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计划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295推荐〗〖字数:12200字〗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己任,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动力,按照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切实履行部门职能,农业生产及部门工作取得了可喜业绩。
一、主要工作实绩
(一)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1、签约项目情况
由山东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总投资5200万元的县经济开发区的精细化工项目,已与我局签定了投资协议书。目前已完成土地置换、项目立项、市级专家评审等事项。
2、储备项目情况
由福建客商在县盐化工区内投资固定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的800吨级码头建设项目,经我局与对方多次洽谈,双方已达成意向,该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
3、洽谈项目情况
①镇江老板拟投资8000万元的农药项目;②东亚种业拟投资500万元的良种繁育基地项目;③常州老板拟投资1亿元的光伏电池项目。
4、争取资金情况
我局今年实施的部、省、市各类项目15项,累计争取到位资金4440.26万元。主要项目:
惠农资金争取情况:①向省农林厅、财政厅争取了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41.34万亩620万元;②向省农林厅、财政厅争取了水稻直补项目41.34万亩826万元;③向省财政厅争取了稻麦农资增支综合补贴项目34.54万亩2383万元;④小麦良种补贴20万亩200万元。上述合计4028万元的惠农资金目前已全部到位。
项目资金争取情况:①省测土配方施肥巩固项目50万元;②省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试点项目86.28万元;③省农村沼气项目150万元;④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项目30.78万元;⑤省农民创业培训项目14.4万元;⑥省致福工程项目8.8万元;⑦省科技入户项目40万元;⑧省特色网站建设项目16万元;⑨省重大病虫防治10万元;⑩病虫监测补贴项目6万元。合计412.26万元。
(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1、粮食生产形势较好
据我们农业部门测产与统计,全年粮食面积81.02万亩,比上年扩大2.06万亩;平均亩产474公斤,比上年增加10公斤,增幅2.16%;总产38.37万吨,比上年增加1.73万吨,创历史之最,实现了2004年以来持续五年增产。其中小麦单、总产双超历史。全县小麦面积38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平均亩产390公斤,比去年增加4公斤,总产14.8万吨,比去年增加0.5万吨。水稻面积41万亩,单产556公斤,比去年增加7公斤,总产22.8万吨,比去年增加0.3万吨。
2、蔬菜生产健康发展
全年建成高效农业面积11.79万亩,新增1.29万亩;设施化种植面积扩大到4.39万亩,增加0.89万亩;水生蔬菜新增0.4万亩,达4.4万亩;食用菌新增0.26万亩,达0.76万亩。建成连片100亩以上的芡实规模基地2100多亩。建成投料量达40万袋、品种近10个的食用菌示范基地1个。推广蔬菜新品种5个,推广新技术2项,推广新材料2种,推广新药肥4种。全县扩建钢架大棚500亩,改建300亩。
3、蚕桑生产趋于低迷
全县出现毁桑种粮现象,现仅保有桑园1.38万亩,全年合同订种2.46万张,实际使用0.89万张,春茧单产42.3公斤/张种,秋季单产36公斤/张种,全县推广种茧大棚省力化养蚕面积7600平方米,实际饲养原种蚕12600克蚁,制种24.6万张。
(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1、种子产业化工程。全县共落实水稻制种面积1.0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0%。其中:岔河8000亩,黄集2000亩,县良种场100亩。岔河完成杂交油菜制种1000亩,占目标任务的100%。
2、优质稻米种植工程。今年全县继续实施水稻各项补贴项目,组织推广种植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4号优质新品种40万亩。落实有机栽培米种植面积2万亩。
3、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通过选聘39名技术指导员,重点组织开展了技术指导员“155”和“532”入户入田指导活动。
4、沼气建设工程
截止目前,今年新建沼气池1080只,完成率达60%。其中:高涧镇30只,朱坝镇60只、黄集镇20只,仁和镇229只、三河镇20只、东双沟镇61只、万集镇310只、岔河镇320只、共和30只,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建设数量明显加大。
5、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结合我县实际,按照“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推广服务要求,积极探索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我县“一个系统、一幅图、一张表、一张卡、一次购肥 ”的“五个一”测土配方施肥新模式。
6、农业信息工程
及时将我局原有的农业咨询热线96011改为全国统一的农业一线通12316,加强数据库建设,改版现有网站,以便农民随时进行电话咨询和浏览农业网站查询实用技术。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主攻招商项目,积极争取无偿资金
为完
成县下达的招商项目特别是“百日会战”项目和争取资金任务,我局一是成立了4个专业招商引资组,由4名领导成员带队分别到浙江、福建、上海、青岛、北京等地招商,做到主要领导南下北上,专业组长长期在外,其他领导分头突破。二是制订了《2008年招商引资奖惩办法》,实行招商引资项目特别奖。即凡引进一产项目的,对引进单位按到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予以奖励;引进二产项目的,对引进单位按到位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予以奖励;引进三产项目的,实行一事一议。奖金分四次兑现:①土建达正负零;②主体厂房竣工;③设备调试到位;④正式投产运行。三是实行招商引资保证金制度。即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分别向局缴纳了1500元、500元的招商引资保证金。经考核,凡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双倍返还其招商引资保证金;提供有价值的招商信息2条以上的,等值返还其招商引资保证金;没有提供2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的,不返还其招商引资保证金,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二)拓展服务效能,确保农业增产增效
1、抓好关键技术,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夏粮生产克服了去年播期明显偏晚、冬季多年罕见的雨雪冰冻、寡照和早春干旱等灾害性气候影响,秋熟水稻也战胜了秋播栽后长期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获得双丰收,小麦单、总产再创历史最好佳绩。通过品质调优、栽培技术的综合推广与应用,较好地化解了困扰我县小麦主导品种“郑麦9023”品质提升的小粒花粒问题,改善了全县小麦优质专用品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提质、稳收的效果。
