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对策探讨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1800字〗

摘要: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低质、不稳,严重制约着其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改善这种局面,在编制、用人机制、经费投入、骨干教师待遇、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中西部农村优质教师队伍,为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西部农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在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肩负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就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1.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南阳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农业大市,辖2区1市10县,总人口1100余万,85%的人口分散在农村地区。2005年,南阳市有普通小学4008所,小学教学点602个,普通中学601所;中小学专任教师87673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分别为48977人、29473人、7342人、1881人。根据省编标准,南阳市中小学教师在编人数应是79451人,总体看,超编教师总计8222人。十五期间,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01年的76.2%、92.2%和98%提高到2005年的89.6%、96.4%和99.1%,分别增长了13.4、4.2、1.1个百分点;高学历比率分别由2001年的0.4%、9.7%和28.8%提高到2005年的2.9%、26%和54.7%,分别增长了2.5、16.3、25.9个百分点。

二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效显著,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南阳市共计85500名中小学教师完成28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完成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和考核5万余人次,高级培训和考核3万余人次;新进入新课程教师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三是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逐步形成。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第二届中小学“名师工程”,共评出名师84人,学科带头人943人,市级骨干教师10541人;推荐评选出省级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分别为3人、86人、112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7人。

四是抓师德长效机制建设,把师德教育工作放在了教师教育的首要位置。南阳市先后制定了《南阳市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办法》、《南阳市教师师德考核标准》,并对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使师德建设工作迈人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也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师德教育工作,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

2.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南阳市农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统计显示30岁以下的小学教师只占33%,41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到45.6%。并且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多属于民师转正者,里面还包括前几年通过“地方粮票”进入教师队伍者,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专业素质。(见下表)

(2)教师学历结构偏低。南阳市农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有10.4%的高中教师学历不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学历比率较低。(见下表)

(3)教师职称结构层次分布不合理。南阳市高级教师比例偏小,尤其是中学,初级职称以下者占61%。(见下表)

(4)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南阳市共有普通小学4008所,小学教学点602个,除语文、数学教师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外,思想品德、英语、自然、社会、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小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见下表,仅为小学)

综上所述,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在整体上超编的情况下,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专业素养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也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必须想办法尽快改善这种局面。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888.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