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的 “眼睛”看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课改”成了整个教育研究领域的“动感地带”,与此同时,悄然兴起的“文化热”带着“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的特点,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胡定荣博士的《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一书,便体现了对上述学术热点和研究潮流的敏锐觉察和有机整合。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两部分,一是观念、理念层面上的构建,主要解决理论基础和理论继承创新的问题;一是具体行动、实施层面的运作,主要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这两部分解决得质量如何、效果如何、风格如何,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文化品格。在《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将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文化实践,从知识基础入手,深入细致地探讨了课程改革的价值研究、制度研究及行为研究等方面,同时融合了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政治文化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基础和政策依据。
通观全书,让人感觉高明的地方在于作者对课程改革的崭新视角。当我们顺着书中的逻辑线索,将课改看成不同的主体通过行使课程文化资源配置权来促进课程、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的文化实践活动的时候,课程改革俨然成了一种价值负载活动、一种制度安排活动、一种不同权力主体间的互动。由此带来的对课程决策权力活动的文化制约性的批判以及通过批判性分析所促进的课程改革多元目标,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不再局限于课程改革本身,而是从教学生态环境、学生个性心理、社会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中来审视课程改革的运行实施。与此同时,对于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如国家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可能性以及课程可持续发展等等,本书更是提供了一个颇有创见的视角和结论。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946.html
上一篇:浅谈中学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
下一篇: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