取得以上较好收成,我们一是做好病虫测报。根据我县小麦、油菜、水稻病虫草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稻飞虱等病虫设为系统测报对象,隔1~5天调查一次,适时发出病虫情报6期,经检验测报准确率在95%以上。
二是做好植物检疫。5月中下旬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6500亩(600万斤)郑麦9023的良种繁殖田进行了调查和检疫,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开展专项调查,同时认真做好对淮安明天种业调出调入的油菜种、麦种、稻种等做好调运检疫工作。
三是开展技术宣传。举办小麦穗期病虫害为主题的植保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镇村技术人员120多人次。印发病虫防治技术资料6万份。在县植保站农药门市,由专业技术人员坐诊,现场接受群众咨询。4月20~30日利用电视台流动字幕进行植保宣传。向全社会公布植保站4部热线电话,接受电话咨询500人次以上。
四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新模式。为把“测、配、产、供、施”五大环节工作落到实处,各测土配方施肥网点根据农户承包地的地理位置,应用图表的查询结果,为农户开具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基础条件。5月13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在洪隆重召开,受到农业部、各省专家及多家新闻媒体的好评,之后,广东、湖南、上海等省市土肥站先后组团来我县参观学习。今年,在省统一认定的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范围内,我县确定南京金象集团有限公司象山有机肥厂和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县供肥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3100吨,亩使用商品有机肥150-200公斤,推广应用面积达到2万亩左右,项目区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今年我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次,覆盖全县120个行政村。小麦、水稻共填写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16万份,推荐卡入户率达100%。销售配方专用肥12000多吨,直接服务农户8万户。
五是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竞赛活动。2008年,全县共组织申报创建稻麦年目标亩产1300公斤的15亩超高产攻关田6个,年目标亩产1200公斤的百亩方15个,年目标亩产1150公斤的千亩片8个,年目标亩产1050公斤的万亩带2个。参赛总规模达6.12万亩次,占稻麦总面积的8%以上,比上年扩大了近2倍;平均年实收亩产达1068.3公斤,比大面积平均亩增13.6%。其中:东双沟镇宋庄村“宁麦11”机条播百亩方在全市评比中获第一名,并申报参加了“省2007/08年度优质小麦创高产竞赛”活动表彰。在岔河镇岔河、滨河、唐圩、施汤和南街等五个村建立的水稻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683公斤,较目标产量650公斤/亩增5.07%,较好地完成了创建指标。同时,重点以岔河施汤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区为载体,组织开展了20个省内外最新选育的小麦、水稻新品种和10多项稻麦生产新技术的试验与展示。
2、加强蚕桑指导,增大蚕桑投入力度。面对全年严峻的蚕桑形势,我们以“调优布局,突破项目,稳定种茧,服务到位”为指导思想。重点围绕种茧生产,努力寻求项目支撑,在茧丝行情极度低谜的情况下,尽力开拓蚕桑生产各项工作。一是加强桑病虫测报防治。举办培训班三期,抓好“关门虫”防治关,从虫口基数上控制好全年病虫的发生,全县桑叶未发生病虫危害。二是做优蚕种催青工作。今年两季蚕种一日孵化率都达98%以上,蚕农十分满意。三是加强蚕业科技培训。组织蚕桑站技术力量,编辑了多媒体教学材料,做到图文并茂,编发科普材料5000余份,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把载桑养蚕的信息、技术及时传递给广大蚕农。四是抓好种茧生产。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加之蚕桑效益下滑及其种粮积极性上涨,种茧饲养规模存在萎缩之势。为了使洪泽原蚕区工作的稳定,县蚕桑站与来洪制种场方密切配合,在每饲养小组都选派了3-5名同志,吃住在村,工作3月以上。
3、突出蔬菜产业,着力推进高效农业。一是实施科技项目。2008年我局实施了“洪泽县设施园艺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建设”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在三河的长河村、共和的双坝村、东双沟镇的小吕村、宋庄村、张庄村建成五个钢架大棚百亩片。在东双沟镇、岔河镇、仁和镇、黄集镇建成占地100亩以上的芡实示范点7个。在万集镇建成占地30亩的高档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1个。二是办好蔬菜论坛。承办了由扬州大学、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洪泽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这是洪泽农业历史上的一件盛事,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的全国10多个省市的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参观了我县的小吕蔬菜基地。会议还聘请了5位全国知名水生蔬菜专家为洪泽县政府蔬菜技术顾问。此外会议显著提升了洪泽水生蔬菜的影响力,为我县水生蔬菜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三是创新服务手段。在发展蔬菜生产的过程中,我局以蔬菜协会为龙头,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新资材,强化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稳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全面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随着蔬菜协会的发展壮大,我局又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芡实专业合作社,为全县6万亩无公害水生蔬菜生产做好产前、产中特别是产后服务工作。
4、实施惠农政策,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在稻麦各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中,我局狠抓关键环节,专门印发农业科技小报良种补贴专刊4万余份,全方位宣传实施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政策,做到稻麦良种补贴农户、面积、品种、标准和金额“五公开”。在稻麦生长关键时期,我局还联合省、市农业推广部门,在全县组织开展了良种技术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50多场,培训农民1.2万人次。让农民尽快掌握项目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5、强抓科技工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我局强抓了科技培训与推广,今年突出抓好了3大工程:
(1)科技入户工程
招聘技术指导员。在全县公开招聘“四有”即有较高的稻麦种植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丰富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39名镇级农业技术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
