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人大常委会印发了调研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带队,部分人大常
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于5月中下旬深入到全县5个乡镇进行调研。调研组在各乡镇分别召开了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环节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6月14日,组织召开了由水利、环保、水文、农牧、林业、草监、气象、国土、给排水公司等相关部门和退休干部、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7月12日,调研组专门听取了县政府分管领导关于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专题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水资源总体情况
我县水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目前有常年性河流47条,大小湖泊62个,中型水库2座(西山湾水库、大河口水库),小(1)型水库2座(双山水库、牛心山水库),小(2)型水库9座。水域总面积4.05万亩。主要河流除滦河干流外,小河子河、吐力更河、黑风河、闪电河等一级支流20条,二、三级支流26条,均汇入滦河,形成较为密集的河网水系。
根据2008年自治区水利水电设计院、水文总局、水事监理中心编制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我县水资源总量为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8亿立方米(不含客水1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575.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545.3万立方米,其中:蔡木山乡1470.9万立方米,大北沟镇(包括现西干沟乡)1180.6万立方米,大河口乡1273.4万立方米,多伦诺尔镇620.4万立方米。
经2006年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对西山湾水库的供水调节计算和海委批复,西山湾水库每年可为工业提供水量0.554亿立方米。目前,蓝旗上都电厂已批复1541万立方米,多伦煤化工一期和二期已批复3700万立方米,多伦大唐电厂一期(2×66万千瓦,为特高压供电)用水量285.6万立方米,其中:西山湾水库提供198.1万立方米,用中水87.5万立方米。上述三家用水企业已批复用水量5439.1万立方米,西山湾水库还有101万立方米的供水量。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三个方面。据水利部门统计,2012年全县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总量为4693.2万立方米(包括上都电厂598.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5.4万立方米,地下水3237.8万立方米。
(一)生活用水开发。一是城镇生活用水。据水利局测算,2012年全县城镇生活用水为195.9万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5367立方米)。2012年,城镇共有15眼机电井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其中:自来水公司12眼,年供水量180万立方米,风华热力3眼,年供水量15.9万立方米。这些生活用水井均由县环保局划定了保护区(以井为圆心,100米为半径)。二是农村饮水。2012年农村人畜生活用水量为354.7万立方米。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处,为29127口人提供了安全生活用水。
(二)农业用水开发。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到2012年底,全县农田灌溉面积15.9万亩(其中:地表水0.65万亩、地下水15.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主要为喷灌、微灌和滴灌,喷灌约占节水灌溉面积的95%以上。全年灌溉用水量为2400万立方米。
(三)工业用水开发。全县工业生产用水量为1742.6万立方米,其中:大唐煤化工2012年实际用水929.6万立方米(用地表水856.6万立方米,用地下水73万立方米)。蓝旗上都电厂2012年用水量598.8万立方米。全县其他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年用水量214.2万立方米。
三、水资源利用规划情况
为切实开发利用好我县的水资源,水利部门对全县用水进行了总体规划:地下水主要用于全县人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地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一)编制了《多伦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中“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要求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12〕140号)精神,结合我县水资源实际情况,县水利局编制了《多伦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规划以2012年水浇地面积15.9万亩为基数,规划到2015年
全县水浇地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9.5万亩)。到2020年全部达到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其中:用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面积23.2万亩,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面积1.8万亩。
下一步,将出台《多伦县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办法》,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总体要求,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水利、发改、财政、
农牧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部门和五个乡镇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布局、规模、程序、部门分工协作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实行规划审核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和项目验收制度。
(二)编制了《多伦县工业园区水资源论证报告》。根据《内蒙古多伦县煤化工优势特色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内蒙古多伦县大河口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20)》,对于已经明确的入园企业和拟入园的各类企业发展规模,参考《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09)确定园区需水量,到2015年工业园区总取水量为3003.40万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取水量为552.29万立方米,地表水取水量为2381.05万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为70.06万立方米。2020年工业园区总取水量为5450.80万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取水量为854.14万立方米,地表水取水量为4459.47万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为137.19万立方米。
四、我县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水资源保护是个综合管理问题。近年来,我县水资源保护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治理沙化严重的水泉、砧子山等17条流域,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18.76万亩,减轻了水土流失,减少了河流、水库等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二是完成水源工程1088处,打机电井3852眼,完成节水灌溉工程1077处。三是加强对重点企业水资源保护的监督。通过水资源保护执法检查等形式,督促企业建设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目前大唐煤化工、永白淀粉厂、伊利乳业、协鑫煤矿、滦源酒厂等五家企业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四是加强城镇排污设施建设。于2009年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城镇生活污水0.3万吨。中水利用项目也正在申报待建中。五是不断提高城镇垃圾处理能力。在多伦诺尔镇二道洼村建设容积为70万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厂一处,将城市生产建设或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垃圾处理厂经过有效的防渗处理后,不会对我县地下水造成污染。
五、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总体情况
