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34推荐〗〖字数:10000字〗

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广新局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文化之都”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媒体监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扫黄打非”、版权工作、体制改革和机关建设
,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助推“五大兴市战略”、担当“首位城市”重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切实加强媒体监管,内容生产和安全播出水平得到提升
(一)媒体内容质量监测力度加大。强化内容监测,完善技术监测与人工监管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了对市外媒体涉蓉报道、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媒体内容等的监测,健全完善了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报刊分类审读机制,搭建媒体管理联络员工作交流平台,及时督促媒体单位加强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整改反馈,全年编印《收听收看评议通报》200期,《质量周报》50期,月度简报12期。青白江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栏目设计和内容策划,其做法和经验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二)“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第三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努力净化荧屏声屏,我市“绿色指数”测评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组织开展**年度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征集作品**件,评选出广播电视节目特别奖1件、优秀奖**件,我市推荐节目在全省获奖**件,获奖率达**%。**等区(市)县制作的广播节目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全天播音时间较长;金堂、新津电视台被评为“全省第二届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示范单位”。
(三)安全播出防范能力全面提升。继续强化安全播出意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播出工作人防、技防、联防一体化保障措施,全年举办安全播出培训50次、参训500余人次,开展应急演练2次,组织安全播出大检查3次,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财富论坛、华商大会等重要保障时期的安全播出任务,实现了我市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目标。
二、扎实推进市场监管,行业市场秩序有所规范
(一)市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与市文化执法总队在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市场执法领域的配合,建立完善了市场执法协作机制,切实规范了案件查处、日常监管、信息通报、突发事件处理等流程。健全安居图书批发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完善了出版物批发售前审验、市场巡视检查等制度,确保了95%以上的图书出版物在销售前送审、审验合格后销售。开展对无证、超范围印刷,以及教辅材料市场的专项整治,抽查印刷企业286家次,排查处理无证、超范围印刷经营企业**家,对18家印刷企业实施了现场整改。组织开展地面数字电视违规经营和“独立电影”放映活动的查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继续抓好印刷、发行企业和地卫设施的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管理。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财政对实体书店的扶持,5家连锁书店共获中央财政800万元奖励,并争取市文化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
(二)广电有线网络经营秩序管理切实加强。建立了与省局的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群众投诉月通报制度,及时责令网络公司加强对投诉问题的整改,全年处理群众投诉63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围绕处理解决电信IPTV与有线广电网络的准入矛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保障群众电视收视权、选择权奠定了基础。
(三)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下放审批事项6个,精减比例达19%。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件、并联审批事项**件,接受各类咨询8653人次;组织行政调解和行政复议20余次。举办各类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专题培训30多批,参训3000余人次,广新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组织局领导进政务大厅12次,零距离了解服务对象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个行政村(社区)、12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建设,并深入开展“送节目下基层”活动,新策划制作了《法治大讲堂》、《田园书场》、《我的田园我的歌》、《生活真奇妙》和《健康新概念》等5个系列共570期广播节目,并及时送下基层,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邛崃、金堂、双流、蒲江等区(市)县采用层层分责、服务外包等方式,切实加强广播室的管理和维护;龙泉驿、都江堰、彭州、大邑等区(市)县自筹资金,率 先利用广电有线网络共缆传输技术,推进实施了广播室县、乡、村三级联网工作。
(二)电视“户户通”工程提质扩面。全年完成9个“村村通”发射台数字化改造提升工作,免费为边远山区农户发放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2.6万台。进一步加强全市“村村通”发射台(站)的运行维护,全年修复受地震、洪灾损毁的发射台设备、机房1089台(个),
维护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1343户次。**双流等区(市)县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满足了光纤未通达地区群众收看高清数字和本地节目的需求。
(三)电影“人人看”质量不断优化。全年在三圈层建成100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在4个乡镇建成多功能数字影院。创新开展公益电影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进社区、进特殊群体活动,着力加强公益电影放映质量的动态监管,全年放映公益电影**场,受到基层群众欢迎和市民代表、专家组好评。区首开盲人“光明影院”;新都区通过电影、报纸等媒体推出节目菜单式公告,不断满足群众观影个性化需求;**等区县加强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不断改善群众观影环境。
(四)农家书屋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示范书屋”建设活动,全年建成示范农家书屋463个;改变过去集中采购模式,图书更新由区(市)县统筹,根据农民群众阅读愿望进行个性化采购,全年投入290万元用于三圈层(含青白江)补充更新图书,较好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武侯、龙泉驿、新都、双流、彭州等区(市)县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一卡通管理、图书流转、建工地书屋、延伸服务点等方式,提升了图书管理水平,扩大了图书覆盖面;成华、崇州、金堂、郫县、大邑、蒲江等区(市)县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农民读书征文、百姓故事会、暑期义务辅导班、专题讲座和图书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了书屋和图书利用率。