调整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继续进行动态调整,淘汰了94名示范推广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和今年外出务工的科技示范户,新选了有一定文化程度、有较高稻麦种植水平、有群众基础、有牵头带动作用的“四有”农户作为新的科技示范户。
推广稻麦新技术。确定了2008年我县水稻、小麦推广的4个主导品种和6项主推技术。即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4号和优质专用小麦郑麦9023四个主导品种,推广应用稻麦精确定量栽培、水稻双膜育秧机械化插秧、稻麦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节水灌溉、稻麦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稻麦抗逆减灾等6项主推技术。
开通“农业短信通”。为全县科技示范户免费提供了关键农事技术“农业短信通”信息服务;开通了农业科技入户特服手机号码群,向全县公开了39名技术指导员和8名专家组成员的手机号码和政府网免费短号,随时发布农业短信息、接受农户咨询。
(2)农民培训工程
实用技术培训全面完成。围绕我县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照培训菜单,农民培训讲师团进村入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截止10月底,全县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51场次,培训111村,19422人次,占目标数19000人的102.2%,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实用技术培训任务。
农民创业培训圆满结业。全县共举办创业培训普通班7期、培训532人,占目标数480人的110.8%。其中:高效水产养殖1期、142人;规模养鸡2期、123人;高效养猪1期、70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3期、197人。我县开设的“农民创业培训百家讲坛”打造农民培训特色品牌的创新做法被《新华日报》宣传报道。
致福工程培训顺利结束。全县积极吸引学员开展免费上网培训,全年共举办致福工程培训9期,培训401人,完成了全年400人的培训任务。
(3)种子产业化工程
2008年,以淮安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岔河镇为重点开展良种繁育制种生产,在岔河、仁和2个镇建成高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000多亩。
6、整合信息资源,及时提供技术咨询
一是开通热线电话。与县电信部门及时开通了全国统一热线电话12316,与20位农业专家连线,以便全县农民通过拨打我局12316随时可与有关专家直接通话、进行技术咨询。 二是进行数据库建设。围绕省“农业一线通”声讯电话12316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要求,我局就数据库内容建设逐一落实,上报的800条信息经过精心筛选,将符合我县地方特色的种植、土肥、蔬菜、蚕桑、养殖等各类技术500条录入数据库,初步完成了“农业一线通”声讯电话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农业网站建设。在农林厅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洪泽农业网》全面改版为《洪泽农业信息网》,增设了图片新闻、政务公开、农业专家、网站联盟等栏目,采用了信息自动采集及信息多点发布技术,网站平台在全省领先。其《洪泽湖水生植物网》开办两年多来,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的赞扬和肯定,今年省厅又批复了我局的特色网站16万元的建设项目。
(三)强化专项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为严把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三道关口,把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重点工作落到每个职能部门,确定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切实抓好违禁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做好种植环节的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
2008年,按照“五个不放过”的原则,共出动执法人员162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主体217个,集中整顿市场13次。在种子市场整治上,抽检常规水稻种子样品23批次,督促63个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规范种子经营档案。3月初,查封2个经销户销售的假“淮稻5号”稻种1660公斤,受理农民投诉2起,有效地整治了农资市场秩序。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围绕创建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召开全县蔬菜安全检测工作会议,下发并实施《洪泽县蔬菜检测方案》;二是配齐检测仪器。在我局支持和协调下,临河市场于6月份购买了检测仪器,至此县城三大蔬菜市场全部配齐了检测设备;三是加大检测力度。增加2名工作人员,加强了对镇农贸市场送检工作,对县城三大市场进行了多次督促检查。
(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今年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原则,我局以强化领导、集中力量、注重效果、加快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争取了国债沼气项目1000只、省级沼气项目200只、规模畜禽场沼气气工程4处。全年申报项目资金200万元,争取了到位资金150万元。
为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进度,积极完成部、省沼项目建设任务,我局于9月8日至10月8日在全县组织开展了沼气建设月活动,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5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10名股站长为成员的局农村沼气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业务与督查工作2个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全县沼气建池的技术指导;督查办公室负责对各镇沼气落实情况的督查。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建设月活动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沼气建设月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在工作目标上,就全县1800只沼气池建设任务对九大镇进行了分解,由3名班子成员组队,每人各带1~2名股站长和农能服务站的1~2名技术人员,每组挂钩到具体镇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9月9日起,各工作组分赴挂钩镇与镇、村领导见面衔接,洽谈、研究、完善挂钩镇沼气建设方案,宣传沼气项目实施区的优惠政策、沼气的功用与好处、沼气池的建沼技术等,帮助落实建池农户、建池地点,帮助培训镇村组建的沼气建设队伍。局督查办对局所抽调的股站人员的镇、村挂钩工作每天进行了专项督查。配合县效能办对九大镇的沼气建设进度进行了3次督查,县王书记、陈县长在县效能办的《督查通报》上两次对我局进行了表扬。
