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三大法宝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500字〗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初步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国际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①许多年来,作为历史教师,为完成这三大使命,探索通往神圣殿堂的成功途径,虽没有取得“真经”,却也在实践中有了一些方法与感悟。

一、居高临下──构筑历史知识体系的法宝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已拥有—定的基础知识,所以老师仍滔滔有绝地讲述年代、细节,堆砌历史知识点,学生必定会觉得这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运用居高临下法帮助学生构筑历史知识体系,提纲挈领,抓住基础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谓居高临下法,即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这—主体跳出局部的、细节性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学习内容,构筑起历史知识体系。

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内容共四目(作者注:即每节课文中的黑体标题)七页,若平铺直叙地讲解,—方面,—节课很难完成三大任务,另一方面,学生难以把握课文重点和难点。运用居高临下法则可一举突破。

讲授新课时可以先这样构筑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跳出课本的某些具体、零散的知识点,居高临下统览全文。投影要解决的三个预习题: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有哪些?

2、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分别对应教材哪一目的内容?

3、课文第二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结合学生解答小结:

1、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武装斗争对应课文第一目“工农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对应教材第四目第一部分“土地革命”;根锯地建设对应教材第四目第二部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第三目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3、第二目“井冈山的星火”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和理论。

通过解决三个预习题,居高临下,统览了本节课知识体系:

在构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将初中形成的和高中要求的历史基础知识点给学生:如武装斗争中的南昌起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巩固并学习历史基础知识:

①中共为什么要开展工农武装起义?

②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谁?有哪些领导人?

③起义军起义后有哪两个去向?

④本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通过居高临下法构筑的历史知识体系是用来雕塑的坯子。火力突破则是对它进行精雕细琢,使重点和难点都亮在学生的心目中。

二、火力突破──攻克重点难点的法宝

所谓火力突破法,即在突破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重点段落,标关键词语,思考讨论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初步得出结论,教师讲解得出最后结沦,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章第二节的难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沦”,这一理论集中在“井冈山的星火”一目讲述,突破时先投影问题:

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

3、这一理论的载体是哪几篇文章?

4、核心内容是什么?

5,这一理论为什么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737.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