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工作计划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273推荐〗〖字数:3500字〗
农机局工作计划
2014年全市农机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上级农村、农机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加大农机化政策落实力度,培育发展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在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农业全面机械化,促进农机和农艺、机械化和信息化
的融合,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装备技术支撑。
  主要目标:争取农机总动力超过8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超过86%。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两个支撑”,持续增强农机化发展动力
  (一)强化政策支撑。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实施成效。以经济作物机械、玉米收获机械和保护性耕作机械为重点补贴机具,推动农机装备升级和结构优化。继续把农机合作社作为优先补贴和扶持对象。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规范经销行为。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策实施的透明度。与财政、纪检部门加强联合监管,改进监督检查方式,确保政策落实。实行绩效管理评价,考核结果与下年度项目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和评比表彰挂钩。
  (二)强化科技支撑。适应农业规模化、精确化、设施化等要求,继续实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布制度,加快农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机化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引进试验示范航空植保、宽幅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土地深松等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具技术,积极推进烘干仓储机械化,提高农机化科技水平。加快淘汰报废高能耗老旧农机,推进农机化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把今年确定为农机培训管理规范化建设年,积极推进业务、教学、制度和档案管理规范化。把培训体系向镇村、合作社和示范区延伸,建设标准化农机培训中心和乡村农机培训基地18处。实施农机阳光培训基地工程和现代农机化人才支撑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培训,加快复合型农机管理人才、专业性科技人才和职业性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农机合作社成员和农机手,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完成农机培训1万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次。
  二、完善“两个体系”,培育新型经营服务主体
  (一)完善农机公益性服务体系。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以推进乡镇农机服务机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结合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倡建立以县管为主、“三权归县”的区域化农机管理服务站。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争创全国、全省先进单位。
  (二)完善农机经营性服务体系。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经营组织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机经营性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推进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创建规范化示范社30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规模和实力较大的农机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成为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其他农机合作社开展托管式、承包式和代耕、代种、代收等多种规模化经营服务,提高农机经营效益。采取政府采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公益性服务,逐步成为延伸农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争取新增农机合作社50个,总数达到420个以上,承担全市60%以上的大田农机作业量。
  三、推进“两个全面”,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一)推进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发挥部级和市级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组织各类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技术等综合措施,扩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面积,争取六大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3%。重点补贴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大力发展花生直播、适时收获机械化技术,使花生机收率超过66%。
  (二)推进农业全面机械化。精心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机在抢农时、保丰收、提效率、促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区域、有重点地推进农机化:平原地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依靠机械化引领农业结构调整。丘陵山区积极发展小型轻便、经济适用机械。沿海滩涂地区以发展高效、生态机械为主导,推动海水健康养殖和盐碱地开发机械化。郊区积极发展轻便、精准、智能化农机具,促进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发展。各区、市要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找准切入点,在率先推动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等方面有所作为,全面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完善全面农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四、促进“两个融合 ”,扩大农机化服务效能
  (一)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坚持农机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建设1处部级和8处市级试验示范基地,完善作业模式,增强带动能力,促进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生产生态协调发展。以马铃薯机收环节为突破口,积极改进机械性能,开展机械化播种、覆土、田园管理、杀秧和收获作业,探索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在推广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同时,积极调整种植模式,探索育苗移栽机械化路子,力争尽快突破机械化种植难关。推动玉米种植标准化,因地制宜地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和青贮的协调发展,玉米机收率超过83%。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机具升级与配套完善、技术体系进一步集成创新,建设3个部级和20个市级示范区,争取示范区面积达到76万亩以上,持续提高节本增效能力。
  (二)促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研究推进智能农机物联网建设,配备视频会议(教学)设备和GPS定位系统等信息化装备,建设管理高效透明、服务便捷灵活的农机化网络平台。加强农机化信息技术创新集成,发展农机化电子政务,着力提高农机政策、技术推广、作业调度、安全监管、人才培训和市场流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农机化进程。
  五、突出“两个保障”,改进管理服务条件
  (一)突出安全保障。适应停征农机监理费和行政审批权下放的新形势,以提高农机“三率”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农机“三率”水平达到70%。建立农机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和定期通报制度,强化安全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用好无纸化考试、移动式检测线和事故处置等现代化监理装备,从源头上防患和减少农机事故。推进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突出做好基础信息的采集、核查和动态监控,提高农机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机质量监管,开展“星级文明销售企业(市场)”创建和农机打假护农活动,组织评选第一届农民满意的农机产品。力争新创建1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二)突出设施保障。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切实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保障能力:完善提升“四市一区”农机监理综合大厅的服务功能,改善装备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增强监管能力。择优扶持农机合作社建设综合性农机“安居工程”15处,集农机库房、维修间和培训教室于一体,带动农机合作社改善基础服务条件;建设二级以上区域化农机维修中心和农机4S店10个,进一步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
  六、加强“两个建设”,争创一流的政风行风
  (一)加强能力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农机化发展全过程、体现到农机化工作各方面。积极寻标、达标、创标,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农机工作上水平、有亮点、增效益。大力创新农机化管理方式方法,鼓励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总结推广政策落实、典型示范、工作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组织好第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农机局长论坛、世园会对口招展布展、农机系统调研成果交流和才艺展示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建设的规定,积极改进文风会风政风行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把为农民群众和广大机手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严格规范地落实农机化政策为重点,强化监督,做到令行禁止。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主动争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及新闻媒体的支持,营造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gzjh/qtgzjh/344426.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