(五)抓好精神文明,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1、强力推进效能建设。一是健全制度,促进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等22项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不定期的督查。二是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在全县系统全面实行了“四项阳光工程”,推行了政务公开,把工作机构示意图、各项工作程序、各种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公布上墙。向社会公布了行业禁令、服务承诺、投诉电话,以便接受监督。三是竭尽全力,服务企业。今年开展了两次企业服务月活动,局多次深入挂钩,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切实抓好党务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工作宣传。大力宣传我县农业优势及特色农产品、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参与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暨洪泽湖旅游文化节。二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重抓了植保站党支部的红旗党支部的创建工作,推进了党员电教工作,促进了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在组织发展上,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指定专人培养积极分子。三是纪检工作上台阶。严格执行关于公务活动接待标准的规定,建立了“台帐”,并逐月公示上报。实行了禁酒令。执行了领导干部婚丧喜庆等重大事项申报制度。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好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认真搞好中层干部的述勤、述廉、评议活动。
3、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在良种场等5个住宅小区落实了安全管理员,在县植保站等12个下属单位落实安全防火、防盗措施,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和省级卫生城创建活动,确保了全局系统无一起事故和省级卫生城创建活动的积极开展。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工作虽竭尽全力,但离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尚有较大差距;二是已经成立的农技推广、优质蚕桑、种子等专业协会以及新成立的12个专业合作社尚未高效运作,在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三是全县直播稻面积较大,比例较高,影响了水稻增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需进一步对农民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四是农技推广力量及手段滞后于大面积生产要求及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龙头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户参与率不高,在现代农业、订单生产上尚需进一步加强。


2009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招商引资,强化科技支撑,搞好园区展示,抓好食品安全,加强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强化协会带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提升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目标
1、积极完成县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2、向上争取资金1200万元;
3、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全县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稳定发展稻麦面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74万亩,其中,秋播三麦面积34万亩,水稻面积40万亩.蔬菜面积10万亩,桑园面积0.3万亩,稻麦制种2万亩,牧草2.5万亩。稻麦制种1.5万亩,有机稻米0.5万亩。完成“高效农业”重点项目任务,建设高效农业面积14.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其中:新增集中连片50亩以上设施农业面积500亩,建成50亩连片芡实种植示范点30个,新发展5000袋以上食用菌种植户20户以上;建设农村沼气池2000座。
5、建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点1个,规模化基地不少于3个;
6、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无重大病虫害发生,杜绝坑农事件发生。
三、基本原则
坚持粮食生产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高种粮效益,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实现增粮增收。坚持扩大产业规模与提升产业水平相结合,在进一步扩大高效规模农业的基础上,突出产业层次提升,增强综合竞争力。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相结合,突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鼓励和吸引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农业、开发农业,构建农业结构调整长效发展机制。
四、主要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09年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是实现“六大实破”。
(一)强抓招商引资,在争取农业招商项目上求突破。
2009年,我局将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突破招商进园项目。一是成立招商项目重点突破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主要负责洽谈引进有重大投资的项目。二是成立专业招商组,驻扎浙江和无锡一带常年招商。三是成立委托招商组。在发达省份和地区分别设点,广泛收集招商信息,积极主动地搞好招商活动。
同时要将农业科技项目资金的争取,贯穿于部门工作的始终。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机遇,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向苏北倾斜投资的优惠政策,组建专门班子,专心研究,争取项目。利用洽谈会、稻博会,积极推介一批对外招商项目,争取引进一定数量的外商资本及工商资本投资我县农业。积极争取农业部农作物种子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投资,稻麦油补贴资金、园艺业扶持资金、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经费、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补助资金以及农村能源、沼气项目补助资金等,力争向上争取资金额超过1200万元。
(二)调优种植结构,在加快推进高效农业上求突破
以培植壮大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实施农业开发为关键,进一步优化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重点实施三大整体开发项目:一是在三河镇长河村、仁和镇超群村等村为重点,在全县新增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钢架大棚蔬菜基地500亩;二是以东双沟张庄村、岔河镇东陈村为重点,在全县新增50亩以上连片芡实种植示范点30个;三是以万集镇扩建成100亩食用菌示范园区为重点,全县新发展5000袋以上食用菌种植户20户。
