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入教学初探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000字〗

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只是每个人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现在的中学生活泼好动,根据专家结论,中小学一般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思想集中,这段听课效果也最好,那么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导入,设计得好,往往能起到一般的说理不能起到的作用,本文就中学数学导入教学分四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有趣故事导入

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故事:唐朝有一个叫杨损的官员准备提升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底下的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名方面的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低,一时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和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怎样快速解决的呢?

在讲因式分解中“十字想乘法”这节果时,可先讲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山洞中,藏着一把智慧钥匙,它能给人增添无穷的智慧,下面我把取钥匙的方法告诉大家,看谁能取到钥匙,进入山洞要打开四个门,每个门必须同时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门前放着许多标着号码的钥匙,每个门上都有两个数字,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钥匙的号码,而是两把钥匙号码的和与积。学生将被故事吸引,更为故事中的问题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二、以动手实验导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眼、手、口、脑协同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制作一个简易测平仪(仿照书上的“想一想”),上课时可先问学生,请用你的测平仪测量一下你的书桌面是否水平?怎样测呢?为什么可测是否水平?学了本节知识后便可获解。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1158.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