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合并的高校校园文化重构之断想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6300字〗

摘要:多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因合并前各校形成的校园存在一定的差异,合并后不可能长期维持多种校园文化并存的状况,而且原有的校园文化也与当前高职的办学定位和整体要求不相适应,重构校园文化就成了合并后面临的一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重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注重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课堂文化与课余文化、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抓好整合校区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学院精神、完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活动五项工作,让校园文化尽快形成特色优势,更好地发挥为高职教育教学服务的特有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多校合并:重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合并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期间也合并组建了一批高职院校。多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拓展了办学空间,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竞争实力,但也面临一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校园文化的重构。这是因为多校合并的高职院校,合并前各校形成的校园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合并后不可能长期维持多种校园文化并存的状况,而且原有的校园文化也与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整体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尽快地重新构建能够顺应时代文化潮流、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校园文化。

一、重构校园文化要注重五个统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重构校园文化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建设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实践。在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时,必须注重以下五个统一。

(一)注重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大层面。有形文化即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部分;无形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软件”部分。校园文化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是不同形态的两个方面,既不可偏废缺失,又不能简单迭加,只有紧密结合,协调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一定要与“软件”建设的特有个性相适应,生动、形象地体现学院的办学思想和主体精神,使之一景一物都寓意,一花一木都关情,形成一种对个体具有持久作用的、能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形体”环境,让校园处处都能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涉及人际关系、群体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导向等深层次的内容,遍于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工作的一切领域,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需要我们付出较之“硬件”建设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力求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注重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统一

学校是成员之一,与所在地域联系甚密。校园文化虽然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但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学校的师生员工都是生活在地域社区之中的,社区既是他们的居住栖息之地,也是他们的活动交往场所,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总是自然而然地相互影响着、渗透着。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也不能脱离地域文化而孤立进行,必须积极地与地域文化对接,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例如:诸葛亮文化就是襄樊地域文化形态中一种较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其典范精神(淡泊名志、修身养德、忠诚守信、谦虚好学)、献身精神(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进取精神(严谨创新、尽职尽责、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即可用以激励我院师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同时,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具有导向和辐射效能,对社区文明建设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主要是在学院师生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普宣传、文化下乡、为民服务等)及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对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产生影响和感染。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知识特长,积极参与地方文明建设,为地域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交相渗透融合的结晶,既需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不断拓展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既不可忽视中华民族的大众文化,更要体现学校自身的鲜明特征,凸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重整合并前各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很有必要,包括整编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及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精神,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比如具有“蜡烛精神”的共产党人肖楚女就曾先后于1920年9月至1921年夏和1923年两次在我院前身之一的原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在肖楚女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于1924年暴发了震惊鄂北的“二师学潮”,这既是我院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和学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理所当然地应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校园文化既折射过去,又反映当代,还预示未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且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更加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努力把高职院校建设成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行为规范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远大理想和开拓精神、有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健康心态和坚强意志的一代新人。

(四)注重课堂文化与课余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适用人才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渗透在课堂内、外,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包括实训)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育德、益智、健身、审美、练技的主要渠道,文化的超前,理念的转变,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课余文化活动。课余文化活动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设施和校外的文化资源,开展的各种文化、科技、娱乐、体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这些文化活动具有自主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创造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仅能使学生乐于参与,而且能使学生在“求知、求新、求美、求乐”的活动中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活跃身心,增进和谐,丰富生活,更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方面发挥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课余文化不仅应该受到重视,而且必须与课堂文化高度统一,紧密配合,相互晖映。

(五)注重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类型,必然具有社会文化的共同属性;由于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都有教育文化的共性特征;而且各类学校都会追求较高的办学质量标准,必然就有“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等共性目标和相似提法;又因同类学校都是同样的办学定位,必然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雷同。这些共性文化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定要防止和避免“众口一词、万人同语”的现象。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就是要在坚持共性文化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做到共性文化个性化,,在推进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在促进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贴近学校的历史背景、优良传统、文化结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将共有的文化形式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用相同的质量要求培养特有的专门人才,充分张扬学院的鲜明个性,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致力于自身特色,才能铸造出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优秀的适用人才。

二、重构校园文化要抓好五项工作

俗话说得好,“打墙不坏头三板”。意思是说基础工作很重要。重构校园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一)精心整合形意相融的校区建设

