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平等的哲学思考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0推荐〗〖字数:800字〗

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以个体人为基本出发点,主张确立一种自致性的努力方向以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并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公正环境,而力图消除先赋性等影响个人发展的不正常因素。

教育机会平等的内涵

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或余地。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机会是一种资源。所谓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解决如何拥有作为一种资源的机会问题时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即:平等的应当予以平等的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予以不平等的对待。

大致说来,教育机会平等具有这样一些具体的涵义:教育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在发展潜力方面的“自然”差异,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教育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的类别

(一)“共享的教育机会平等”与“有差别的教育机会平等”。共享的教育机会平等,是指从总体上来说每个个体都应当具有的大致相同的基本教育机会。有差别的教育机会平等,是指个体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可能是完全相等的,应有着程度不同的差别。

(二)“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与“实际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是指现代社会“应当”具有的教育机会平等,是基于人的基本教育权利而确认的一种教育机会平等,是一种“纯粹的”教育机会平等。“实际上的教育机会平等”,是指现实社会所允许的教育机会平等,换句话说,是指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兑现状态。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jyll/200841.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