(五)全民阅读活动有所进展。组织举办以“健康阅读·健康生活”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发放明信片等方式,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氛围。组织举办成都第二届“百姓大书市”活动,展销各类图书近万种,接待市民40万人次,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低价优质图书,有效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继续做好《书香成都》的采编工作,全年编印周刊46期、6.9万份。青羊、大邑、蒲江等区(市)县积极与“3 2”读书荟、毓秀苑等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定期开展名人讲座、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度。
(六)文化精品制作力度加大。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全年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重点加强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音像、图书作品等精品创作的扶持,共有7部作品获市“五个一工程奖”。青羊**等区(市)县狠抓电视节目质量,自主创办节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可视性强。
四、着力构建联动协作机制,“扫黄打非”工作保持高压态势
(一)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净网”、“清源”和“秋风”专项行动,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净化工程、重要环节联防工程以及“珠峰工程”,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清理淫秽色情出版物和打击侵权盗版等重点任务,有效推进了“扫黄打非”工作。全年共组织7次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3万人次,查缴非法出版物78万余件,清理取缔非法印刷企业8家、游商地摊**个;鉴定备案非法出版物4700件;删除屏蔽网络有害信息2万余条,关闭涉嫌发布色情内容论坛130余个,查处本地网站2000余家。武侯区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监管,加强电子市场专项整治,先后查处9家违规经营出版物单位,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6万册,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出版物市场秩序。温江区把“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覆盖延伸,建立了出版物市场协管机制,在全区10个镇街聘请了61名“扫黄打非”工作协管员并签订《市场协管委托书》。
(二)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建立完善案件协查、案件挂牌督办、办案经费补贴、举报奖励等机制,切实加大了“扫黄打非”案件查办力度。金牛区大力查处非法音像制品地下交易活动,先后查办了“4.16”、“4.30”、“5.15”、“9.10”等多起大要案件,从源头上遏制了侵权盗版行为。全市全年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40起,办理全国和省上交办案件线索21起,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其中,成功查办的“6.09”案受到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充分肯定,成功查办的“4.17”案在全国“扫黄打非·珠峰工程”会上作交流发言。我市荣获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五、巩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版权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版权宣传引导力度加大。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6.1”著作权法颁布实施纪念日,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现场投诉、举办企业版权知识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版权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版权意识和版权认知度。围绕培育版权文化、优化创新环境,策划制作并组织播放了“音乐与版权”电视专题片和“创造力与孩子”版权公益宣传片。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企业版权保护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二)版权执法水平有所提高。坚持以抓源头、清市场、打网络为主线,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对10余个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监管,清理下线各类授权不明晰或未授权作品200余件。深入推动版权保护服务糖酒会、财富论坛和西博会等重要展会,积极做好展会期间展场设计、产品包装等版权侵权纠纷的调处工作。强化维权保护,指导版权纠纷调解中心调解软件、图书、美术图案等版权侵权纠纷70余起,妥善处理电信音像作品版权侵权纠纷。
(三)版权公共服务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版权事务中心建设和版权工作站的指导,全年登记版权作品4800余件,发放版权资助经费185万元、资助作品2600余件。组建成立全市版权协会,组织举办企业版权沙龙活动,健全完善了版权专家信息库,版权指导工作不断加强。金牛、武侯、高新等在加强园区版权服务、严查侵权盗版、强化版权宣传培训等方面成效明显,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保护和服务环境。
六、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牵头完成了市广播电视台与成都传媒集团的分开运行;深入推进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完成注销原电影公司税务、工商登记和完善新公司注册资本等后续工作。积极推进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后续工作,完成3家出版单位资产评估备案和产权登记。切实加强对市印刷物资公司的监管,大力推动《新食品》、《建材与装饰》杂志社公司改制遗留问题解决。此外,“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完成了正式挂牌,资助传媒集团开展了《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课题调研工作。
七、不断夯实广新系统组织保障,班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认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局机关干部围绕“领先发展、文化自强”、“依法行政、维护稳定”、“感恩时代、砥砺奋进”等三大主题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全系统干部职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推进“文化之都”建设的共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领导班子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圆满完成了规定阶段的学习教育任务。坚持碰硬较真查找“四风”问题,共完成问题整改39个,特别是群众反映的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精减、有线网络电视服务质量监管、媒体违禁广告播出、版权登记资助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惠民生、办实事”主题活动,建立落实联村帮户“三个一”责任机制,局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40余户,提供帮扶物资21.8万元,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断强化,工作作风得到持续改进。
