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世界公民的文化包容与自信品格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9000字〗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同一性,使得各国越来越注重培养自己国民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在多元的视域中,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当坚持文化多元化和文化拒绝全球化的立场,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发展趋势;必须树立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具有对全球多元文化包容的普世性品格;同时,必须树立自己的文化主体意识,具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信的独特性品格。为此,也必须涵育网络文化,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使之具有便捷地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技术品格。

[关键词]世界公民;多元文化;包容;自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同一性,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越来越快速、便捷,关联也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被改变并出现了趋同,这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成为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1],这对目标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自己国民作为世界公民的素质。

所谓世界公民,指在确立国民意识前提下的适应本国的国际化需要而具有国际素质的公民。这种公民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普世性和民族独特性的双重文化品格。世界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一是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对自己的民族有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二是世界意识、创新精神和世界一体的观念,有竞争精神、谋求世界的发展;三是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学会维护权利,践行义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学会负责任地生活;四是民主与法制意识,有民主的信念,按民主程序办事;五是生态意识与人道精神,时刻保护环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六是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学会在竞争中发展,学会合作发展。此外,必须学会为地球着想,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生命,尊重生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热爱和平,为建立一个博爱的世界而努力[2]。但是,从文化视域上讲,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使之具有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具备文化的普世性品格与独特性品格,为此,也要涵育网络文化,使之具备快速、便捷地进行全球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技术品格。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应当坚持文化多元化和文化拒绝全球化的立场,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发展趋势。

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以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这会让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逐渐趋于一元;使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逐渐丧失,这是人类的莫大损失。同时,弱势文化逐渐失去“自我”,也就失去了与强势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资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弱势文化国家和地区在相继取得独立和经济发展之后,开始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大家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意义。因为自身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个性,才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某些人如果要想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世界,孤立的民族文化是难以自存的,单一的世界文化也是不可思议的。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只能和谐相处,以期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3]。

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含义是指、集团或群体以及区域成员所创造、掌握和共享而又作为社会性遗产而代代承袭的生活方式。它被指定为超生物、超个体的社会化、理性化的群体文明产物[4]。多元文化必须存在于由相互关联着的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社会集团的场域系统中,但是多元文化并不是多极文化,它具有内聚性而少产生离心式外射化,不同的文化在承认彼此差异性的同时,认同彼此间的共融性。因为文化多样的价值——即在由多元文化的群体组成的社会中共生、共存的意义,所以,这种多样性,不仅在于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在于它们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人们应该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几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世界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才具有了活力。文化的多样化从根本上对人类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人类的福分。当今人类不仅需要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更应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如果假设某一天人类几千年来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消失,那么,我们相信,人类社会将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活力。某种文化与文明的丧失,将不会再重现或复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所赖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基本保障。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单一[5],世界文化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

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它一方面有其独创性以及服务于本文化群体的充分价值,另一方面对其他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估价呈现相对性,因而文化之间优劣的等级之分与“文化相对论”者同样。多元文化主义者遵照“基于经验判断,而经验是由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说明的”行动原则,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即理解、肯定和欣赏多种不同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多元文化主义者试图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传递多种文化共存、共荣的理念,把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即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人的生存和发展机遇的均等,兑现为全体社会成员在多元文化社会个人生存及发展的文化能力,逐渐学会多元文化社会人需要掌握的、在本族群文化中鲜见的多元文化知识、人际理解和社会交流方式,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享有多元文化社会的公平带给人们的福祉[5]。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可能危机,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

经济全球化应是文化横向开拓的大好时机,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所谓文化霸权主义,是指某些人总想把他们的价值标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念强加于人,覆盖全球,形成单边统治。这种单边化相应地构筑了文化的一元化,破坏了文化生态,致使多种文化消亡。美国学者享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不是把基点放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上,而是放在所谓文明冲突的预设上,企图通过打击、遏制异类文明来达到维持西方文化霸权的目的,这是严重违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很怕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粹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和任何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显然,这会带来自己文化的覆灭。

