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美术课堂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300字〗

孩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他们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

孩子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可见,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童年心灵彩翼在翱翔。童心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智慧窗。

美术课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未来的遐想,手工课上他们摆摆弄弄就可以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变成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幻想,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更好地烘托气氛,我把音乐请进了美术课堂。

一、引入音乐,闻乐起舞,激发学生幻想

“闻乐起舞”是小学生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抓住孩子好动这个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了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手脚和思维,让孩子们在动中感受到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激发学生幻想,在动中愉悦身心。

在《我的小闹钟》一课上,以乐曲中模仿小闹钟的不规则的走动××│××│×××│×─│节奏入手,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小闹钟生动的形象。在倾听全曲时,学生以拍手、踏脚等随音乐律动,以各种形式的带声响的律动来表现。有的同学拍手,有的跺脚,有的学生对拍,有的敲击椅子。接下来有些学生身体左右摆动扮演起了企鹅钟,还有些学生将头向前后有节奏伸缩,嘴里发出“布谷,布谷……”的声音,学生设计的钟表外形多种多样,在展示自己设计的钟表时,学生还配上了形形色色的与外形相符的闹钟声。整堂课气氛热烈而生动,学生的充分的想象,思维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在这律动中不断流露出来。

二、走进音乐,创设情境,思维活跃发散

在课堂上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诱发了他们创造性的想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幻想。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xlwlw/201062.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