据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3256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因此,我国也成为了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
据2011年自治区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区水资源总量为419亿立方米,按2400万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00余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盟水资源总量约为21.68亿立方米,按2010年六普102.8万人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106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局提供数据,我县水资源总量为1.24亿立方,按10万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1240立方米,不仅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盟平均水平。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我们所说的多伦水资源丰富,事实上指的是地表水资源在全盟的占有量是相对较丰富的,我们的水资源利用率也位居全盟前列。但如果以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公报》显示的数据计算,全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4亿立方米,我们多伦就占了1.1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约占全盟地表水资源量的55%。但如果从总量上来看,全盟是21.68亿立方米,我县是1.24亿立方米,仅为全盟水资源总量的5.7%。
六、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现在世界上有能源、水源、食物、人口等多种危机,其中危机程度最严重、影响最广的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匮乏,水的经济、社会功能日趋显著,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趋提高。随着世界水危机的加剧,水资源的地位,已不仅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而且日益强烈地涉及到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缺水国,都把水利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投入巨资,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库、水堤,以及储水、蓄水、引水工程,来确保水的供求。据专家预测:在未来50年中,人们会看到导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剧烈冲突的诱因,将不再是石油,而是水。
就我县而言,水资源储量并不高,尤其是地下水储量较为匮乏。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将不断增加,水资源将成为制约我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因此,我们要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严格取用水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对水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尽最大努力做好我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七、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建设力度,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但目前仍有4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二是关于喷灌圈问题。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喷灌圈属于国家推广的节水型农业科技项目。但在喷灌圈开发建设方面,国家也有对建设喷灌设施要进行水资源平衡、土地规划及环境评估的明确要求。就我县目前情况看,喷灌圈存在无序开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喷灌圈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之一。据水利部门统计,全县农田灌溉面积15.9万亩,用地表水灌溉的仅为0.65万亩,用地下水灌溉的达15.25万亩。每年农业灌溉用水量为2400万立方米,大部分用地下水。而据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县地下水可开采量仅为4545.3万立方米。在地下水补给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抽取地下水将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二,喷灌圈每年大量取用地下水,但一直未收取水费,这不仅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也造成了财源流失。如果按每年2000万方水收取水费,也将为县财政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三,喷灌圈造成耕地土壤流失沙化现象严重。据有的乡镇水保站监测,在喷灌圈连接成片或喷灌圈在风口位置的耕地中,由于秋季土壤全部裸露,秋冬季风力较大的双重作用,喷灌圈每年土壤流失达3-5厘米。而且由于细土被风吹走,造成耕地沙化现象严重。第四,喷灌圈中化肥农药无序使用,对耕地和水源造成一定污染。据调研,开发商为追求产量,在喷灌圈中每亩施肥最低的300斤,最高的达700斤,农药的使用也没有任何监管。化肥农药的大量残留不仅污染了耕地,也通过渗透和地表径流污染了水源。第五,喷灌圈中存在无序取水现象。打井没有任何的审批程序,打井队也缺乏专业知识,有的喷灌圈老板甚至雇用民间风水先生靠目测随意打井。由于缺少科学的测量手段,耕地往往被打的千疮百孔,打井的深度也非常随意,深浅不一,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和平衡。第六,喷灌圈由于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好多原有的防风林带被随意破坏,造成农防林面积不断减少。第七,调研中发现,种植喷灌圈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真正获利的是喷灌圈所有者,本县农民从喷灌圈中获得的收入仅是300-500元/亩的耕地租赁费和每个劳动力2000-3000元的务工费,但付出的却是耕地被常年掠夺开发的代价。从眼前看喷灌圈给农民带来了收益,但从长远看,这种不以农民自主经营的喷灌开发方式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随意开荒问题。调研中发现,农村随意开荒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民甚至破坏湿地进行开荒。
四是农村防洪问题。调研中发现,我县农村防洪问题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洪治理措施,洪水淹没农田、冲毁道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防洪形势不容乐观。
(二)工业用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据水利部门测算和国家海委批复,西山湾水库还有101万立方米的供水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用水矛盾将逐步凸显。
二是部分矿山企业存在滥采滥挖现象,不仅破坏了生态植被,也不利于涵养水源,有的矿山企业把抽取出来的地下水随意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三是部分矿山企业取用水缺乏相应审批程序,未按要求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
四是有的企业存在排放工业污水污染河流现象。
(三)生活用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镇供水不足。用水高峰期断水停水现象频繁发生,而且由于水压不够,高楼层居民用水更是十分困难,群众反映强烈。
二是排水能力不足,遇有降水量较大的天气,城区内多处雨水排不出去,有的城区公路上最深处水深超过一米,雨水倒灌、影响出行现象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也不利于雨水的及时排出和利用。
三是城区污水治理能力不强。目前虽然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并已投入使用。但由于排污管网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大部分生活污水排入了东河套,尤其是县医院、中医院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道中,造成水体污染。据水利、环保等部门监测,县城下游河水存在氨、氮、磷及菌群超标现象。