历史和现状都已证明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所引起的冲突必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希望21世纪是一个多极制衡、多元文化并存、互相交流、互相发展的世纪,而不是以一种文化覆盖全球的世纪。如果我们能首先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之间的广阔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取得共识,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就会被孤立起来,他们所产生的危险也就可以制止,多元文化也就会发展起来。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通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致互相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使国民具有对全球多元文化包容的普世性品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在这场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中,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性中国人,既要坚守,又要开放,必须掌握一种与其他文化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我们不能把对多元文化包容的结果理解为相互迁就,相互接受。我们必须明确,对多元文化我们不一定要相互接受,而只需要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能够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了解彼此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强迫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在这种文化多元共存的格局中,彼此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我们必须坚持“道法自然”的原则,即要了解和尊重事物的本然,不能有所强加,而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发展,本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是在自己达到最好状态的同时,也帮助别人达到最好的状态。中国文化尊重事物的本性,按照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去帮助和成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去改造其他文化的本性,这正如《淮南子》中所讲的“不以私志入?公道”?[7]。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该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而不同”的原则。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态势。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个由“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不同文化间的“和”的含义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意思。但这里的“和”是有原则的,它包括了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同而不和”只是一潭死水,而“和而不同”才是充满生机的活水。在罗素1922年写的《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考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种文化,往往是两种文化交往和对话中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结果?[8]。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大力拓宽视野,具备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同“和谐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才能在文化创新中,铸就民族进步的灵魂,开掘中华复兴的不竭动力,从而使我国步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快车道,跟上当今世界的发展步伐,确立我国在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应有的地位。着眼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瞄准它的最新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是吸收世界科学文化精华的最佳切入点。当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以强势迅速扩张,一方面,好莱坞、CNN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正以工业方式大批量地生产和复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精神文化如知识经济思想、生态文化理论、人本主义思想、全球化思潮等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具有国际性素质,我们不仅要拥有先进的价值观念,还应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把目光真正触及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前沿,汲取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精华和前沿成果,并立足实践以融会贯通,发展创新,从而使我国文化能够在博学众长中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9]。

我们要引导国民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异彩纷呈,保持应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融合外来文化,拿出自己的眼光,并不只是看自己,而是也看世界,或者说,并不是只看世界,也看自己。看整个世界,以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与睿智眼光看包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内的全球多元文化的一切资源,以中国胸怀,世界眼光,做出独特理解下的独特整合,既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整合的文化实绩,才能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面对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应有“馈赠”之心。

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不一定导致冲突,差异是否导致冲突,这取决于文化主体彼此的态度。如果抱有强加于人的态度,就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如果抱有馈赠于人的态度,就不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因为馈赠的关系是双向的平等的,既把自己的好东西馈赠给别人,也乐意接受别人的馈赠;馈赠的态度是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选择,对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馈赠的结果是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共同繁荣。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既要关注全球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特性,更要以普遍的人类繁荣为基本和最终的追求,将文化的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有机统一,将发展文化特征与普世性关照有机统一。文化发展的普世性关照,旨在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存的积极情感与努力,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绝非一个文化压制另一个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非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的话语霸权。在全球中多元文化共存是保证世界公民自由和幸福生存的前提,更是世界公民自由与幸福生存的表现。在文化交往愈来愈深刻而频繁的当今时代,从普世性意义上讲,一个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的和谐共存而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幸福的程度,是衡量该社会文化生命力持久与否的重要指标[10]。

为了使我们的世界公民具有“有容乃大”的文化普世性品格,不少学者从全球视野对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了国际性思考。有学者认为,全球视阈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如下的使命:“多元文化教育在本质上是在教育领域实现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多元文化教育使人们通过教育来预防冲突,遏制战争,创造和平,创造幸福,创造未来。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增进各民族了解,有益于缓和民族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对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益于民族文化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击,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与进步;通过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昌盛;通过倡导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承认、理解与尊重,促进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民众之间的宽容、沟通与尊重,促进人类和平[11]。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使国民具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信的独特性品格。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

今天,我们要重新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仍然要植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虽然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和传承,但是,近代我们是“积弱”的,我国之所以会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其“积弱”是重要因素。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以及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发展,于是文化自觉也就开始了,中国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的重新诠释,使之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对祖国文化的自尊和自信,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深切了解的基础上,这种深切的了解不应该通过单纯的讲解来实现,而应该把传统文化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和实践中。比如,人人都讲诚信,那么很多社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从而大家都会感到这就是我们的好传统。我们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进行新的诠释,并正确地灌输给人们,能为现代人所接受,这样人们才会身体力行[7]。

