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会计初探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000字〗

增值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会计制度直接计算的会计增值额与按税法间接计算的应税增值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这里所指的会计增值额,是指在纳税期限内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已耗用的购进材料后的余额,相当于商品价值中的V+M部分。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会计增值额与应税增值额之间存在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为了及时反映这两种差异,正确计算应交增值税税额,笔者认为应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加以核算。

对于永久性差异,应本着“基本会计科目不变,内容少量变动”的原则,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销项税额”专栏一分为三,分为“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价外费用销项税额”和“普通销项税额”专栏。由于不予以抵扣进项税额已有“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反映,无需再设专栏。

对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增加“递延增值税资产”科目,其借方反映企业当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增值税的影响,贷方反映以后期间转出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增值税的影响。期末将“递延增值税资产”科目余额填列于资产负债表“递延税项”项目下。现举例如下:

1.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视同销售销项税额)。

2.销货时收到集资费,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价外费用销项税额)。

3.工业企业购进货物,但尚未验收入库,暂时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借:物资采购,递延增值税资产;贷:银行存款。入库后才允许抵扣,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递延增值税资产。

4.预收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发货时产生纳税义务,借:递延增值税资产;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普通销项税额)。安装完毕后确认为收入,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递延增值税资产。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swytlw/180515.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