(二)机关职能构架和运行机制得到优化。按照“版块融合、专业设置、减少交叠”的原则,优化了局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配置,局机关工作实现高效协调运转,工作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完善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专题会议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局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得到较好发挥。强化内部管理,着眼于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机关通病,构建了以工作职责项目化为标志的目标和干部管理新体系,制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完善了月度例会制度,推行了重要事项督办制度,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不断提高。
(三)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强化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认真执行民中集中制原则,局党组带头遵守和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议事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对联系服务基层、控制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提出了18条刚性规定,局机关下发文件简报较上年减少26%,“三公”经费开支较上年下降26.5%。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位,并制定了对应的防控措施。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名市管干部,43名处级干部均按要求向组织报告了个人情况。深入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和商业预付卡专项治理活动,全局共有8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零持有”报告。全年局机关未发生违反“八项规定”、上班时间打游戏、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情况。在全市组织的**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局党组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等三项指标测评的满意度均为100%,并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全面深化广新体制改革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着力破解工作难题,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履职绩效和工作水平,为加快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和“文化之都”建设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一、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全媒体监管
一是加强全媒体内容质量监测。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健全完善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报刊审读机制,不断促进媒体内容生产质量的提升和正能量传播。会同市网信办加强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工作指导,加强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建立完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监管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深入开展“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加大媒体违禁广告整治力度,持续净化荧屏声频。发布《媒体社会责任年度报告》,进一步强化媒体社会责任。继续加强监测中心技术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媒体监管技术支撑。
二是加强安全播出管理。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秩序,强化保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健全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
二、以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出版发行及印刷市场管理。切实规范出版、印刷和发行秩序,重点加强对无证、非法印刷,以及图书批发市场和校园周边图书发行秩序的整治,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努力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加强广电有线网络传输和经营秩序监管。妥善解决电信IPTV与广电网络的准入矛盾,切实保障群众的电视收视权和选择权。坚持有线电视服务质量投诉通报、个案处理回访等监管机制,督促广电网络服务提供商改善服务,进一步提升公众满意度。
三是规范电影院线放映活动。加大电影放映活动监管,健全影前公益宣传片播放机制,进一步规范影前播放行为。完善城市电影院线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业自律。
四是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继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的教育培训,强化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审批相关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三、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文化惠民实效
一是加快实施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划年内新建184个行政村和11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实现行政村和已建成5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的全覆盖。推进广播三级联网应急体系建设试点,强化应急公共服务功能。
二是巩固推进电视“户户通”工程。组织开展边远山区电视收视覆盖调查评估,修订完善“户户通”工程建设规划。年内稳妥推进8万户MMDS用户转换,新发展边远山区地面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进一步完善地面数字电视管理与运行维护机制。
三是不断优化电影“人人看”工程。注重科学规划,年内在三圈层建成100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进一步改进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公益电影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进城市社区、进特殊群体等放映活动,年内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3654场。利用电影放映监管平台,加强对公益电影放映质量和场次的有效监管,不断增强电影惠民实效。
四是着力加强“农家书屋”使用管理。紧贴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建立以基层群众为主的选书机制,及时做好图书更新工作,年内补充更新比例不低于10%,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积极探索“农家书屋”与农村相关文化资源整合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基层现有文化资源的综合功能和优势,进一步改善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五是着力打造“书香成都”品牌。围绕培育崇尚阅读的城市健康生活方式,制定“书香成都”建设规划,出台全民阅读实施意见,组建成立“成都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针对不同群体策划组织多层面多形式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丰富“书香成都”建设的载体和内容,促进全民阅读氛围的提升。大力实施阅读支持计划,组织开展向留守儿童和外来外出务工青年等人群免费送书活动。扎实抓好相关社会公益组织、阅读公益活动和阅读推广人、书评人、志愿者的扶持,激发调动全社会参与“书香成都”建设的积极性。继续加强媒体舆论宣传和推广引导,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大力营造“书香成都”建设的良好氛围。制定“成都市全民阅读指标体系”,纳入全市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内容,增强全民阅读活动指导的科学性。