八、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县虽然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高,按国际公认标准,已属于中度缺水。因此,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倍加珍惜有限的水资源,按照国家海委批复的水资源利用量,平衡好工农业用水关系,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做好水源涵养工作。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据气象部门监测,我县30年平均蒸发量为1716.1mm,而30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86.4mm。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此,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严格执行禁牧政策,通过大面积的植树种草,不断增加植被综合盖度,减少蒸发量;要加强流域周边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小流域治理,做好农村防洪工作,严防水土流失;要严厉打击非法开荒行为,严禁在河流两岸、湖泊周围开荒、取土、私搭乱建,加强水源地保护。
(二)做好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管工作。据资料显示:按照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的补给源是降雨和地表水体,潜水(浅层地下水)直接受地面的降雨入渗、河渠渗漏补给、各种回归补给,自然循环期约为1-10年。而承压水(深层地下水)则是接受远在上游的山区入渗补给,其循环期在千年甚至万年以上。不管是潜水还是承压水,每年的补给量都是有限的。只要机井抽出的水量大于地下水的补给量,就叫超采地下水,井的水位就会不断下降,尤其是承压水,一旦下降再恢复则是十分困难的。按照可持续开发模式,大型喷灌机的工程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按照可持续发展、高效利用、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合理进行水资源平衡、土地规划及环境评估;必须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有计划的用水管理,以供定需,总量控制。在大型喷灌机的使用过程中,严禁过多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而目前我县的366个喷灌圈,既没有进行简单的水资源需求平衡分析,更没有对环境的评估分析。这种不科学的开发建设模式极可能破坏水资源平衡,甚至恶化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监管,合理开发利用好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尽快制定出台《多伦县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办法》。
(三)做好耕地开发使用的监管工作。要严格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喷灌圈实施有计划的轮作倒茬,坚决杜绝掠夺式开发耕地行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做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作。继续加大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作力度,逐步实现全县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的全覆盖。
(五)做好城镇居民供水工作。保证生活用水是一个城市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随着中心城市建设的逐步铺开,我县人口将会有新的增长,生产生活用水量都将逐步增加。但从目前来看,现有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都无法保证,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镇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城区居民供水工作。
(六)做好城镇排水、排污设施建设工作。加大力度完善城镇排水、排污管网建设,使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及时得到处理,进一步提高排水、排污能力,减少污水对河流的污染,提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七)做好工农业用水规划工作。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步伐的不断加快,工农业用水量还将大幅增加,因此,一定要按照海委批复的要求,合理安排好工农业用水指标,确保工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八)加强对重点企业取用水的监督和管理。要按要求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确保按要求取水用水。要做好企业水污染状况的监测,在大力节约用水的基础上,确保达标排放,严禁工业污水污染河流、污染地下水现象。
(九)做好矿山开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矿山开采审批程序,监督矿山企业按要求做好生态恢复等工作。
九、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重新勘测全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及水资源总量。积极争取资金,对全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及水资源总量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勘测,掌握详细、准确的数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严格实施用水许可审批制度。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农业生产用水,都要制定严格的许可审批制度,没有相关审批手续,一律不得随意取水。
(三)制定出台水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水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或办法。对工农业及其他社会生产用水一律实施有偿使用制度。
(四)制定出台水源地保护政策。对县内流域、湿地进行重新勘查和统计,在掌握详细数据的基础上,对沿河流域和湿地周边划定保护范围,严禁以任何形式征用、占用湿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处罚标准。
(五)要研究制定耕地保护政策。要限制喷灌圈发展,原则上不再新上喷灌圈,尤其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要严格限制新上喷灌设施。要重点对全县喷灌圈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严禁超量、超标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造成耕地和水源污染;要加大对农民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让农民自己成为现有喷灌圈开发建设的主体;要认真研究和落实喷灌圈内12%耕地用于防护林建设问题,确保防护林起到应有的防风、涵养水源作用,同时,要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倒茬轮作,防止造成耕地沙化和土壤流失。
(六)严格执行城镇水源保护制度。对城区居民水源井进行一次细致的安全大检查,对于影响水源安全的建筑或设施,应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迁移或拆除,在保护范围内,严禁规划建设任何新的建筑,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七)实施水污染定期监测制度。统筹全县水资源监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监测点,重点对存在污染隐患的河流、水源地等进行定期监测,对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确保水质安全。
(八)要及早解决城镇居民供水问题。加快实施饮水工程,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要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推进施工进度,及时解决好城区居民供水不足问题,切实保证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足量供应。
(九)严禁破坏生态植被行为。严禁开荒、滥采滥挖等破坏生态植被和影响涵养水源行为,对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治理。要循环利用矿山企业抽取的地下水,避免水资源浪费。对随意滥采滥挖造成植被破坏的矿山企业,在责令恢复植被的同时,要进行严厉的处罚。
(十)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我县水资源总体状况,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节约用水意识。
以上建议,请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并及时向人大常委会反馈工作进展情况,人大常委会将对上述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予以跟踪监督。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ybg/316759.html
上一篇:职工舆情调研报告
下一篇:非公企业党工共建创先争优工作调研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推荐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