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精选和整合原则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4400字〗

摘要:历史与社会课程是此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综合课程。因此,就“综合”而言的攻关课题较多,其中如何综合其学习内容的立场和视野、原则和方法,既关系到教科书的编写质量,也涉及教学的成效性,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对该课程的贡献的角度,考察其内容精选视角和整合原则,着眼点应当是谋求公民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整合;精选;原则

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理应完整地体现公民社会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知识,并为实现自我价值、谋求人类及个人幸福,充实公民的行动能力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①为此,历史与社会课程需要从学习视野、方法、技能和知识等方面,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但是,无论是着眼于课程理念的落实,还是着眼于课程设计的技术,对知识抑或称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实施,都是最为基础性的课题。现行两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三个版本教科书,②在课程内容处理上各有特点,且实验效果尚好。不过,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门新课程,我们还有必要深入研讨其内容选择和整合原则的问题。

一、理解各学科在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中的作用

历史与社会是国际上通行的“SocialStudies”课程(以下称“社会科”)中的一种形式,其学习内容的来源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自美国1994年颁布《对卓越的期望:社会科课程标准》(NCSS)以来,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理所当然成了社会科家族不可或缺的成员。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尽管地理和历史依然是社会科的支柱学科,但是由于对社会科的定位不同,以及公民教育核心价值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定,诸如环境、现代化、全球化及其他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往往使社会科更具有透视“当今事件”的功能,解决或正视“正在出现的社会问题”,则使社会科更富有挑战性。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多角度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就成为社会科内容整合的关键性课题。

另一方面,多种学科同时作用于一个学习课题时,必然采用不同于单科课程的学习视野和方法。围绕怎样的主题组织社会科的学习内容,以使其符合“整合课程”的性质,③并获得最好的学习效益,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也需要慎重考虑学习内容的选择标准和整合策略。如今采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术语,亦在求一个相对整体的学习视野,而非孤立看待和处理学术意义上的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也就是说,在社会科的内容框架中,人文社会科学原有的学问系统和知识范畴,只能服务于公民教育,并为此重新建构适宜政治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合理的教学体系。

设置历史与社会这门社会科课程,顾名思义重在两条主线索的交叉与综合:纵向的是“历史”,横向的是“社会”。然而,这里的“历史”和“社会”,不是学术上定义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当然也不可能只有一种课程整合模式。事实证明,对多种学科内容取舍的不同,可以带来不同的课程类型;不同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同样可以造成多样的课程结构。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初创阶段,无论采取怎样的课程整合方式,其重要的研究基础之一便是了解不同学科在社会科领域中究竟具有何种贡献。④所谓“贡献”或“价值”,一个是着眼于与公民社会理念有关的陈述性、价值性知识及其衍生技能,另一个是着眼于与公民行动能力有关的规范性、方法性知识及其行动能力。

●地理学 从传统教学的意义上讲,地理学科的目标是:通过国土教育增加爱国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的空间位置,并了解其生活环境与状态,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上这些目标要求不仅使地理知识继续占据着社会科的重要位置,而且还因为它能够从不同的水准用全球视野考察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的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所以更增加了它的学习必要性。

现代社会科则更为关注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组织以及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从一个简单的角度看,许多涉及自然地理的内容,都会从空间分布的情况出发,联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特点。比如,它在表述自然资源(如水、矿藏等)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关注到它们的不均等分布,及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乃至由此所产生的多种多样的人类生存方式,而后者是课程内容的重点。⑤即它把社会空间的交互联系作为理解社会科中地理学习的关注点。⑥如,美国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和地理学家协会给学校准备的指导意见中(幼儿园-12年级),除了规定位置、地点、地区、区域间的联系、行为模式5个核心的学习要点外,还着重强调以下几点:关注可观察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并能够说明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解释某一区域环境在人类定居方面的优缺点,以及人类是通过什么方式适应自然环境的;理解人类的生活方式、观念以及物质文明,是如何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形成联系的;能够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呈现地区的一致性特征,如政府体制、通行语言或地质类型等。在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的“人、环境与空间”的主题轴中也突出呈现了这一观点。⑦

