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6000字〗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的推进,都需要课堂产生应有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学科教学整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内容结构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资源优质化、教学对象个别化、教学评价多样化。十个方面的变化成为当今课堂教学变革的具体体现。

课堂是学校中最细小的细胞,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但正是这个细胞和单位承载和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希望。如果课堂没有变化,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没有调整,素质教育就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也就无法落实。在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外部条件逐渐具备的情况下,将关注点转向课堂是必要的。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内容上看,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至少需体现出以下十个方面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等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努力打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间搭建起桥梁。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就是要求教师树立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有语文、生活中蕴含着各种教学资源的观念,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

联系生活世界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可以在导入阶段联系,把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工具;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联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在传授新知时联系,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也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自始至终用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要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首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观念,要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一种生活,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是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更要认识到所有知识都有其生活基础与来源,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可以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将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以真实存在为特征的生活世界两相融通,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学结果的反思,都要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经济社会现有发展状态以及未来社会的变化趋势等,探讨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联系学生的哪些生活世界的经验,联系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效果如何检验,联系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联系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防止无视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教学资源,一味要求学生复制书本知识的情况,又要杜绝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经验感受、生硬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的现象,同时要注意不能将联系生活经验当作教学的点缀。换句话说,用在当用时,行在当行处,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二、学生学习主动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二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化,表现为课堂教学上,改变原有的学生静听的状态与面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上能逐步得到发掘与体现,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对话、交往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改变态度。

无论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学生主动发展,还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都需要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实现下移,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着眼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在教学设计等环节中,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与空间。从学生的角度和眼光思考教学内容选择与方法的确定,而不是用教师自己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维,用教师自己的行为替代学生的行为,用教师自己的文化替代学生的文化。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去观察与思考课堂,教师就会认识到,学生既有的经验有哪些,教学的内容与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有无差距,差距多大,如果将某些知识点让渡给学生自行去探讨,会遇到哪些障碍,产生怎样的问题,教师自己如何帮助学生破解障碍与问题,现有课时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无矛盾,这些矛盾如何克服等等。从今天来看,教师不常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原因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观念上未能充分认识到教学应产生的变化,没有认真分析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没有从思想观念上扭转原有的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的角色定位;二是现有教学时间安排与学生主动学习有一定矛盾,两者难以兼顾,一旦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与权利,教学时间常会难以调控;三是教师并没掌握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课堂上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恰恰是凸现自己教学无能无助的时候,换句话说,学生活了,教师自己就“死”了。

对于上述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念未转变,主要解决观念问题,要通过培训、专家引领、教师现身说法等途径促使教师的观念产生应有的变化。时间不充分,要从制度上进行设计与安排,用制度去规范相关的行为,同时要积极探究在既定时间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正如同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的,任何一种新的教学行为,初始阶段常常是损耗较长时间的,而这种行为运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缩短时间甚至比原有的时间还短。指导策略不当,要通过研究、集体备课等各种方式,不断探寻在学生新的学习情景下教师指导的新方法,要注重通过日常实践积累相关智慧,使教学逐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与水平。

三、师生互动有效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三,是师生互动越来越注重凸现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呈现出多维、积极等一系列特点,那种为互动而互动,或者仅仅注重形式上的互动而忽略互动效果的现象日益得到消除。

新课程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对话、沟通、交往这些描述课堂教学基本形态的语词逐渐为教师所接受,教师已不再排斥互动,而是主动地将互动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体现为教学的主要状态。但在课堂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不少互动是缺乏实效性的,如形式的互动,仅有互动的形式,互动承载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课堂上我们常见到的教师询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学生齐声回答“对”、“好”之类,似乎就没有承载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如专制的互动,互动的主体是教师,互动的主动权在教师,互动所有过程及结果都是教师调控的,这样的互动的效果可想而知;如垄断的互动,互动只是由少数学生掌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少数的尖子学生或其他特征的学生,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提出,回答由这些学生完成,活动由这些学生控制,这样的互动成效也更主要的是限于这些学生,对其他学生来说效果低下。诸如此类的互动,从效果上来看,大多属于低效、无效乃至负之列。

