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脏B超结果分析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2300字〗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脏B超检查异常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对125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不同病程及服药时间、年龄段、性别、疾病类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B超检查阳性率28.1%,其中脂肪肝发生率(24.7%)占阳性率的88.1%;年老、病程及服药时间长的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明显高于年轻、病程及服药时间较短的患者(P均<0.05);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药源性脏器损伤,尤以肝脏最为显著。应定期检查,及时防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肝损伤;B超;阳性率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病程迁延,易于复发而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极易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对肝脏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肝脏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样本选自2003年1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病程≥2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a;(3)排除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长期饮酒、血液病或发热等疾病。共入组1255例,其中男773例,女482例;年龄19a~76a,平均(29.24±7.56)a,其中年龄≥50a者241例,<50a者1014例;病程及服药时间2a~36a,平均(8.22±4.16)a,其中病程及服药时间≥5a者472例,2a~<5a者783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Ⅰ型精神分裂症803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452例。入组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舒必利、奋乃静、氯氮平、利培酮、奎硫平等。

1.2检查方法采用SONOLZNEAdar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6MHz~5MHz,均由同一医师进行检查,检查前禁食≥8h,依据吴乃森[1]肝脏B超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统计方法对不同因素的构成比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肝B超阳性分布1255例患者肝B超检查异常352例,阳性率28.0%。其中单纯性脂肪肝287例,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12例,脂肪肝合并胆囊炎8例,脂肪肝合并胆囊息肉3例,肝弥漫性改变20例,肝囊肿11例,肝血管瘤5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硬变1例。而肝B超异常患者中脂肪肝发生310例(24.7%),占阳性率的88.1%。

2.2不同病程、服药时间、年龄、性别肝B超阳性率比较病程及服药时间≥5a者472例,异常151例(32.0%);2a~<5a者783例,异常201例(2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3,P<0.05)。年龄≥50a者241例,异常81例(33.6%);<50a者1014例,异常271例(2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7,P<0.05)。男性773例,异常209例(27.0%);女性482例,异常143例(29.67%),男女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2,P>0.05)。

2.3Ⅰ型与Ⅱ型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比较Ⅰ型患者803例,异常213例(26.5%),Ⅱ型患者452例,异常139例(30.8%),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56,P>0.05)。

3讨论

肝脏是药物进行分解代谢的主要脏器,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极易对肝脏产生毒副作用。有调查显示[2],正常人群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28%。本研究显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为28.0%,而脂肪肝的发生率达24.7%,占整个阳性率的88.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与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率高[3]、影响肝脏功能、干扰肝脏对脂类的代谢和转动、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增加有关。脂肪肝的高发还与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有关[3]。

本研究还显示,不同年龄、病程、服药时间的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明显不同,年龄大者(≥50a)和病程、服药时间长者(≥5a)阳性率高。可能与年龄大,肝脏功能逐步衰退有关,加之长期患病服药,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毒副作用损害。而男、女间和Ⅰ型、Ⅱ型间肝脏异常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有研究显示[4],B超因其先进的显像技术,可以显现肝脏的不同切面,能够直观、清晰地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肝细胞的状况和肝内血管走向,当肝脏发生轻微病变,肝功能尚未发生阳性反应时便可做出有效诊断。从本组结果看,肝脏B超的改变多表现为肝区局限性或散在性不规则回声增强、变粗、减弱、变细,光点密度增加。其病理原因可能与作为半抗原的抗精神病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抗原,经巨噬细胞加工后被免疫细胞识别而导致过敏反应,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间微胆管胆汁郁积,形成肉芽肿[5]。这种病理改变可引起肝内密度和声阻的较大变化,从而破坏了正常肝脏的显示规律。如上肝区B超的改变虽然不具特异性,但能进一步证实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总之,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定期检测患者肝脏功能的变化,避免药物性肝脏疾病。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yxlw/230197.html

    按字数查找药学论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