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将我们对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相应的思考向大家作一汇报,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教材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新教材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编者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但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中会发现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最初的设计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展开、应试教育对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的冲击。农村中学现行的物质条件对教材内容展示的制约等等。
(二)淡化知识间的逻辑、过于看重感悟、探究和活动
教材的编者试图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观点、并展开探究活动来达到降低难度、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发现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不够简洁明了,缺乏严密性,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讲又什么都讲不清,讲不透的感觉。
(三)内容的展示、政治术语原理的出现顺序凌乱,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编者没有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先后关系,没有作任何铺垫,突然出现新的概念、术语,原理的表达使用的术语前后不完全一致,这为教者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困难。违背了学生由浅人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四)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过多过于理想化,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编者试图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行成结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是对的,但探究活动设计过多,课堂时间的限制使得很多探究活动不能展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导向下,不可能也不允许学生在课前课后化时间去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和探究活动。
二、政治课堂教学中新出现的几个误区
长期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了解与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注意。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1038.html
上一篇: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生活
下一篇:初中数学导入教学初探
按字数查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