教学总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总是要追求一定教学效率的,即使再强调人本,再注重人文,再反对工具理性,也不能完全改变教学与特定目标相联这样的基本事实与道理。就此而言,师生的互动也应该高度关注效用,教师在设计互动时,要思考这样的互动有没有安排的必要,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其效用应该如何评估或检测,互动中有可能出现哪些非预期的事件,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等。要从效率、效果、效益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互动。

一般来说,有效互动常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一是互动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有互动的愿望,有参与互动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互动所需要的相关方式方法;二是互动是在多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的,在互动中,既有个人与个人的互动,也有个人与小组的互动,同时也可能有小组与小组、个人与小组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三是互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加以设计与安排,互动形式的选择、过程的掌控等都从教学的既定要求出发;四是互动与其他相关教学方式相配合,既有学生的互动,也有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既有互动得到的智慧与经验的分享,也有理性的提炼与升华。

课堂上的频繁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的挑战是巨大的,很多老师习惯了无互动状态下的教学,掌握了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诀窍”,熟悉了自己在课堂上“一言堂”的角色,而互动对教师提出的是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这些智慧的形成,来自于教师直面自己的“本领恐慌”,通过研究与培训等一系列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来自于教师勇于超越自我,在放手给学生互动机会的同时,洞察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同形式呈现出的“闪光点”,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本领。

四、学科教学整合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四,是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树立整合的观念,用系统、整合、复杂的眼光考察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行为以及行为中的诸要素,使教学的各环节与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新课程为指向,当今的学科教学的整合,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作为打破学科知识疆界、连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课程形态,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科教学整合化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在教学中高度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着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现有学校教育框架内的实现途径等。

第二,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的整合还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关注本学科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分析其他学科与自己所任教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并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等学习本学科知识。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语文知识与英语知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掌握与灵活运用。

第三,关注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等环节,注意将知识中蕴含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挖掘出来,而且巧妙地采用“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知识的掌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也要注意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机地渗透进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四,关注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初中阶段的探究式,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不应该孤立地存在于特定的学科形态或只是单独将其作为课程形态来看待,它们只有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如何将探究式学习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汇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五,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与学科教学应该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小学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改变以往的“平时教学信息技术不用”、“公开教学信息技术滥用”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内容结成一个整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也能获得信息技术所蕴含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

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摒弃割裂,拒绝分立,注重一体,突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各层面、各环节的整合,并在整合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整合教学的新智慧与新艺术。

五、教学过程动态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五,是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进程,以便更优地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新课程对互动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探究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的确,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范围与深度大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了,变化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兵不动,仍然是用备课时的教案设计来框定课堂上的行为的话,那么,即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传递,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态度的统一了。

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下有专家谈到,教师可以不写教案,不用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对此,我不敢苟同。今天中小学教学承载的使命、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教师评价考核的运行机制、家长对教学的关注与期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指向一定目标的达成。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正确分析学情教情,进行教学设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问题是。有了预设,有了设计,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是不是就需要照此办理,不再调整了。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与必要,已经充分认识过程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也就相应地需要在预设与生成、设计与实施之间铺设起桥梁,不惟预设“马头是瞻”,不依设计定教学进程。

动态是常态,生成是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树立这样的观念是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进一步探讨分析课堂教学中常规的生成性因素有哪些,非常规的有哪些;哪些条件或环境因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不是所有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都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利用,如果不是的话,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在动态生成情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教学策略,学生需要提升哪些学习本领;生成是否都是非预设的,预设的生成是否存在,两者关联程度多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思考、斟酌。

以前,有的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教案写得非常详尽、具体,甚至连课堂上的每一句对白都体现在教案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淋漓尽致地展现教案的过程,课堂上一切新生成的因素都不是自己关注的重点。这样的教学虽然也完成了预期的知识传递的任务,但离学生内在建构知识的需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相去甚远。动态生成,对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方面之一,要形成这种新的教学智慧,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1033.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