培养公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开拓发展,用先进的手段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迎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丰富世界文化,同时也维护和保持了自己文化的自主独立,因为民族凝聚力要靠文化传统来维持,文化传统铸就民族精神。

民族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肯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是长期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影响深远,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12]。又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意识,蕴涵了“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仁”是善;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和生意;许多作品充满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关爱,表现人与万物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的“生态美”等意义。其中包含了生态、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如此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13]。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充满民族自信,背靠五千多年中华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世界上起到本应该起的作用。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使我们所培养的世界公民具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因为没有文化自信和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信;没有民族自信,就没有国家自强。所以,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是非常重要的。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4]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应当要求对本民族文化向内自省,向外开放,加强与多元文化平等的交往、合作、互利、共享和综合创新的自觉。如果我们固守文化传统或文化表面形式,不能从文化之根的价值与信念发掘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动力,就会导致文化传统中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斩断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盲目接受异质的文化形式,从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其价值和信念,我们所培养的世界公民其内在的价值信仰与其生活实践就会出现断层,造成他们价值的混乱与意义的迷失。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最大程度地使文化传统价值的自我反思与重构具有普世性关照,把合理的层次与文化传统同时代性的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保持其自身特性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内外一致、纵横协调,从而使趋于和谐共存的多元文化共同体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担负起人类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10]。

当代中国文化的自觉,鉴于中国近百年来作为一种弱势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轻视和压抑,因此,在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中我们首先就是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了解自身文化基因,也就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特点;其次,必须创造条件,对这些基本特点加以现代解读,这种解读须融合古今中外,让原有的文化基因继续发展,使其在今天的土壤上向未来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此外,还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全球的语境之中,研究它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使其成为正在进行的全球文化多元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应使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中拥有自己的标准。如果在文化交流中不采用自己的标准,就等于是自己扼杀自己的灵魂。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清楚,21世纪是文化和技术全面创新的世纪,在新世纪中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导与理性自觉相联系的文化自觉,激发文化教育和科学工作者的创新活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国民的培养。虽然人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民族国家仍然是每个公民首先要认同的。当今世界,借助蓬勃发展的高科技手段,全球人员交往频繁,信息流通迅速,话语霸权穿透国界,文化也成了一个民族参与全球对话、竞争和创造的身份证。失去文化身份证的民族,是不可能在全球交往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全球各方面的交往联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多样文化的选择面前,人们选择反而单一。整个地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发达国家不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商品的输出,本土的商品和文化的竞争力不断减弱。不少的青少年追逐的时尚都是发达国家的产品,忘却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所有的文化都“麦当劳”化了。此外,一些西方国家打着国际援助的旗号推行自己的文化,行使文化霸权主义。面对这一挑战,我国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本土国民,认同本土文化。

我们培养中国的世界公民,必须树立本土生长的观念。所谓本土化就是本土发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所作出的一种反映,使之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底蕴和家园意蕴。所谓“土生土长”是立足于本土社会的文化演进过程,它对异域文化的借鉴是一种自主吸收,而不是将另一种文化奉为圭臬[15]。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破除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教育上土生土长观念的核心表现,就是在反洋化教育和反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建构现代性教育。

我们培养世界公民对文化的包容与自信,必须涵育网络文化,切实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网络呈现,使得人类文化获得了崭新的存在空间、表现形态、传播载体和交流工具,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平台。此外,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网络行为所遵循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规则,无疑都彰显着可贵的精神气质,反哺现实文化的发展,也浸润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发出网络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积极意义。面对世界网络文化的大发展,我们所培养的世界公民需要有大胆迎纳的心态,科学引领的智慧,积极涵育的行动,创造性地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于一体,体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开放活泼的网络文化的涵育,必须优化和净化网络内容,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一个系统的、多维的、介于技术和伦理之间的概念,是网络利用能力、网络行为文明的综合体。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需要建立网络空间的教育和现实空间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相应规范以及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建设,加强公民信息规则理念、信息守法意识、信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16]。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whyjlw/251339.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