促成学生多元思维,读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形成各种不同的读法与教法,丰富了问答对话的多样性。

其次是对话的共同性。人的期待与向往是不同的。艾青在《盼望》中说,有人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片洁白的浪花”;有人最“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但是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彼此之间有着共同利益与目标,尽管社会、民族、宗教与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也应该相互理解与接纳,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哲学家哈巴马斯在论交往时说,只要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社会成员们通过诚意的语言交流”,就会达成“主体间的共同意见一致或共识”。①在阅读教学中教材编者、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社会生活环境,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与文本的问答对话中就更容易达成共识,但这种共识不是服从于教材编者的权威,也不是听命于教师的独断,更非学生的盲从,而是各人依据自身的不同视角与观念,充分展示自己观点,在交流、碰撞之后,相互认同,达成的共识。有我在而无我执,在多元竞争中实现一元理解。没有一元共识与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客观标准,真理也会受到挑战,但这种共识又是阶段性的,因为真理没有终点。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048.html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