六是抓好文化精品生产。加强对成都本土题材的挖掘策划、拍摄制作和宣传推介,实施优秀广电节目、影视剧、出版物“奖励扶持计划”,进一步推动内容创作生产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鼓励引导社会机构、网民生产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视听节目,不断扩大正能量传播。探索建立区县广播电视资源节目交换平台,促进区县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创作生产。精心组织开展“广播节目下基层”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以实施专项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一是扎实抓好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坚持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切实加强源头治理,持续开展网络打击,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清理淫秽色情出版物等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及活动等重点整治任务,加大典型案件的查办力度。
二是健全完善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工作协同和目标考核机制,着力构建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协调有力、反应快速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巩固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五、以深化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为载体,强化版权保护服务
一是继续推进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发挥市政府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抓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深化和拓展“版权示范单位”的创建。
二是切实加强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做好版权登记、版权资助、投诉受理、纠纷调解、版权培训和版权维权等工作。扶持版权社会服务组织,指导和支持版权协会及相关行业公益组织开展版权培训、版权活动、版权贸易,以及促进企业版权管理机制建设等工作。切实加强版权工作站建设,推进版权保护和服务向产业一线延伸。
三是积极筹备和举办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主动与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组委会、国家版权局联系和对接,积极做好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筹备和举办工作,努力提升和扩大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六、以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为突破,努力推进广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对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加强对成都传媒集团在基地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加强相关政策协调,促进音乐产业聚集发展。
二是促进高端印务产业集聚发展。开展成都市印刷产业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制约高端印务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促进印刷产业向高端、绿色转型和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大力宣传普及绿色印刷知识,推动绿色印刷标准运用,支持开展绿色印刷认证,鼓励和支持印刷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推动传统印务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促进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组织开展版权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发布《市版权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摸清全市版权产业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促进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申建国家版权交易西南中心。
四是有序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部署,完善工作流程,协调落实相关政策,促进改制单位的市场化发展。
七、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全市广新系统运行质量和水平
一是健全落实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已出台制度和规定的清理,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三重一大”、分工负责、首问责任、信息调研等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和资产管理;加强民生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优化局机关目标和干部考核体系。细化量化年度重点目标项目,增强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考核办法的激励性。强化工作计划执行和督查,完善过程管理和重点工作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事项的办结率和满意度。加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
三是加强干部和人才培训。实施广新系统“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干部大讲堂”和组织参加“创新思维月讲坛”、“远程在线学习”,以及实施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行业系统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四是推进提升机关办公信息化水平。依托“数字成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立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实现数字化管理、动态化监测、社会化公示。改版升级“成都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门户网站”,进一步创新表现形式,丰富网站内容,加强信息维护,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局机关政务微博的管理,增强信息发布的丰富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满足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需要。
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建立局机关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gzzjfw/qtgzzongjie/346424.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