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科学方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600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关心个性差异。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为此,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正确和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原则和方法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去因时使教、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有效运用科学方法,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谈点感想与大家共勉。

一、心理指导法

各种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是以认识为基础,无论是对积极的心理素质的塑造,还是对消极的心理素质的矫正,都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常有心理健康专家或教师对全班或全校的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引导学生在遇到个人、集体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时,正确的识别与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象,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和荣辱观,做到既能正确认识、评价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为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个别的心理差异,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恰当的运用心理指导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认识,转变错误观念,形成对社会、集体和人际关系的正确观念和正确态度。

比如,可以结合学校德育的方法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德育也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即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道德心理品质,既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此,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交叉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可以和德育相互促进的。又如,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活动,必须以个体心理活动为基础,必须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问题讨论法

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体讨论中通过自我表达、相互反馈,增加自我了解和充满自信,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讨论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应是学生关心的并且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某种倾向,在运用问题讨论法时,一是采用辩论方式,由教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把学生分成意见相对的正反两方,进行公开辩论;二是采用分题讨论法,可以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分题讨论法是把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专题。如在学会交往的主题中,可设计以下几个小专题:与人怎么打招呼,学会微笑待人,怎么赞美别人,学会怎么拒绝别人,怎么与人合作,学会怎么竞争,怎么宽容别人,学会怎么帮助别人等等。三是采用每个人发言方式,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积极发言、充分发言,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对每一个学生的观点教师在点评时要全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允许保留,教师既要重视讨论的过程,又要重视讨论的结果。在讨论中,特别是在分题讨论中,学生之间分享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还有彼此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增进学生之间的接纳、信任和理解。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1060.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