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269推荐〗〖字数:8700字〗

内容摘要:网络所固有的特性使得网民参与政治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出现,并且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双重影响,全面评价群体极化的影响,探索造成群体极化的深层原因,是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理性参与政治的基础。引导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防范群体极化,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政治群体政治参与群体极化引导

政治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之一是政治参与。由于文革中政治高于一切的消极影响太深重,所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不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恐惧心理,尤其是对于经历过文革的人群来说。然而自十六大提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加快,激发了广大人民重新参与政治的热情。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快速普及无疑又为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便捷的载体。在今年两会结束之际的答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的一席开场白更是增添了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14日答记者招待会一开始就说:“我还要说一下,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可见,网络政治参与已经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然而,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交互性、广泛性等特性,使网民的政治参与表现为参与主体的群体化,即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以群体主体的形式在网络空间参与政治的主体,被视为网络政治群体。但是,由于网络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和网民个性化要求,各网络政治群体只链接与自己的价值取向、观点、意见等相一致的网站或者网页、论坛等,这样就容易导致群体本身视野狭隘或者强化本身的信念、态度等,从而导致“群体极化”产生。“群体极化”对于积极的网络政治群体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来说,则会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正确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防范“群体极化”就成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网络政治群体在网络空间兴起

网络政治群体,是从网络群体活动的中心内容来进行限定的。即该群体的活动以网络为媒介,以政治参与为中心内容。大体上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部分现实政治群体的网络化,二是基于网络空间的形成而产生的新的网络政治群体,但也是以现实政治群体为依托,是现实政治群体的扩大、反映和变形。

(一)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以群体形式出现

网络的交互性,传播的快捷性,使兴趣爱好相投或者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或组织活动非常容易,从而使得网络群体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人数的增多,虚拟社区也迅速在网络空间形成,它按照不同的主题将网民进一步细化,主题之一就是时政类,即以论坛或者新闻组的方式把这些网民连接在一起。虽然这是一些没有组织的虚拟群体,成员相互不认识,但他们所具有的唯一共性??同样的热情(或关注三农问题,或关注教育问题,或关注腐败问题等)足以使他们走到一起。由于政治利益的表达和诉求更加自由,在网络空间,原本广为分散的个体,会因共同的兴趣,或对某一特别事务共同关注而迅即发出“群体”的声音,并使他们的声音被政府和政治家听到。如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网的网友在发展论坛召开“网民代表大会”,与现实的两会互动。

(二)网络政治群体形成的途径或者载体

当前网络政治群体形成的途径或者载体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网站或者虚拟社区的论坛、新闻组、个人网页、专门的政治网站、博客等。当前,影响较大的首推时政类的论坛。网络论坛,也称BBS(电子公告牌)。它是按主题设立的,网民可以就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主题,从而成为相应的网络群体成员。在时政类论坛里,网民通过发帖或者跟帖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与群体内的成员进行互动。新闻组以网络讨论为主,主要是发邮件进行参加,可以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这样的讨论群体实际上也是网络政治群体。个人网页现在也比较流行,因为许多大型网站都提供个人免费空间,供个人建立自己的网页。专门的政治网站主要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建立的,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博客中也存在网络政治群体。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出版形式。博客中也有时政类或者社会关注类主题,在相关的主题下聚集了大批关心政治的网友,在浏览和发表评论的过程中就构成了一个个网络政治群体。人们熟知的网络聊天室,大多是一些职业群体或者情感、游戏群体等,不是政治群体的生长地。

(三)积极和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在网络空间并存

著名的中文论坛里,大都寄居着比较成熟的网络政治群体。比如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人民网的强国社区、天涯社区的天涯时空、迪凯社区的猫眼看人、中国博客的社会关注等,长期聚集着大量关心国家和政治生活的网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所以,网络政治群体多是关注国内国际的重要事件,如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房价问题、腐败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从总的来说,作为政治参与的群体主体,他们大多比较理性,能够全面、深刻地报道、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的一些社会发展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然而,也有一些网站、论坛、个人网页等网络空间里面寄生着一些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因为,在网络空间,网络成员的身份被数字化了,匿名性和虚拟性合二为一,使得网民能以隐性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从而很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恐怖组织、极端宗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制造混乱,攻击和诋毁政府。如,网络“港独”群体、网络反共群体等。网络港独群体,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一些网页、论坛,鼓吹“港独”,企图策动所谓“香港独立运动”的组织。这些网页有的是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更多的是挂靠在台湾或国外网站的个人网页空间下的中文或英文网页,各个组织的网页之间往往还互相提供链接,彼此吹捧。大多数网页附设BBS,主要用以发布一些煽动言论或集会信息。网络反共群体在网络空间的活动也比较猖獗,他们利用QQ、E-mail等方式大量传递污蔑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妖魔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以动摇人们对党的信心,威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他们大多建有自己的专门网站,并通过多种网络传播途径宣传其网址,以扩大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不但在网络空间活动,而且还抓住机会在网下开展分裂国家、反社会的活动,扩大其消极影响。