●历史学 历史学习易于达成公民教育的广泛目标,尤其在培养对国家的忠诚感,以及增进民族认同感方面,历史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⑧无论哪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历史教育都并非一个中性学科,政府都从法律上要求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对本国历史的学习。道理很简单,国家的历史经历既是公民个人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共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虽然不是一个完全的“实践科目”,它的贡献是渗透在文化层面上的,但是它确实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观察视角,既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批判能力,涵养自省的精神。就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或行为而言,如果缺少了有质量的历史学习,人类就不会成功地续写自己的文明史。

●政治学 实现政治社会化是开设社会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学校教育而言,其重点是理解人类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理念。作为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理应知道人类社会的形成及维持其秩序的不同方式;了解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并能够认同社会核心秩序的权威性。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诸如正当的政治与社会体制受到破坏或威胁时,正直的公民就能够出来用自己的忠诚去维护它。所以,个人若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以恰当的、符合公正政治需求的方式来行动。因此,社会提供了让年轻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多种机会。通过社会科,学生可以内化与社会政治体制相一致的一整套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并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过程,树立促进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志向。

●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宽泛的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群体、机构和文化。它经常关注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多样性,还特别关注社会组织及人们组成群体、集体(集团)、社会等级和机构的方式。发达国家的社会科皆包括以下学习主题: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某一文化中最基础、最必需的学识来源;每个社会都存在社会等级,虽然等级划分的基础和等级结构的严密程度有很大的不同;每个社会都会形成角色、模式、价值观和比较公认的行为体系,以指导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所有社会都存在社会控制系统,在一个既寻求个体自由又重视社会控制的社会中,冲突通常就出现在两者之间;个人的社会环境对其成长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社会科学习目标,理应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自我概念和亲社会的情感,正确应对群体压力对个体行为、态度的影响,增强个体的自我决策和领导能力等。

●人类学 通常认为,人类学的关注点是社会机构、人类文化(宗教、艺术等)特征和人种(形体、语言等)差异,特别是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人类学中的文化、交流、语言、风俗等概念,已经成为社会科的重要部分,并为学生研究和理解人类文化,以及指引他们朝着文明的方向成长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素材。

国外的社会科研究表明,人类学的研究通常都是相对的。这种相对的、跨文化的研究恰恰展示了人类能力的广泛性,如富裕与贫穷、人道主义与残忍、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等。人类还是充满了矛盾的生物。如其行为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做出卓著的成就,但又经常以不理智的方式做事。在一定限度内,人类可以控制并形成自己的环境,建构一种文化。人类靠自身的能力来思考、想象,依靠改革来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这种特征形成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这就为学生理解人类文化,学会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提供了多个视角。

人类是个大家庭,所有的人都是人类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身体和社会需求。与社会学的贡献大致相同,人类学的内容作用于学生的如下思考:每个社会都有各自可以称之为文化的信仰、传统、价值观以及知识和技能体系;文化是从总体社会习得的,而且在任何一个既定社会中,它都是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导;虽然各地的人们都面临相同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但因满足需求的方式不同而使各自的文化大相径庭;人们的艺术、音乐、建筑、食品、服装、运动和习俗等,都有助于形成这个国家的特色;无论是哪个人种或种族,几乎所有的人类都能参与并对任何文化做出贡献。

●经济学 社会科还是谋求人类福利的学科,社会越是进步,公民了解经济知识的愿望和经济运作规则的认知欲望就越强烈,这也正是当今社会科特别关注经济学的主要原因。①-1商品、交换、利润、生产、需求、价格、规则、供求、稀缺、服务和效率等经济概念,不仅是构成人类文化的有机部分,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当我们身处现代工业社会时,就对需要或想需要的东西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过程中,不断置换自己的角色。所以不是我们愿意不愿意和经济体制发生关系,而是现代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在经常遇到的经济问题面前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经济生活范围和个人可控的能力,都是十分狭窄的,甚至绝大多数的民众不是主动的经济生活参与者。而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生活渗透到人们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以至影响到人们的政治态度、生活方式。在全球联系日趋密切、实力与效率并重的时代,了解经济常识,小则由一个合理的消费者提升到聪明的消费者,大则由规则意识的养成进而达成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因此,以下观点在社会科中不可或缺:人们的需要没有限制,但满足需要所需的资源却是不足的,所以我们必须理智地选择哪些需要可以满足;现代社会越来越紧密的全球联系使交换和贸易成为必需;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生产导致了个体与区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其对经济体制的决策,也需要社会公共团体及个体成员的广泛参与。②-1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0136.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