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与写作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3200字〗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理念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但在热闹的信息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意义”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反思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譬如,在将电脑作为书写工具这一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场合,遭遇“电脑写作”的学生的“特殊表现”说明,以电脑键盘代替纸笔并不轻松,然而文字输入训练实践与中小学电脑写作研究状况均显示,书写工具的改变对学生写作心理、习惯、过程等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尚未引起我国中小学教学层面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教育学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就开始走进学校。目前,计算机最为普遍的教育性用途是文字处理。[1]可以说,用电脑键盘代替纸笔进行书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形式。然而即使是这一简单的应用方式,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还是会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缘起:遭遇“电脑写作”的学生

这是一堂使用“这样作文”多媒体网络平台上的网络写作教学课,主题是“开启联想的大门”。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三个环节需要学生用电脑进行即时“写作”。在即时交流和限时写作阶段,笔者边上两个学生在运用新的书写工具时的种种表现,给笔者带来了不小的触动。

镜头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面对的挑战首先是如何驾驭新的书写工具。可学生A的输入水平大概仅是会输入而已,离熟练还有一段距离。一心想来个又快又好,可手下却怎么也快不了。更糟糕的是,心里越急手下就越乱,不是找不着键就是敲错键,于是嘴里时不时会嘟囔“要是手写就好了”。每当教师提醒大家结束“发表”以浏览和讨论别人的发言时,学生A总会喊“老师,等等,再等等”……

镜头二:在键盘上灵活游移的手指表明学生B显然已过了文字输入关。这堂课有两个基本环节:从“红”到“太空”做基础联想训练;在此基础上写一个“红的故事”,或者以特定的4个名词为基本要素写一个小故事。时间是5分钟。学生B沉思片刻,抓起纸笔,草草写下一行字,再将所写文字输入电脑,在纸上又写下一句,再输入电脑,如此往复,直到完成。

学生A的忙乱和学生B“沉着”地写一遍输一遍的举动都是从纸笔写作向电脑写作过渡中的特殊表现。学生A的表现集中指向文字处理问题,学生B的表现则隐含了书写工具、写作习惯与写作思路、写作过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说前者是电脑作为新的书写工具所引发的显性、初级问题的话,后者则是隐性和深层的问题。

二、中小学文字输入训练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的“识字与写字”部分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看似可有可无的一句建议,却是语文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接纳新事物、局部调整教育目标的表现。但正因为是新事物,就存在较大的思考空间。

有研究者曾质疑:“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呢,还是网络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呢?如果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那么,在教学建议、教学评价中就应有关于键盘输入汉字学习的具体建议、评价要求,然而,《标准》没有这些。如果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则《标准》此句不必挂上。

这位研究者进而猜度和分析道:编制者把学习键盘输入汉字放在第二学段,意思是强调让学生在认识1800个汉字,对汉字的形音义特点、部首、笔画、笔顺、间架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学习键盘输入汉字,这样就基本能保证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如果是这样的话,编制者的考虑是对的。因为“汉字认知”与“汉字输入”是程序相反的途径,认写汉字是对汉字音形义的整体认知,汉字输入是汉字分拆行为……“打字”教学由谁负责,在什么年龄或学段实施,则不是《标准》编制者所能左右的。[2]

以上这番思考,解释了语文课程标准层面对于“键盘输入文字”问题可能的思考和规定程度。然而,在实践层面还是无法避免以上提及的两个问题:“键盘输入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还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在什么年龄或学段实施?”这两个问题归并起来就是文字输入训练的责任归属问题,前者涉及语文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间的责任分配问题,后者涉及语文教学内部的责任分配问题。学生A所代表的正是“两种职责”都不分明而被忽略的一批学生。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正规化,信息技术教学正在逐步承担起文字输入教学的职责。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语文教学内部因职责不明确而悬置文字输入训练时,我们却能看到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正通过“整合”语文教学,或者说是利用文字输入与语文教学间的内在联系来改善文字输入的训练方式。另一位研究者指出:“翻开各地的信息技术教材,涉及文字输入教学的,大多是一些反复的指法练习或打字软件的介绍。文字输入教学内容枯燥且费时耗力(一般需要10课时),文字输入教学好比信息技术教学的‘鸡肋’。”[3]为了改变这种窘境,他进行了文字输入教学法的探索,其中之一是“想象—写作式” [3],即创设出某种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相应的表现,最后将想象结果输入电脑。这样的练习已不仅仅是打字练习,而是完成了中文输入练习与培养写作兴趣和能力等多重教学目的。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典型──“四结合”实验中,写作过程中的打字获得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叫“想打”。“四结合”实验采用由“创设情景—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新型模式来进行作文教学。在“打字表达”环节中,让学生在观看活动情景的同时,把想写的一段话或想写的一篇短文,通过“想打”方式,用键盘在屏幕上打出来。这样就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表达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打”能力。 [4]

无论是“想象—写作式”打字训练,还是“四结合”作文训练中有意识的“想打”训练,将改变的也许就是前述案例中学生B“击键”之前必先落实于“笔端”的“谨慎”。这关涉写作习惯、写作过程乃至写作心理等方面的变化问题。然而语文教学语境中的写作教学似乎还没有深入到这些问题,否则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会仅在识字与写字的某一阶段提及“文字输入”,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也不会仅仅“等待”学生的打字水平能够熟能生巧,不会对学生先写后输的行为视而不见,也不会在学生尚不习惯电脑输入的情况下进行电脑、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活动。可以说,对于电脑作为一种新的“书写”工具所引发的新的“书写”方式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语文教学该如何应对,语文教学内部似乎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说法。

三、中小学“电脑写作”研究反思

如果说把“文字输入”看作“写作”之前和之外的问题而对“文字输入”与写作的隐性关系有所忽视的话,跨越“输入问题”的“电脑写作”研究则已引起不少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者的关注。其中相当一部分讨论的是如何运用新的书写工具作文。

笔者在此列出某本著作的目录(部分)[5],以期管窥该书编者对中小学生电脑写作的基本理解。

上篇初次学用电脑

第一章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第二章安排“桌面”,打开“作文本”

第三章认识和掌握写作文的好帮手──“Word”

第四章网上遨游寻知的向导──IE

下篇活用电脑写作文

第十七章作文材料宝库觅“宝”藏“宝”记

第十八章上网获取更多更新的材料

第十九章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e-mail

第二十章电脑写作技巧大盘点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06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无意识教育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