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发展”涵义的演进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8200字〗

[摘要]戈德史密斯(1969)和爱德华.肖(1973)分别对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落后国家经济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其金融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结论,由此提出了金融深化的观点,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在金融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许多落后国家纷纷改革其金融体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促进其金融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金融发展理论的再度兴起,使金融发展的涵义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金融发展涵义从结构观、制度观向功能观和环境观逐步演进。

[关键词]金融发展;结构观;制度观;功能观;环境观

金融发展的涵义是逐步演进,逐步丰富的。戈德史密斯(1969)首先对金融发展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并对金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他所研究的金融结构仅仅是从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的角度展开的,而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受到严格限制;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含义,指出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放松管制、金融深化的过程,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再次兴起,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哪个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争论的焦点,出现了金融的“功能观”(博迪和莫顿,1995),即把研究视角定位在金融功能上,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增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围绕着与完善、拓展金融功能密切相连的金融发展环境因素展开了研究,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观”(周小川,2004),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金融发展的涵义从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深化向金融功能的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逐步演进,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一、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戈德史密斯(1969)是在金融发展初期最早提出金融发展这一概念的,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规模的膨胀。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他还指出是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金融机构的特征。

戈德史密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他所说的“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即国民财富)的关系,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用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以说明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金融本身的结构问题。

第二个层次就是金融工具结构,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工具划分为两大类型:债权类和股权类。前者又可以分为国内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外国居民三种类型。这一层次主要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在其总额中的相对比重,及其在各种产业中的分布。

第三个层次就是金融中介结构,首先是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即中介率,用以说明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达程度;其次是不同类型中介机构的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用以反映不同类型中介的市场份额。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各自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两部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角度研究了金融结构,对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类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麦金农认为内源融资是指“某一特定企业(或经济单位)的投资,是由该企业内部积累的储蓄提供资金的”。与此相对应,外源融资是指企业(或经济单位)通过外部获得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后,麦金农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两次出版了《经济自由化的次序一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对金融结构的变化顺序进行了论述,指出实现资本项目的外汇可兑换性应该是经济自由化最佳次序中的最后一步,这为研究一国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的结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戈德史密斯关于金融结构的论述,对于了解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活动的特征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麦金农和肖都是在戈德史密斯关于金融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结构,这有助于我们形象地描述金融发展的程度,更为直观地理解金融发展。但金融结构研究的仅是金融发展表层的东西,并没有涉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这一根本性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金融结构的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二、金融发展的“制度观”

如前所述,金融发展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采取以压制实际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遭遇了失败,这也显示了传统的货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失效。于是麦金农和肖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涵义,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深化的过程。

爱德华.S肖(1973)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指出,活跃的经济会刺激金融业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纠正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压制、经济发展受阻、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的不利状况,摆脱“金融抑制”,就要采取“金融深化”措施,政府取消对金融的干预,放松对金融的管制,使利率和汇率能真实反映资本市场的供求,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论及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爱德华.S肖提出了“债务媒介论”,认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一种债务,而不是真实的社会财富,货币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各种媒介作用,它通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从而促进储蓄和投资。

而在这个问题上,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1973)则认为一方面金融系统可以发挥导管作用,将分割经济连接起来,取消金融压抑,使国内储蓄积累,选择投资项目,而不必主要依靠收取铸币税、通货膨胀税等财政手段和依靠外部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内部融资资本的形成机会的扩大使生产者所持有的实质现金余额增大,这提高了投资者的信誉,投资者获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渠道效应提高了储蓄水平,促进了资本形成,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他们主张放松金融管制,指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们的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后都爆发了金融危机。另外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金融深化理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集聚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忽视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等其他功能,所以,在此之后西方理论界就解释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问题,出现了金融功能观,把研究的视角定位在金融基本功能之上。

三、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金融功能观为我们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野,使我们能够超越具体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超越纷繁复杂的现代金融景象,顺着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把握金融体系的演变。金融的基本功能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差异,从金融功能的层面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金融发展”的内涵。

(一)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格利和肖(1960)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提出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即支付清算功能;而后托宾(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金融还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勒兰德与帕勒(1977)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提出了金融的信息提供功能;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中介有了迅速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金融风险问题,于是戴蒙得(D.Diamond,1984)等提出了监督及风险管理职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迪和莫顿(1995)探讨了金融作用于经济的具体机制,并完整系统地提出了金融功能理论,将金融基本功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支付清算功能。支付清算功能是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一个体系为全社会的交易活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金融体系通过其网络为商品、劳务和资产的交易,以及资本的转移提供各种清算支付手段。但在金融体系内部由哪个部门来承担这个功能,随着金融体系的演变,或许存在差异——在传统的金融结构下,主要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全社会的支付清算活动。现代金融结构下,种类繁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清算支付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2、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能够提供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稀缺储蓄的有效配置的过程。在各国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条是通过金融中介来实现的,另一条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发行间接证券这种金融资产,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以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金融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例如利率、股票的价格等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

