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及基本路径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4100字〗

摘要:教师用教材教学的实质是基于教材创生适性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规定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和“方法”三个维度,每一维度包括相应要素,共同形成系统。教学内容创生分为教学过程前的预设、教学过程中的机变与再生、教学过程后的系统改写。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

一、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分析

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教材重构、教材二度开发等研究目的,最终是为了创生最大限度适合教学特性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因素会对教学内容创生产生规定性作用?为便于理解,我们将规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因素划分为三类,分别是“资源”“方法”和“主体”,每类又包括若干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不同“匹配”,都影响教学内容的创生。

(一)资源

1.教材

教材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教材是教学内容创生的法定、科学的、有一定实践验证的、承载重要社会经验与现代教育目的的素材。教材有法定使用依据,经过国家审定;有科学依据,经过专家、教师长期探索,有实验基础;教材精选和组织了社会经验,承载着教育目的,反映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材有现实依据,针对前一轮教材使用中的弊端,期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任何离开教材的教学内容创生都是难以成立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权威依靠,可以减少教学内容创生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尽管有人说,有特级教师没有教材也能够教学,而且教学很出色。但仔细考察后不难发现,那些特级教师已经“吃透教材”,胸有成竹。不管教师怎样用教材,教师必须用好教材。

2.社区/校区、班组条件、社会习俗

社区/校区条件范围广泛,他们属于并影响学校/班组教学。不同社区/校区的政治环境、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氛围,影响教学内容创生的来源和范围;不同社区/校区有着不同的物质设施,教育实践基地、俱乐部、博物馆、科技馆等分布有着一定的差异,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差别更为明显,这些差异形成教学内容落实过程中的复杂性,但的确又是教学内容发生作用的重要基础。

班组道德—精神氛围、社会—心理状况,班组学生学习准备水平、学生小组特点等等,有的通过学习动机间接影响学习内容,有的直接影响学习内容。新内容成功学习的前提是,以前所规定的水平已经达到,并以这一水平为基础产生积极学习。

尤其是,不同社区/校区,吸引教师的力量差异客观存在。姑且不论教师质量差异对教学内容重组的影响,仅仅教师与课程类别的匹配,就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落实的年级水平。如外语教学,在发达社区/校区,可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的地区甚至从学前段开始,但是在经济落后区域,小学阶段没有外语教师,外语教学内容无从落实。教学内容开发,基于教学过程赖以存在的现实条件,创造性生成的过程,有什么条件,就可能创生什么样的内容。

此外,社区/校区传统习惯、民俗风尚、人物风情的特殊性,规定着人的伦理价值、情感—评价模式、思维方式,影响着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影响人文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创生。

3.自然地理

不同学校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享有不同特点的人—自然的关系,学生在具有特殊性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自然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相适应的概念。如,南方对台风的概念、北方对雪的概念。又如,北方“秋风落叶”,到了南方一些地方则可能转换为“春落秋叶”。这些概念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前概念”,影响到新概念的形成。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不同气候特点、季节变换、时令规律,影响到教学内容的程序结构。

(二)方法

1.教学策略

在特定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包括使用教学手段的方法,也可能成为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本身也可能成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内容也是客观要求,并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因为我们采用了某些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而当这些方法不被学生掌握和运用时,教学也就无从展开。教学诗歌的过程中,教师采用阅读欣赏的方法,于是,关于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就成为教学内容。或者,教师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就成为教学内容。

教的方法依赖于学的方法,教学方法及其组合决定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充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学习策略才成为时下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些策略一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时,教学这些策略又变得异常棘手了。因为,原本这些策略或方法,是伴随着教学内容的生成而产生,是在教学内容的变化过程中产生,而又影响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过程。如果独立将策略作为一门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又需要从别的学科中寻求帮助,这样,不管是降低教学成本,还是提升教学效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决定教学内容的最基本范围和容量,小组教学决定各种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活动内容,个人活动则决定个别化作业范围和水平。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与个人活动不一定单独存在,总是在不同程度上组合运用。这为教学内容创生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3.物质手段

物质手段,改变着教学内容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为教师创生教学内容提供机会和便利。物质手段本身及其使用方法可能成为教学内容。实验设施以及幻灯、投影的使用,包括在使用过程中如何注意安全,都是教学内容。在用毛笔书写的时代,“书法”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媒体教室运用电脑写作,“学会使用电脑”也成为教学内容。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本身也是教学内容。一些教学手段更替另一些教学手段的整个历史,就是教育内容局部变化的历史,[1](82)教学内容变化也是如此,物质手段的使用方法更多时候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三)主体

1.教师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使教学内容发生变化,具有必然性。“因为教师不得不考虑不断发生着变化的社会需求;学生的班集体各有特色;班集体本身既会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也会由于偶发的学习动机而经常发生变化;具有的教学手段是各不相同的;教师本人由于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的爱好,也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加进了学习过程;不可能详细地预见不同于教学过程的教学进程。”[1](122)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使命就在于思考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在教师完成使命的历程中,教师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经验、教学风格等等,都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创生。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生,主要表现在他所从事的校本的课程开发活动,或教室本位课程开发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全班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从整体上压缩、补充、重组教材预先规定的内容。首先,表现在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修改教材中落后于科技水平的知识,补充新知;再次,表现在教学设计中“留白”,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填补;其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学术知识生活化、结论过程化、复杂概念化整为零。

在教学内容的创生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影响教师的教学目的,决定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生成。有的教师不在乎自己想教给学生多少内容,而关心学生实际能够学到多少内容,也有教师关心学生怎么学胜过学什么,还有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这些,都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影响深远。但总体上,好的教师总是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基础,估计学生学习潜力,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不仅仅根据教学任务硬性规定学生学习内容。

2.学生

课程实施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有效学习与发展发生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难度、水平、范围基于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可能达到的程度。因此,教学内容创生总是受学生制约的。

瑞吉欧特别强调了儿童作为“资源人”的作用和价值。儿童并非只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他们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潜能;他们有自己的“问题”,也有自己的“理论”;他们不仅希望得到,也希望给予。他们可以为课程的发展、为教学、为教师提供积极的帮助。[2]

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期望和理解。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是缩小学生适应性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增进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性的重要路径。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儿童也对课堂公平、学生评价等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看法,这些看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3]因此,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留意并吸收学生的看法,恰当处理内容,提高学习动机水平。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客观上也改变着教学内容。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或班级,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在决定活动主题/研究课题、策划活动方案等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提高活动水平。

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型课程推行、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等教学策略的普遍采用,使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等高级思维技能成为教学重要目的,也从课程实施角度要求学生扮演一个主动参与的角色,这是此类课程与教学策略的本质规定。近年来还有研究者呼吁,课程实施研究者有必要充分关注学生,并且尝试以多种形式将学生纳入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之中。[4]可以预料,随着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研究与实践例证的逐渐增加,学生影响教学内容创生的例证也必然增加。

3.家长及行业人士

家长的教育观,影响其参与学校教学过程的范围和程度,也影响在家庭中对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水平。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提前教授孩子课本内容,或改变学生认知的前提特性,或改变学生学习内容的动机与情感,都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影响。因此,家庭学校协作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研究的课题。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063.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试析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角色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