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3200字〗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全会将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建设为什么这么重要,道理一般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活的需要。

人生在世,要快快乐乐过一辈子,必须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方面。当然物质需要是第一,只有吃饱肚子,保住生命,才能考虑其它。例如上个世纪三年灾害,保命第一,也就顾不上别的一切了,过大年连大门都不出,串门拜年的传统都不要了。但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家家户户有余粮,吃穿不愁,满足精神的需求就突出来了,就拿农村来说,不但过年过节要唱大戏闹红火,还建立了业余文艺队伍闲时演出,许多村庄都有图书馆,还组织起村史编写小组。许多人都还记得,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中国的文化也濒临崩溃,七亿人只能看八个样板戏和有数的影片;聪明的中国人要创作作品,必须服从那个“文化旗手“的的指示,什么“三突出”、“高大全”,难怪人们回到家里就骂她白骨精。在左的路线统治下,普通民众的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攥在当家的手里,说是人,其实和NM差不多。

第二,文化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存亡。

只要有点世界历史知识,都知道欧洲有个罗马帝国,至少从屋大维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500年罗马帝国可就是欧洲的唯一超级大国。(公元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去世时把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分给长子阿卡迪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东罗马帝国灭亡于1453年。)那时候还没有英、法、意、西班牙这些国家,希腊也为罗马人占领。但是这个超级大国最终从历史上消失了。再说匈奴帝国,它不但长久给华夏制造麻烦,而且于公元375年,出现在顿河草原,之后横扫大草原直至大半个欧洲,正是这些骑马的入侵者导致西罗马帝国走上绝路。但是后来不但没了匈奴帝国这个国家,而喜欢以马征战的凶悍的游牧民族哪里去了,也成了后人考证的对象。究其原因,正是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只知道金戈铁马,东征西讨,打打杀杀,从不把文化建设放在眼里,没有文化根基,一旦军事失败,就玩完了。成吉思汗是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但是在毛泽东眼里,他不过是“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说起这个成吉思汗,他不但被奉为元太祖,而且在统一蒙古后,率大军远征攻陷莫斯科,征服波兰以及乌克兰的基辅大公国,一度统治着东至太平洋,西到黑海的广阔领土,威名震慑欧州,世人瞩目,但是他的蒙古祖国还是靠斯大林给他保护下来的。反观东方古老的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就拿四大文明古国来说,也只有中国任凭世界风云,我自巍然屹立,保持着自己完整的没有断层的文化,将其文明延续至今(当然也有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历史上也曾为异族征服,但面临伟大的汉族文明,最终还是被融化了,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将孔夫子顶起,中国天下无人能出其右!他在两千五百来年前就坚决主张救国,宣传“学不厌、教不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是什么,就是教人学文化,知文明,有了文化,则用之於身则身修,用之於家则家齐,用之於国则国治,用之於天下则天下平。所以,孔圣人不但是伟大的教育家、家,也是伟大的家。

今日中国之道德沦丧,出现了假货泛滥以及小悦悦之死的国耻事件,莫不因文明危机;提倡文化建设和重起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挽救文明危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真正的大国必须是文化大国,光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不行。

第三,文化落后的国家只能充当二流国家。

前面提到,真正的大国也必须是文化大国,光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不行。人们经常说的提升“软实力”就是指增强文化实力。怎样搞文化建设,增强自己国家的文化实力,一般的道路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成果,顺应时代要求。一个国家是不是文化强国,软实力硬不硬,不能自己说了算,要接受全人类的检验,得到世界承认,其标准是能不能“打出去”进入世界市场,并且持久地影响世界。我们的孔夫子思想就打出去了,孔子学说至少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有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对东南亚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远持久的。(我们的毛泽东思想也曾打出去影响到全世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都曾分裂成“修正派”和“马列派”,马列派就是坚持毛泽东观点;而东南亚更是遍地革命烽火。但是这一切基本上没有坚持下来,今天只有印度极个别地区和尼泊尔还有毛主义革命活动——此是闲话。)这里顺便提一下,今天人们已经很少提说“文化侵略”,而代之以“文化交流”。(当然也有孔庆东们坚持认为“好莱坞不仅在赚你的钱,还要洗你的脑,还要征服你的心。”)

中国的文化力量怎样才能打出去,我想必须首先树立“竞争”的雄心,想办法“推销”自己,这个雄心当然是建立在自己的“家底”上。我们的家底不能只有孔夫子主义,赔上本在全世界广建孔子学院也值得考虑。要使我们的文化资源丰富家底厚实,就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世界大趋势,创造我们的中华品牌和拥有知识产权,要生产出名牌电器、汔车、服装等等,要培养出引起世人广泛议论、啧啧称道的我们的歌手、影星、影片、大家,大文豪,不朽的作品以及超前的科学技术理论等等、等等。总之,就像[话题]前版主刘县书说的那样,我们“期待世界‘盗版’中国的那一天”。

今天我们还实在看不出有多少打出去的中国品牌,能明显看到的是中国的餐馆、中国的廉价儿童玩具、服装和鞋一类的东西。说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有名是真的,但是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为世界制造廉价商品,那不是竞争,那是替人家服务赚点银子。如此下去,中国在文化上很难翻身。

一般我们总是将软实力和文化联想在一起,其实软实力的概念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混合体,而从实际上看,不管是政治观念或意识形态,或者是经济理论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其本身都可以视作为一种文化。从这个观念出发,一个国家,如果能创造出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吸引全世界学习模仿,那怕是引起广泛参考,那它挤身一流强国就很有希望了。世界上没有普世模式,比较影响大的是美国模式。有人说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主制度下先进文化的支撑,文化科技不受任何束缚,不断追求“新、奇、特”,使整个保持活力和超前性。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二战后日本被迫接受美国模式,进步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伊拉克并不成功;而且今天美国自身也一直为走不出经济危机的怪圈饱受煎熬,还加上出现了“占领华尔街”的困扰。一些人认为德国和北欧模式比较更有参考价值。

在思想多样、价值多元、思潮多变的今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希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分外娇娆,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引无数英雄兑折腰”!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whzllw/251789.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