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学校的提出及其内涵初探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2900字〗

内容摘要:对于穷国办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的中国来说,已是承受不起,而教育资源的浪费尤如雪上加霜。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建设节约型学校尤为必要。节约型学校是指以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包括学校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并能不断促进自身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学校发展模式。

关键词:教育资源;浪费;节约;节约型学校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质量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与各级各类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二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规模扩张、质量提高对教育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这种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增长的无限性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缓解上述的基本矛盾,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05〕19号)和《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要求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做好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何谓节约型学校?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目前学术界尚未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为此,本文拟对节约型学校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进行论述,以期引出建设性的探讨。

一、学校浪费与我国的现实状况

(一)校园浪费情况

近来,媒体不时有校园浪费惊人的报道。首都大学生环保社团评出了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它们依次为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我身边的十大浪费现象”网上调查,结果大学生们认为校园十类浪费现象最为严重:整天开电脑挂QQ升级;食堂内大量的剩饭剩菜;不用套餐盒,餐餐用一次性的饭盒和一次性的筷子;生日、节日时大肆铺张请客;刷牙时不关水龙头;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不及时报修;白天进教室依然开灯,为支持“超级女生”等娱乐活动不停地发短信;花钱无节制,购买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的奢侈品或经常高消费;食堂附近的水池,公共厕所以及宿舍水龙头未拧紧,水白白浪费等。复旦大学团委的问卷调查也表明,52%的同学在寝室中会一直注意随手关灯,拔掉电器插头;而42%的同学则是“想起来就去关,想不起来就随它去”。

我们再来算算关于中小学课本不重复使用的浪费。全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按每个学生每学期需用课本1500克计,若能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纸。而每生产一吨纸,需100吨净水、600度电、3立方米木材、1.2吨煤、300公斤化工原料。若以中小学生人均课本费180元计,扣除成本,全国每年至少可节约316。8亿元;如果能重复使用5年,可节约1584亿元!而美、日等许多富裕国家都有重复使用课本的传统。

以上种种浪费凸显了三个问题:一是节约意识问题;二是管理机制问题;三是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建设节约型学校正是要回应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二)我国的现实状况

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是因为浪费严重,更是由于总体上教育资源的稀缺与不均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供给,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稀缺及非均衡性。受此“瓶颈”制约,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面对压力,学校做出最好的选择便是走节约发展的道路,这是节约型学校形成的内在要求。

教育在回答世界性挑战、走向未来的时候,首先需要立足我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依靠有限的经济实力支撑庞大的受教育人口以及受此影响的教育资源投入紧张,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

从人口方面来看:到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0。

这三大人口年龄阶段的人口将分别形成庞大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正规教育需求、庞大的职业与技术教育和培训需求、老年教育需求,从而构成超大规模的教育需求。

从经济方面看: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技术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要求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过剩人口向城市涌去,这就要求教育系统给予必要的补偿教育和培训,以使他们适应新的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还很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一直居高不下,超过40%的危险警戒线。从而影响了人均教育的投入,严重制约了教育应有发展。

从教育资源投入来看:基于国家财力的限制,目前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高教问题专家杨东平教授在《2005中国教育蓝皮书》发布暨教育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仍然存在很突出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出现连续下滑的趋势,2004年教育经费的比重下滑到2.79%,下滑的幅度比较大。下滑的原因就是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普查,分母较大,但总的来说,教育经费严重的不足。2003年提出来教育经费占GDP的4%,这个目标还要推迟几年,现在提出来要在2010年实现4%的目标,我个人看还是要花很大的努力,因为现在才是2.79%。”美国、韩国等都超过了7%。即使与2000年的巴西、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4.3%、4.1%、5.4%的财政投入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也存在显著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节约型学校的内涵与特征

学校承担着育人和科研的任务,且涉及的师生众多,抓好节约型学校建设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节约型学校?目前学术界尚未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尽管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需要出发,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和描述,但迄今为止,还难以用一个标准来全盘否定或者肯定某种回答的正确性。因此,笔者对节约型学校的内涵作出尝试性的界定,以期为建设节约型学校尽一点绵薄之力。

《辞海》中对“节约”的定义是节省,节俭,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也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资源不足以及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情况而言的。但这种界定是不完整的。“节约”不仅是对自身“做减法”,还是对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的智慧含量与技术含量都在提高。“节约”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1)针对浪费现象提出节俭,减少使用资源及不必要的消耗,即有形节约,亦可称显性节约;(2)针对资源不足情况而实施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即无形节约,又可称隐性节约。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882.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