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PBL研究现状的分析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3500字〗

【摘要】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与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并列为国内目前几个学习模式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使我们对PBL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对PBL的研究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在文献调研和医疗卫生领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借鉴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PBL研究需要的新视角和需要加强之处。

【关键词】PBL;研究现状;内容分析

自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一些相关决定也随后出台: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而PBL,(problem-basedlearning),正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或者师生合作提出问题,以问题为焦点组织学习者进行调查和探究,从而让学习者了解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过程,灵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PBL研究的历史演变

关于PBL的研究,本文笔者从PBL的起源谈起,过渡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掀起的PBL研究热潮,然后是目前PBL的研究状况,共分为起源、引入国内、最新动态三个阶段。

(一)PBL的起源

PBL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中。加拿大安大略湖(Ontario)麦克马斯特(McMaster)医学院对毕业生的抽测发现,学生对前几年所学内容的遗忘率竟然高达90%,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后发现,医学院的教学与学生未来在工作场所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之间的联接并不紧密,由于学生在校的学习往往强调背诵所学知识,无法及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情境,这种学习方式并无法确实掌握病症。这使医学院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同时也发现,医学院学生与医院医生所处的情境不同,医学院的学生倾向以“正确答案”获得高分,但寻找“正确答案”并无法协助学生开放性思考,反而学到的是一成不变的单一思路,于是让学生一入学就面对实际的病人进行学习。随后,1966年,医学院成立专家小组,抛弃了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标准”做法,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标志着PBL的诞生。

之后,美国的著名学者布里奇斯和海林杰注意到了PBL的生命力和其在教育领导发展领域的应用价值,在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管理者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一书,将PBL正式引入教育领域。

国内对于PBL开展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并逐步尝试和探索将PBL引入到国内的教学实践之中。

(二)PBL的引入和探索

PBL进入课程的设计,使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日益成熟。在医学教育中开展PBL,主要是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分组活动,解决一个指定的实际问题。导师通常是由教授或者高水平的研究生来充当,主要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提供帮助,也对出现的知识性问题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提示。

由于PBL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在短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得到了其它领域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清华大学的张建伟博士、北师大的刘儒德教授、李芒教授等专家和学者在介绍和推广PBL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PBL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与香港学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的应用、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文章,充分证明了PBL研究在教育领域的进展情况,也说明当时的研究领域主要是PBL基本理论、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与传统教学设计相结合等。

(三)PBL研究的最新动态

国外对于PBL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关于学生业绩的研究、关于学生态度的研究、关于元认知技能的获取和运用的研究和关于影响PBL效果因素的研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应用的深入,在线PBL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主要集中在CPBL的研究和在线PBL的设计传输上,只是大都处于理论阶段和试验阶段。

国内对PBL的研究主要对PBL进行理性思考和大范围应用。比如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对PBL引入后的应用前景和是否符合目前的教育现实进行思考;借助网络技术,把PBL应用于网络教学实践中,与网络教学情境相得益彰,探索网络环境下PBL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流程的方法;将PBL的研究领域从中小学教学、大学培养模式扩展到更细化的单一学科教学、具体专题教学设计、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革新、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开展等领域。正如Samford大学的邓纳韦教授在2002年预言,“PBL是令人满意的、富有挑战的、效果明显的、势不可挡的”。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究、对中学实施PBL的可行性分析、程序设计课程PBL教学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系统设计、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问题解决的校长培训策略、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分析等文章就是目前研究的真实写照。

此外,教育技术的硕士研究生也致力于PBL的研究和实践。江西师大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研究”、陕西师大的“PBL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华南师大的“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南京师大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于问题学习理论研究”、华东师大的“支持PBL的师范生教育技术网上培训系统研究”等都是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他们从一定程度上引领国内PBL研究的进展。

二、国内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领域对PBL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文献调研和研究过程描述

笔者先后以“PBL”和“基于问题”作为关键词,以篇名作为检索范围,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从1995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10年间对PBL的研究情况进行检索,使用内容分析法建立表格如表1和表2。

如表1所示,最近十年内医疗卫生领域共发表有关PBL的文章163篇。如表2所示,最近十年内医疗卫生领域共发表有关PBL的文章106篇。笔者按照研究的主题分为六大类,分别是PBL基本理论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PBL课程设计研究、PBL应用研究、对PBL教学的评价研究和PBL教学效果的分析研究。

表1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最近10年PBL文章内容分析表

表2我国教育领域最近10年PBL文章内容分析表

同时,也按照文章的内容分类的六个主题和每年度相关期刊的有关每类主题的文章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1和图2。

(二)研究结果分析

1.研究方法上的分析。

在检索到的医疗卫生领域的163篇文章中,有126篇文章运用了调查研究、试验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约占所有研究论文的77%,而检索到的教育领域的106篇文章中,有22篇文章运用了调查研究、试验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约占所有研究论文的21%,数据表明,目前教育领域中我们对PBL的研究是以大量的哲学思辨式的人文研究方法为主。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PBL进行实证研究的力度,通过深入实践来完善PBL的应用,真正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研究内容上的分析。

(1)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六个主题中,教育领域按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列依次为基本理论、应用研究、模式与方法、设计与开发、评价研究、效果研究,而医疗卫生领域则为应用研究、效果研究、基本理论、模式与方法、评价研究、设计与开发。很明显,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的引入上,应用研究数量不多,说明研究力度还不足。而医疗卫生领域主要是应用研究和效果研究,说明PBL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比较成熟,研究者比较重视后期效果的观测。两个领域对于PBL研究的聚焦点不同,也与两个领域开展PBL研究的时期长短有关。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800.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