(三)实施重点工程,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上求突破
一是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继续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全县培育1000户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农户,实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品种技术直接到田。加强农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员的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加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和致福工程培训。其中:以培训农民生产技能为重点,组建农民培训讲师团,整村推进全覆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以培训农民创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农民创业培训500人次;以培训农民上网技能为重点,开展致福工程培训400人。三是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目,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次以上,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40万亩次以上。四是优质(有机)稻米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在岔河镇施汤等村建成优质(有机)稻米科技示范园区5000亩,核心区2000亩,推广优质(有机)水稻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五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全县建立国家级水稻丰产高效栽培示范区35万亩,其中: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25万亩。六是农村沼气池建设。2009年在九大镇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只,推进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
(四)加强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上求突破
2009年。重抓“十大”技术:一是稻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40万亩以上。三是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四是粮油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五是水稻双膜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六是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七是菜稻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面积0.5万亩。八是大棚蔬菜立体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九是大棚省力化养蚕技术。十是蚕茧上蔟方格化技术,方格蔟推广率65%以上。
(五)创新产业模式,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上求突破
在农产品加工上,通过实施农业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大米、水产、面粉等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加工企业,创品牌、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企业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要创新订单农业运作形式,通过粮食经纪人联系基地农民,建立“农民 经纪人 仓储企业 龙头企业”的新型订单农业模式,为苏粮米业、楚盛面业等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降低龙头企业的运行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建设龙头企业原料基地25万亩,其中优质稻米订单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基地8万亩,杂交水稻订单制种基地1万亩,“双低”油菜订单种植1万亩。
(六)抓好食品安全,在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上求突破
按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着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化学氮肥、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配方肥应用比重,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引导农民使用缓释肥,扩大种植绿肥,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农业物理防治,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
二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技术,实施猪-沼-菜(果)等复合种养模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通过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留高茬还田、覆草还田、秸秆养菇、秸秆气化、秸秆沼气,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三是组织实施农业生态净水工程。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加快建立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鼓励支持农民将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或浇灌农田园地,充分发挥植物对面源污染物的阻控、拦截、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效应。
四是着力抓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一要根据不同季节各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确定重点检测蔬菜品种,并经常到不同的市场对蔬菜进行抽样检测,在夏季蔬菜农残高发季节重点加强检测。二要根据规定的检测品种,运用“农药残留速测仪”逐日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情况在市场明显位置予以公示。三要对检测到的农残超标蔬菜坚决予以销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四要力争开展蔬菜基地检测工作,从源头把好食品安全关。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gzjh/bmgzjh/349309.html

    按字数查找部门工作计划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