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的悲剧性因素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2800字〗

【摘要】很多红学研究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林黛玉,并各有收获。本文从“原型”角度追溯了林黛玉的前身及其性格缺点、宝黛之间的爱情,并得出黛玉结局的悲剧性结论。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美丽、柔弱、多愁善感、才华横溢、孤高自许的林黛玉自然是这部悲剧的第一女主角,她的形象在诸多方面也是具有悲剧性的。

一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

书中首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一株绛珠仙草,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乃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因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乃决意随同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泪水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这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正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也正是这段前缘,二人初见时黛玉有“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而在这“远别重逢”的见面后,宝玉则发狂,使性子,黛玉因他摔玉而哭,可谓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是宝黛二人相见后林黛玉的第一次哭,从此也揭开了她“还泪一生”的悲剧帷幕,同时也预示了黛玉无法逃脱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的性格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人的一生是喜是悲与他的性格有着重要关系。不良性格会让人受尽挫折,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悲剧性的结局。林黛玉虽然有着令人欣羡的容貌与才情,但正是由于她的一些“不良性格”,让她饱受精神折磨,甚至输掉了爱情丢掉了生命,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结局。

1.自卑

林黛玉在母亲病逝后,被外祖母接到了京城荣国府。从到外祖母家的那一刻起,她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让别人耻笑了去”。因为她曾“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而自己如今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要显得格外小心在意,唯恐让别人说她一点的不懂事。她的过分小心,正是由于这种自卑感在作祟。即使后来待的时间久了,她也仍然谨小慎微,敏感多虑。它就像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在仿犹如惊弓之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只要稍微有所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反馈,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例如在第七回中,周瑞家替薛姨妈给几位姑娘送宫花。本来只是抄便道走,未分高低贵贱,却恰巧最后给了黛玉。这便“惹恼”了这位林姑娘,这实际上又是黛玉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她觉得她无父无母的寄人篱下,不如那些姑娘们的家室好门第高,才会这样被人忽略,甚至一个下人都这样的对待她。倘若只是单送黛玉一人的,她便不会这样恼怒,肯定高兴的拿着花去找宝玉了,她要让大家知道她在这个家是有地位的。其实,对林黛玉来说,自尊与自卑原不过是一对孪生姐妹。可是她却要时时刻刻地在人前极力维护她的自尊,是为了用自尊掩饰她内心的自卑。

2.自恋

自恋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他爱上了倒映在水面上的自己,难以自拔,最终坠入“爱河”——淹死在水里。黛玉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孤芳自赏”,几乎贯穿于所有关于她的情节之中,也而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常以自己的美丽和多才为资本,眼里容不得他人。如书中第五回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不想如今忽来了个薛宝钗,年虽不大许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喜欢与宝钗处顽,因此黛玉便有抑郁不平之意。”还有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黛玉想压倒众人大展诗才。第三十七回,大观园诗社活动时,提笔一挥的突出表现,都显示出了她的争强好胜,具有极强的表现欲。这种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别人赞美,甚至孤芳自赏,正是她自恋情节的外在表现。

3.叛逆性

封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黛玉偏偏就不是这样的女子。她的学识、才情在贾府中可谓首屈一指,就连小厮兴儿都知道她有“一肚子的文章”。而每每宝钗和她宣传封建妇德时,她总是不会接受,黛玉的叛逆取得了胜利。另外,她对宝玉的情不自禁也是具有叛逆性的。在那个封建年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是绝不被允许的。对于声势显赫的贾府中最宝贝的宝玉的婚姻更要考虑是否门当户对,是否对家族的利益有帮助,因此那些封建家长们并没有把黛玉考虑在内。就算是这样,黛玉对宝玉的感情也从未动摇。她不管是否真的有“金玉良缘”,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始终对宝玉一心一意,甚至为爱投入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死来反抗封建的婚姻制度。再有,人人都劝宝玉好好读书,走“仕途经济”,只有黛玉一人了解他支持他,她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不说那些“混账话”,所以“宝玉深敬黛玉”。她可以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移人心性”的“杂书”,甚至在酒筵上,她还把书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

三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以失败告终,绛珠仙草泪尽而逝

宝黛的爱情始终是《红楼梦》的一条主线,而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是造成黛玉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因为她“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因为她既没有金玉缘也没有金麒麟;因为她既没有薛家那样财大气粗的家庭作后盾,也没有史湘云那样有显赫官职的叔叔作背景;因为即使对她疼爱有加的老太太也反对她嫁给宝玉;因为元妃的宫中赐物也表明了宫中娘娘对自己弟弟婚姻的立场是倾向于宝钗的;因为她的叛逆思想是没有办法与封建势力相融合的。这一切的一切,让黛玉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又怎么能够应付得来呢?她自由的爱情被重重地压在了封建大山之下,在这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即使奋力抗争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悲剧。她用一生的眼泪演绎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了她的恩人,最终泪尽而逝。我想这也是黛玉悲剧性的社会因素吧!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rwyjlw/261840.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