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村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000字〗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针对农村中学的学生现状,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尝试了分层教学,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

【关键词】:素质教育、分层教学、农村中学、阅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农村中学的学生层次也逐渐分化出来。以2006年芦岭中学七年级学生入校时语文成绩为例,入校生近500人,80分以上者不足14人,70分者以上不到30%,60分以上者50%多一点(包括70~90分之间的),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学生入学时成绩不及格。而对这些学校家庭背景各异、能力各异、成绩各异的学生,我们怎样做才是合适的?以往是把成绩优良的编在试验班,成绩差的在普通班。实践已经证明,不利于所有孩子的发展,也不利于管理。成绩优良的学生得到了优势的教育资源,而成绩一般的,差一些的则被忽视了、抛弃了,这也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据国外研究资料证明,混合班的学生比差班的学生成绩进步大.我们学校这两年总结经验,不再分好差班,而划平行班,每个班都有成绩不等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实行分层教学的学生基础。我们的做法:

1.目标分层

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2.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文字艰深,理解力差的同学很难有什么大的收获。我们在参读中引入了毛志成的《原人》,还有学生写小学生活的优秀作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50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办学理念形成的心路历程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