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再认识
摘要:从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4个方面的密切联系着手,阐述体育在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新型人才的角度,重申学校体育功能,提出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全方位增强体质,还应与传授体育文化、端正健身意识、培养意志品质相互融合起来,以形成统一协调发展的、符合现代人才需求的体育。
关键词: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
体育是我国各类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文化生活的手段。它与智育、德育、美育、劳技教育有内在联系,对学生智力、品德、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0。但是有些群体在的升学压力下忽视了体育功能,认为体育影响了学生智力开发,或者把体育锻炼等同于体力劳动,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认识/"0。本文从以下1个方面阐述了体育在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体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青少年的体质愈强愈有利于他们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因为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特别是大脑的机能潜力,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适当的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融合不仅促进身体的良好发育,也使文化教育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另外,良好的体育手段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某些特殊智力品质的发展,如观察力、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等。另一方面,智力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因为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是以健全的智力发育为基础的,所以,智力的开发与体育的加强是相辅相成的,相伴而生的。随着现代学校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认识活动量的加大和强度的增大,对学生身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的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曾有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下降,大学生下降幅度最大,大学生体质状况差表现在耐力和柔韧性素质差,肺活量处于停滞或下降趋势,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以上结果并不是偶然的。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应试科目,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而不“视”,重智轻体越来越突出。而大学体育,只重视技术和技能教学,轻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导致了身体状况与学业不相适应的局面。
因此,忽视学校体育功能是有害的。
2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例如,体育的团体比赛体现了团队精神,是衡量德育因素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到正规的体育目的的教育,小到日常的集体活动,都对德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体育目的的教育,可培养学生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也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通过集体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遵守体育规则、发扬体育风格的优良思想作风。
人的“身”、“心”是相互联系的,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再现人的心灵世界,反过来,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调整人才对体育的追求,从而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运动可以了解客观世界的规律,自觉加深对体育科学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充分而有效的体育活动,使人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是实现德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充分利用。竞争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他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合作可以增进友谊、团结互助,使大家为集体利益和荣誉而凝聚在一起。总之,体育不但是体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374.html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