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2500字〗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营造氛围,呼唤探究的欲望。

数学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一种内部驱动力。求知的欲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驱动力。求知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没有火热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不可能去主动的探索。所以教师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动态呈现知识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呼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上课伊始,学生手势感知了1米、1厘米的长度单位后,教师提问:数学课本到底宽多少呢?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直尺量一量。于是,同学们各自忙开了,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各自汇报:学生A:14厘米多一点;学生B:14厘米多几小格;学生C:不到15厘米。教师把这些答案一一进行板书,同时,指名一个同学用实物投影演示测量过程,发现数学课本宽14厘米多6小格。教师接着提问:多的这6小格的长度还能用1厘米表示吗?不能,学生很肯定的回答。那怎么办呢?教师故作疑问姿态,同学们邹着眉头,他们意识到用原来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显然不合适,必须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才能解决问题。几秒钟后,教师揭示这时要用到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在教师设计的量课本宽的情境下,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他们发现:用原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量数学课本的宽)已经不合适,在教师的步步追问下,学生意识到要用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盼望有了获得新知的感觉,课堂气氛活跃,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升,于是同学们马上积极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

二、自主建构,经历主动探究的过程。

引导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儿童建模能力的培养,必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如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以后,接着,教师提问: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同学们立刻拿出直尺,数一数,比一比。学生A:我找的是0~1这一厘米,这一厘米有10毫米;学生B:我找的是5~6这一厘米,这一厘米有10毫米;学生C:我找的是13~14这一厘米,这一厘米也有10毫米。教师说:那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一下?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几个学生自豪的说:每一厘米都有10毫米。教师说:你们同意吗?在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后,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那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又如:学生在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联系时,我给学生提供了空间与时间。探究时每个学生都有静静思考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在小组中交换思考。通过老师和全体同学的验证,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结论。在建立了毫米、分米的长度观念后,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演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兄弟喋喋不休的场景:米、分米、厘米、毫米是四个团结友爱的好兄弟,可是,你们瞧,他们正在为谁是大哥争吵呢?教师提问:你们能帮助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谁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四兄弟来排一排?很多同学抢着答道:米、分米、厘米、毫米。看着多媒体上四兄弟笑眯眯的样子,再看看同学们,他们的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同学们体验到了“无序”到“有序”的思维活动过程,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之后,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联系旧知识发现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学生在比较、分析、推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建立了不同的长度单位表象,自主探究出了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这个发现学习的经历中主动探究,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多角度思考,体验探究的乐趣。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成功时,就会变得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产生强大的内部驱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力争获取相应的成功乐趣。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让学生体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个特例。老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长方形的长边缩短成宽边一样,就形成了正方形;当长边继续缩短,图形又成了长方形,在长边的这一运动变换过程中,正方形只是该运动中的一个特例。又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提出三个问题。学生动手操作,自行探究: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自己熟悉的图形;根据拼出的图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立刻,教室里热闹开了,即使是学习困难的同学也至少推导出了一种梯形的面积公式,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是沉寂的,然而课堂教学却是充满活力的。只有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压抑局面,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逐步成长,从而成为富有个性的个体!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cjylw/240196.html

    按字数查找基础教育论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