3、信息提供功能。许多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他们认为: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借款者比贷款者具有信息优势,而且借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制造虚假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贷款者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那就会对其他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的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如果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市场机制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信息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存在着定价、不容易买卖等多种困难。但是,金融中介可以买卖基于信息而制造的金融资产。换言之,金融中介在代替贷款者生产信息的同时,通过间接证券购买借款者所发行的本源证券。

4、监督及风险管理功能。金融中介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将独立、分散的存贷款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知识进行管理,能够降低存贷款风险;其次,由于金融中介的支付能力或流动性在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政府不仅对其监管较严,同时也提供一些安全保证,从而减少了其风险。此外,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的,金融交易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多种金融技术(financialtechnology)。例如,在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通过标准化、评级等中介手段,促进本源证券的发行等。虽然本源证券的收益性较小,但是由于它流动性强、风险小,以及在技术上具有可分割性等特点,金融技术的发展使得从更大范围的资金筹集成为可能,金融中介因而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逆向选择”风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借款者进行持续的监督(moni-toring),而且这种监督是由金融中介或者金融市场代替贷款者进行的,即如果金融中介进行多样化的分散投资,换言之,前述存款者与金融中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而得到解决。

(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

1、“银行主导型”的观点

Gerschenkron(1962)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中介处于幼稚时期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在国内会计和法律制度健全的条件下,对增加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提高债务偿还率,权威性的银行比市场更加有效。Stigitz(1985,1993)则强调金融市场容易造成“搭便车”的问题,银行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比市场更为有效。Bootgreenbaum和Thakor(1993)从监管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优势,他认为银行对公司实行的是长期的监管,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在公司治理方面,Myers和Majluf(1984)认为,内部的所有人比外部所有人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的潜在效用。流动性与公司治理成反向比例关系,流动性越高,所有者监管经理人的欲望就会越低(Bhide,1993)。因此,市场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不利于公司治理和资源配置,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而Allen和Gale(1999)和Port(1992)和Aoki以及Patrick(1993)从董事会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来研究银行的优势,认为银行与公司形成的长期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市场主导型”的观点

“市场主导型”观点是把“银行主导型”的不足作为其立足点的。Bhattacharya和Chiesa(1995)、Dew—atripont和Naskin(1995)以及Thadden(1995)都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一旦银行获得了公司的内部信息,就能够获取租金。而公司为获取资本不得不支付这些租金,特别是在公司进行新的投资或债务重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银行主导型”融资容易使银行利用其权利从公司抽取未来利润,这种抽取未来利润的行为会降低公司的创新能力(Ra-jan,1992)。因此,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经济只能保持低速度增长。

Weinstein和Yafeh(1992),Morcka和Nakamura(1999)对日本金融结构进行了研究后发现,“银行主导型”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银行容易与公司经理人相互串谋,不利于竞争和创新,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而Edward和Fischer(1994)以及BlackMoersch(1998a)对一些国家的融资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银行容易成为公司的“俘虏”或者与公司代理人相互勾结。而WengerKaserer(1998)的研究则更令人惊奇,他发现“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会形成公司控制,其结果往往是银行自己成为自己的股东。

总之,“银行主导型”观点,强调银行金融结构在动员储蓄、发现投资机会和执行公司治理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比较弱化的经济环境中,银行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市场主导型”观点则强调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本、提供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减轻由于银行权力过度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等方面的优势。

金融发展的功能观是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是金融发展理论更向前迈进,然而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会给金融发展理论带来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过来强烈地受到他们的反作用,这就表现在人们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支持因素的,即支持金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金融环境。

四、金融发展的“环境观”

实际上,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是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也是适应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两种融资方式,二者之间是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早在1989年,白钦先教授在其编写的《比较银行学》中就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金融倾斜及其逆转”的概念,对金融结构的变迁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同时,他对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提出了概括性的“运转环境”理论,他指出“任何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运行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业务种类和发展水平,银行的数量、机构设置和总体规模、运行机制和方式、作用强度等都同一定的运转环境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运转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另外,因为金融在一国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地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等基本环境要素,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和自然生态系统很像,于是周小川博士(2004)提出了一个仿生概念——金融生态,即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在周小川(2004)提出金融生态的基础上,李扬等人针对目前最受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复杂原因,初步建立了一个用以分析我国金融风险形成因素的金融生态学理论框架。研究报告以城市GDP的贡献,以及城市功能为选择原则,对上海、大连、青岛、济南等50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等9个方面,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和要素贡献弹性更科学更合理的对这50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等级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对金融发展理论的深化和促进。

综上所述,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一直到目前的金融环境观,金融发展理论一步步的完善和丰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理论还要更进一步拓展,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ryjlw/210654.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