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SS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1500字〗

【摘要】目的:评价GSS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术后的神经功能及复位情况。结果:18例获随访11~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5例无变化,其余13例均有1~2级的提高。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7.9%提高至95.1%,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的78.0%提高至术后的98.5%,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2.3°恢复至术后的5.8°。结论:GSS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通用脊柱系统;椎弓根复位内固定

自从1983年Denis提出脊柱的三柱理论以来,后路减压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已得到广泛运用。近20年来相继推出了Dick、Steffee、CD、RF、AF、TSRH、GSS等内固定装置[1]。我院自2001年11月~2005年4月采用GSS(generalspinesystem)脊柱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1.2±3.7岁。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型11例,压缩型4例,骨折脱位3例。损伤部位:T123例,L19例,L22例,L31例,T12L1骨折脱位3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交通事故4例,压砸伤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4例,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2例,C级6例,D级3例,E级2例。本组18例术前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CT检查。X线示:椎体变形,椎体高度丢失。CT检查:椎体骨折线影,双边征,骨块突入椎管,压迫硬膜囊。18例中17例均于72h内手术,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经抢救全身情况稳定后于伤后2周手术。

1.2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俯卧位,置于可透视的骨科手术台上。双肩部及髂前上棘处垫中等硬度海绵厚垫,使腹部悬空且身体略反屈以利于复位。骨折脱位者可在术中直视下用巾钳牵引或提拉上下棘突复位,必要时可咬去部分关节突以利于复位。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按照Weinstein解剖定位法选好进针点后,用手动T形手锥按上述方向钻至4.5cm左右刻度线,用细克氏针探查骨道并留置测深及定位用,明胶海绵填塞骨道口止血。C臂X线透视克氏针的位置、方向及深度,必要时加以调整。螺钉选用:胸椎通常选用直径6mm,深4.5~5.0cm,腰椎通常选用直径6mm,长5.0~5.5cm,要求深度达椎体的80%左右。安装好螺钉后先复位然后再行椎板减压。C臂X线透视证实椎弓根钉位于椎弓根中心后,将预弯的连接杆套上球形垫圈后,安装至椎弓根螺钉尾槽内。拧上所有螺栓后逐次加压撑开,将螺帽放入钉尾,最后锁紧螺栓。对于严重不稳定的爆裂骨折及骨折脱位,尚需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术后常规置引流管48h,未植骨者术后3d即可坐起,植骨者术后卧床3周。

1.3结果

(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本组18例获随访11~24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除5例A级无任何恢复外,其余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功能提高1~2级,无1例加重;(2)椎体高度及Cobb角:测量伤椎上、下正常椎体高度的平均值作为伤前椎体的高度。伤后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以其与伤前所占百分数表示,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7.9%提高至95.1%,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的78.0%提高至术后的98.5%,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2.3°恢复至术后的5.8°。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yxlw/226345.html

    按字数查找药学论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