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市工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市工业发展的调查 (2009年3月)
一、发展历程
“一五”期间,xx市开始有了初级的煤炭、机械、化学、纺织和食品工业。1957年,有工业企业157户,总产值达1940万元,1962年发展到356户,总产值2142万元。“文革”开始后,工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1969年,“三线”建设为xx工业带
来了发展机遇,随之新建了一批机械、建材、纺织、制药等工业企业,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到1978年xx工业企业发展到874户,总产值按70年不变价达1.37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xx工业提出了以丝纺织、医药化工、治金矿产、建材、食品为五大支柱工业的发展思路。1990年辖区工业企业发展到908户,工业总产值按80年不变价达5.3亿元。
二、推进产业聚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1、重点化布局。西康高速、十大高速和铁路复线建设,为xx工业布局提供了新的选择。发挥月河川道的区位优势,按照“一体两翼”的构想,集中工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使之成为xx工业产业的聚集带成为可能。
2、大企业引领。只有大企业才拥有大资源配置能力。在大企业的引领下延长产业链、形成企业群,突破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关键制约因素,使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3、大项目支撑。大项目是吸引大企业、促进大发展的载体。在一个大产业的开发中,有一家或几家大企业为主导,多家相关企业与之服务配套,形成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才能充满活力,做大做强。
4、园区化承载。园区化承载,对于优化工业布局、培育企业群集、形成产业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抓住省上支持市县产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加强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搭建好大项目大企业在安落地平台。
5、集群化发展。xx新型工业化发展,不能单指望一两个大企业、大项目的落户,必须要发展出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才能使整个产业充满活力而持续发展。
三、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工业用地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矿产资源底子不清。
三是矿产资源大量被圈。
四是工业项目准备不足。
四、对策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一是对低水平、小规模开发和被圈占不开发的资源进行强力整合,为大企业进入创造基本条件。二是严格矿企年审制度,对年度投入比例不足的,不予年审,坚决制止对矿产资源来意的圈占行为。三是在全市范围内配置资源,运用产业布局政策促进县域分工,解决好利益分配关系,促使同类资源向其核心大企业流动,增强产业竞争力。
2、解决用地矛盾。一是要依靠省上支持陕南突破发展工作的力度,从xx工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土地占用审批问题上,给予倾斜优惠。二是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做好土地供给工作。
3、扶持载能工业。一是要向省上争取优惠政策,协调电管部门,在上网电量中给安康地方留10%的电量实行上网电价,使以新材料为主的载能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二是呼吁供电部门,继续对载能工业给予适当让利优待。三是支持小水电发电量大于当地用电的县引企投资载能工业。
4、提高产业效能。一是要逐步实现由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二是搞好区域规划,统筹布局,防止重复建设。
5、实现引资突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优势资源、好的环境、优良服务,招引省内外发达地区的大企业来xx投资建设。二是要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和项目落地的促进机制。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cbg/331437.html
上一篇:医学院用人单位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