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材施教”到“因教施学”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500字〗

并不是教师自己不愿意因材施教,而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材施教了。因此,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没有因材施教,而是没有把自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材施教的事实告诉学生及其家长。

课堂教学:从“因材施教”到“因教施学”

翻看《论语》,不但可以习得孔子的思想,还可以感受到他那个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想象的是,携三、五个弟子,边品茶边探讨,边散步边沟通。其实,这种悠闲的教育形式,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也有体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畅谈人生哲学,高论国家发展。孔子与柏拉图都是尊者与师者,可在两本著作所演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存在而压抑自己的思想;与之相反,正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自己的思想离真理越来越近。之所以教育在他们的眼中有着如此和谐的氛围,我想这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很有关系吧;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用自己的才学去延伸学生的思路,既培养出了富有自主精神的学生,又体现了师者的教育价值。正因为如此,因材施教的思想才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接受,并在学校教育广泛传播,成为教育中不可辩驳的原则之一。

当我们把《论语》与《理想国》关上,就又回到了现实的学校教育实践之中。其实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生活,正是今天教师最为向往的生活;之所以向往这样的生活,是因为在教育实践之中已经不复存在了。教师不再是教三、五个弟子,而是面对上百个学生;教师不再是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延伸学生自己的思想,而是向学生传授教材与考纲要求的知识。在班级教学中,既然教师要同时教五、六十个学生而不是三、五个弟子,这就加大了教师“因材施教”的难度;既然教师既不是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也不是延伸学生自己的思想,这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不管学生是否有学习学科知识的潜力,也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学科知识,这都是学生的责任,在短期的受教育时间段内,可能强制比学生自愿学习还更有效!

因材施教是一个美丽的教育理想,但越是美丽的教育理想,对孕育她的条件就越是苛刻。就因材施教来说吧,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现状;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掌握的学生信息为原则,而不受其它原则的干扰;前者决定着因材施教的可行性,后者决定着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孔子只有三、五个弟子,而且往往与弟子们生活在一起,对他来说,掌握学生的学习潜力与学习现状并不困难,如他在论语中所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这表明他自己是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来展开教学工作的。可是,当教师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时候,即使老师天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了解自己的学生了,再说老师不但不会与学生生活在一起,就连上课时间也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加大了教师因材施教的难度,降低了教师因材施教和可行性。

孔子的教学进度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的吧,如他在《论语》中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是,今天的教师,不是他们不愿意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教学进度,而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学校规章制度不允许他们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如果完全以学生学习状态来调整教学进度,恐怕一学期下来,没有几个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再说,即使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与学校规章制度授权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当教师面对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它又应该以哪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标准呢?相信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不愿意来承担这件令自己为难的事,从而放弃这项授权,重新接受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与学校规章制度对教学进度的安排。这也就大大地降低了教师因材施教和必要性了。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834.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