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快乐数学课堂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2500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本应是学校教育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

一、设计导语,唤醒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堂课的开始,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教学中若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挑战性的导入,寻求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精心设计导语,在教学中能起到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实现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数学、学会应用数学、学会创造数学。

二、提供材料,鼓舞学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生成。数学是一种演绎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它和学生心理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正确处理这个矛盾,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程序,又不能违背逻辑次序,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再现”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再创造”。

学生学习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数学应用的例子无处不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数学材料,创设数学活动,努力创造一个没有“教”的学习空间,设法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通过较多地向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思维材料,提出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又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合理诱导学生的思维流向,使学生不断地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由学生构建知识,使学生不断地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思考、体验领悟和加工制作,通过学生“最近发展区”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主动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揭示抽象概念、命题的来龙去脉和其本质,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受生动的数学,使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积极探索者、思考者。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公定理的聚集,学习数学是在做有意义的探索,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通过全体感官参与学习,独立地、数学地思考。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示交流,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而是使新问题与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更新,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我的数学”。

三、证实困难,帮助学生

传统数学教学中偏重教的研究,对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怎样安排等问津较少,导致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不能及时解决,使学生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和帮助,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考、数学地交流,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通过批作业、提问、测验等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的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充满自信心。

四、营造情境,感染学生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不应伴随任何心理负担的。学生以学为乐的心理状态,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环境的熏陶。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比较、判断、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的场所,只有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应通过自己和蔼的态度,有感召力、鼓动性的语言,亲切的眼光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欢老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挖掘数学知识的有趣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引出知识的背景上,人为地创造一种渴求学习新知识的气氛,能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课堂上能否脱稿讲课甚至即兴发挥是学习气氛热烈和谐的基础,只有教师占有丰富的数学信息和完善的表达能力,才能做到幽默的讲解、巧妙的点拨、灵活的搭桥,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放的教育理念和聪明智慧感染学生。

善于把教师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也有助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感情渠道接通了,教学情景也就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从而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感场,不断迸发思想的火花,使学生思维自然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背景、思想方法、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要有深刻的研究,广泛占有材料,对学生知识的缺失面和疑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和猜测。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522.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