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评价标准新探
阅读课的评价标准对阅读教学发挥着规则导向、问题诊断、过程激励、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当前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它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项改革既需要对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做出一番去粗取精的扬弃,又需要充分吸收当前阅读教学改革的诸多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更需要高屋建领地把握阅读教学改革的走势和轨迹。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以下十条阅读课新评价标准:
1.着眼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和制定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内涵十分狭窄。阅读课上,有时为了达成某一外显的知能目标,突出所谓的训练意识,往往不惜破坏教学内容的审美性、整体性,在这种评价标准导向下的阅读教学又有多少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可言。所以,新评价标准把是否促进学生和谐充分的发展,做为评价一堂阅读课好坏的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2.依学定教。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路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灵活有效地调控预先安排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课堂上既要敢于暴露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又要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和补救措施。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动态交互生成这一特质关注不够,其结果是误导教师把课堂教学演绎成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新评价标准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3.充分读书。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把学生读书,当做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来审视,并未将其纳入教学目标的范畴,其结果是误导教师在阅读课上往往以师问生答的讲读法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新评价标准针对这一时弊,提出阅读课要学生充分读书的观点。因此,看课堂上是否让学生充分读书是阅读课区别于其他语文课的首要标准。
4.尊重差异。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照顾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不同要求,从而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充分发展。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评价标准则主张阅读课在目标设定上要有弹性,在练习设计上要分层次,并提倡学生自己与自己比,提倡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提倡多角度地评价同一位学生。
5.发扬民主。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的才干。
传统的阅读课评价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新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发扬民主,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在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6.引导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随机点拨质疑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524.html
上一篇:初中英语新课程课堂导入及应用
下一篇:关于电脑美术设计教学的构想与实践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