二、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原因揭示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最先揭示的。“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1]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为志同道合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并没有避免群体极化,而是强化了群体极化,这主要是缘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量身定制与网络空间信息海量性的悖论。

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是大众媒体的话,那么网络则是个人化的媒体。在网络面前,每个人可以量身定制自己的信息需要。“随着一般杂志和报纸的重要性逐渐降低,针对个人量身定制的节目越来越蓬勃,不同的群体也将选择不同的节目。”[2]即关心民主政治建设的网民可以只选择有关政治民主方面的内容,访问相关的站点就可以了。正是因为网络本身所固有的优势,让个人真正成了主体,“真正的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了。”“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3]甚至“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4]网络让量身定制变成了现实,才有了如今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具体来说,群体极化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政治参与的自主性,使得网络政治群体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政治群体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理想而形成的,参与什么样的政治群体,网民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是由分化而类聚的,所以表现出群体内部同质、群体之间异质的特性,这样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当筛选的力量没有限制时候,人们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决定,什么是他们想要的,什么是他们不想要的。他们设立了一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的传播世界。”[5]在网络时代“消费者过滤所读所看所听的力量随之越来越强大”。[6]正如《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的作者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7]“新科技,包括网络,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8]“现在的网络上聊天室和论坛不是把持不同政见的各类公民吸引到网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政治协商,而是把思想、政见、价值观和爱好基本相同的个人吸引到一块加深他们的原有价值观和偏见,而不是挑战和改造原来的价值观和偏见。”[9]

网络的超链接性,使得网络政治群体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的超链接性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各网站之间可以相互链接,其次是相关主题的信息可以相互链接。理论上是所有的网站都相互链接,网民可以了解所有的网上信息,然而受个人时间的限制,网民一般只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而各个不同的网站一般只链接与自己的价值取向、意见相一致的网站,而很少链接和自己意见相左的网站。“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缺乏竞争观点的信息揭露,将无可避免地导致群体极化”。[10]“群体极化是社会影响和论据有限的产物。”[11]“群体极化背后的成因,是因为论据实在是太有限了,而且被扭曲导向特别方向。”[12]兼听则明,偏听则信。

网络的广泛性,容易导致网络政治群体出现群体极化。网络空间信息的海量性,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快速性,导致只有交换而没有信息和思想,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容易出现从众或者众从现象,无论哪一种现象都是群体极化的表现。拥有一定数量的客观信息是公民理性参与政治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网络信息容量无限性和网络信息可操纵性都难以保证公民所获信息的客观性。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能使各种信息在瞬间生存、光速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容量的有限性,使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了。在互联网上,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自由传递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每天在网上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也就可以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制造假新闻,发布假消息,歪曲事实进行宣传,并通过巧妙编辑操纵信息。面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的不断轰炸,相当多的民众缺乏驾驭这些信息风暴的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实际上却可能茫然不知所措,致使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在人云亦云的盲从中失去理性。

三、“群体极化”影响的两面性

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要作辨证的分析,即其影响存在正负之分。从正面的情况来说,大量事实表明,“极端未尝不是件好事”。[13]从美国的情况来看,“群体极化让许多重要的价值得以实现,包括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平权运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当许多不同意见团体彼此辩论时,社会就能听到五花八门的看法,”[14]“多数人在多元社会里获益,即使个人量身定制信息或是群聚在团体中,他们还是获益的。”[15]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会让多数人受益。

积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能使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得到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在网络空间同样如此。当前,我国主流网站的时政类论坛都能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聚集在这些论坛的网络政治群体通过圈内讨论,大多会强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各论坛的版主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论坛,不断增强论坛对网民的吸引力,提高论坛的点击率,扩大网络积极政治群体的规模,从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消极的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则会导致分裂国家、威胁社会稳定的行为出现。消极网络政治群体所奉行的政治文化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他们利用群体内部的讨论会进一步强化自己消极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会把自己的活动延伸到网下,从而导致聚众行为的发生。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九评共产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要是海外别有用心的人士策划的,他们通过自己网上的《大纪元时报》来污蔑中国共产党,还在网上建立退党网站。用所谓的科学来推论共产党灭亡的时日,通过邮件、QQ等大肆传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其组织活动的隐蔽性,政府一般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很容易错过控制的最佳时机。