校园的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也是校园文化的外表形态,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我院是一所四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分散的四个校区。不仅不利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而且增加了教学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重新规划、整合校区是我院建设和发展的最佳选择,做好整合校区的工作,一是要进行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校园硬件设施的功能布局。统一校园物化建设的建筑风格,健全学校“硬件”系统的文化功能,美化校园内部的物化环境,提升校园物质建设的文化品位,使现代的大学文化徜徉于朴实的校园建筑之中,使潜藏的文化内涵显现于优雅的校园物体之表,使校园的物化环境与文化内涵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其思想性、知识性、性、实用性和独特性,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功效。二是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扶持和社会协调,营造全社会都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学院的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居民搬迁、校区置换等项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三是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尤其要有校区置换的保障措施,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二)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可以改变环境,也受环境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认知标准和道德品质是在风气氛围的熏陶及社会关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既“宜人”也“育人”,它具有思想的趋同作用、行为的规范作用、感情的凝聚作用和影响的长效作用,可以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形成战斗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就是要营造学院整体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使全院师生员工树立坚持真理、是非分明、扶正压邪、敢作敢为的正气:修养团结友善、互谅互让、宽容大度、坦诚相待的和气:激发热情奔放、奋发向上、不遗余力、充满活力的朝气。这样的集体氛围,对于统一集体思想、规范集体行为、维系集体团结、整合集体意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形成,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一要领导示范,用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磊落的胸怀、模范的行为影响、激励、带动广大师生员工,进而形成集体氛围。二要措施到位,刚化行为规范,应该坚持和倡导的高雅文化,就要得到支持和鼓励;应该屏弃和反对的低俗文化,就要受到制约和惩戒,做到宽严相宜、刚柔并济、张弛适度、奖惩齐施。三要思想疏导,用指导、引导和疏导的方法。解决师生员工的思想矛盾、心理冲突、情感困惑等问题,使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人脑人心,将不正确的言行归拢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四要注重情感,坚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解决物质利益问题,用精神激励提高物质激励的格调,用物质激励巩固精神激励的效果。五要舆论宣传。运用学院的各种宣传载体,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三)着力培育独树一帜的学院精神

学院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任何一所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把建设以大学精神力核心的校园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将大学精神全面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和建设中,使广大学生处处接受这种精神的熏陶,时时处在大学精神的氛围之中。”培育学院精神,除了包括共性要素如爱国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秉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我院传承百年办学历史,整合传统优势资源。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学院精神,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以爱为核心就是坚持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关爱学生。通过“爱心基金会”、“党员联、帮、促”、“干部蹲班级”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扶贫济困、排忧解难,将全院教职员工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转化成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管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会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岗位、爱社会的正确方法。这种精神形成了我院的鲜明个性,凝聚了巨大的动力源泉,催生了众多的优秀个人,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仅以2006年为例,就有:在滔滔汉江勇救落水儿童、荣获“湖北省首届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朱秀建同学;襄樊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荣获“襄樊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称号的冯耀东同学;八年无赏献血30000毫升的“献血状元”、荣获“襄樊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称号的于晓军老师;等等。这些无一不是“爱”的力量在推动我院师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于天地间书写着一个巨大的“爱”字。

(四)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底蕴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就没有高品位的大学精神。”学院精神的形成、认同和遵循,直至达到无意识境界,必须采取有意识手段即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各项工作有章、有序和有效进行,通过制度的强化来实现精神的内化,因此。在探讨、确立和践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及校训、校歌、校徽的全过程,都要用相应的制度去规范它、引导它,使校园的“软”文化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稳固性。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建立的规章制度,一是内涵应与学院主体精神或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正确地、高度地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理念,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清晰地表达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使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与学院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把学院倡导的价值观念变成能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形态;二是内容要全面、具体、严谨,形成一套全方位、各领域、多层面的完整制度体系,并且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构思严谨、衔接紧密、责权明晰、赏罚分明、落实到位。

(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本校文化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以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文化服务、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学生与优良校风相一致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也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爱好与特长等特点,成立科技、学术、思政、、书画、演讲、歌唱、乐器、舞蹈、戏剧、集邮、棋牌、摄影、公关、体育、武术等业余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这些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隐形课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作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whyjlw/251329.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