总之,网络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形形色色的利益群体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并实际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政治力量,影响国家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利益群体是在特定政治范畴内,基于共同的利益、意志和愿望而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组织,其群体交往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利益地位相近的社会成员,这种交流无疑使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带有明显的群体倾向。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出发而形成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具有一定的偏狭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群体突破制度边界寻求额外利益的行为,威胁国家政治的稳定。所以,要辨证的看待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采用综合的措施,对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进行引导和控制,以防范消极网络政治群体中的群体极化。

四、引导网络政治群体,防范群体极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社会治理和控制的角度看,网络政治群体的形成使聚众行为产生的条件降低了很多,并且通过网络内外的聚众行为,网络政治群体向民间组织转化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理性参与政治,防范群体极化的消极影响,就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积极、有效引导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必须综合考虑网络的特性、网民的特征以及现阶段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情况。网络的隐蔽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之一就是网络政治群体自身,即网络政治群体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网民参与政治的自主性和来源的多样化,要求引导和控制网络政治群体,应该以攻心为上,即加强主导政治文化的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广泛性,要求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实行社会化。

1、网络政治群体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建立在个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基础之上,是网民的自觉自愿行为。群体内部的成员一般都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网民在网上的发言就可窥见一斑。如“得知总理也浏览新华网,倍感亲切和欣慰,所以大家发言一要简练,二要诚恳,三要文明,四要避免错别字。总理看新华网,说明新一代领导班子重视人民的意见,思贤如渴,希望从网上看到真正的内容,看到好的建议。我看我们网民发表意见也应多思考,多调查,多发好帖。也劝个别网友讲点文明,不要在网上对不同意见进行恶意攻击,在网上应实事求是,互相学习,多听不同意见,多讲礼貌待人,多发表有见地的好帖。”[16]从中不难看出,网民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网络政治群体的成员,要注意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防范群体的盲动和聚众行为,以保证群体的健康发展。

2、加强主导政治文化的建设。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17]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当前我国的政治文化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消极网络政治群体的政治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受西方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影响所致,为此,必须利用网络传播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来宣传我国的主导政治文化,让绝大多数公民认同主流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经验。“大部分公民应该拥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经验。假若无法分享彼此的经验,一个异质的社会将很难处理社会问题,人和人之间也不容易了解。共同经验,特别是由媒体所塑造的共同经验,提供了某种社会粘性。一个消除这种共同经验的传播体制将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也会带来社会的分裂。”[18]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主导政治文化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内容,即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国人民认同现阶段的主导政治文化,使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心理环境,从而在政治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有效防止“群体极化”所带来的社会分裂。

3、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应社会化

在网络政治参与勃兴的今天,引导网络政治群体的主体不应该单单是从事公民教育的工作者。针对网络的虚拟性,传统的权威媒体应继续发挥其引导和塑造作用;面对构成复杂、思想多样的网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应主动走进网络,承担其引导网民理性参与政治的重任;应对网络政治群体消极聚众行为的发生,论坛版主应积极进行疏通,加强监测。

传统的权威媒体继续发挥其引导作用。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体还是有其固有的优势。尤其是新闻类媒体,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发布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广大网络政治群体参与政治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以抵制敌对政治力量制造的政治谣言。同时,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一直在相互影响,相互呼应和促进。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又能起到将互联网上的情绪凝聚、将流动飘忽的思想精确化的提升作用。

专家、学者应走进网络,与网友交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网民主要是青少年和部分专家学者。青少年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对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高度的热情,但是他们政治观还不成熟和定型,很容易偏离主导政治文化的方向,迫切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当前,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专家、学者已经纷纷走进网络的各大论坛,自觉地充当起引导网民参与政治的角色。部分著名的新闻类论坛,也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做客论坛,与广大的网友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沟通、引导的作用。随着网民人数的增多,网民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更多的专家、学者应主动走进网络,承担起社会责任。

论坛版主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由于当前网络政治群体主要寄居在各大新闻或者时政类论坛,所以要求论坛的版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网民发的帖子一定要认真审查,确保帖子内容的客观、准确,把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帖子毫不留情的予以封杀。审查帖子,这只是版主工作的一部分。版主还要注意观测网民对帖子的反映,一旦发现有非法聚众行为的苗头,要主动进行疏导,必要的时候要向特定的部门上报。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zzzhlw/265250.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