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系统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79推荐〗〖字数:5500字〗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根据学习全会精神,结合“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主题,就农村文化建设提几点认识与思考,仅供参考。


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态,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多种文化形态,包括组织、机构、设施的有机组合,其来源于、发端于草根文化,聚合生长于群众生活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有,享用的精神生活总和。在历史推移、文化变革滥觞的岁月里,群众文化以它具有的特定的历史地位,“民族性、民间性、继承性、民众性、自娱自教性”等特点,存活于群众的生活之中,滋润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土壤,以它强有力的生命力、影响力、传播力,刻录铭记着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史轨迹。中华文明史的完整性、连续性就是在这生生不息的群众文化特质中得以保存,流芳千古传承下来。担任十年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曾说“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简单的语言,深刻道出了群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解读阐述了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地位。

峥嵘的岁月,响起动人的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现代农业建设放在首位,如今的农村农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农村文化建设最为凸现,彰显着时代的朝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在认识上,有较大的偏差,认识不足、力度不够。根据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落后、观念陈旧,缺乏后劲、缺乏人才、投入不足。2、基础设施落后,人员老化、认识不足、机制不活。因而,严重制约了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尽管现在和过去相比有较大的文化投入,但文化建设的增量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总量的对照,还显不足,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馆址不落实、活动场所功能不全、设施落后、活动经费不足等现象。根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十一五头两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的情况为:2006年文化消费总量为5660.75亿元;2007年为6325.34亿元;2006年人均文化消费为430.65元;2007年为478.72元;2007年贵州省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15.71亿元,省级6.67亿元,地级4.26亿元,县级3.99亿元,乡镇级0.79亿元;2007年遵义市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14193万元,市级财政58.74万元,县级6922万元,乡镇级1397万元。遵义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2007年1243.78元,2008年1116.79元。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和比较,已经显示出相应的信息,文化事业发展经济注入存在不均衡,文化消费市场的作用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按照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投入的总量,没有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在文化经营列入产业的今天,文化娱乐消费都是乘上升曲线的,但根据相关信息和数据,我们看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需要进一步拉大文化建设的内需,这是文化建设历史性的机遇,我们要在抓建设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认识文化的重要意义,对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认真对待,认真研究文化大课题,特别是在文化理论上需要突破。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农村文化的消费大大低于城市直接作用于文化建设的步伐,不难看出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更多力量加以关注,文化“重在建设”依然要放在首位,和经济发展并重。

农村文化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惠及广大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最直接、最具体、看得着、摸得到的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文化最直接的表象。农村文化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反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领导地位。农村文化建设,我们要站在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上加以重视。

群众文化不是什么高深的学术,而是一门系统的、多元的管理学科,看似简单,实质是一门文化管理的学问,应摆在应有的社会位置。其不仅反映“民生”工程的效应,同时折射出一个国家对文化的取向。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千村万户书库等文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为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群众文化活动和队伍覆盖城乡,形成了县、乡、村梯级化、网络化格局。贵州遵义“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建设的新举措,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认可。“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每句话,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闪烁着一幅幅美好的景象,描绘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通过创建活动:庭园式的院落,黔北民居风格、“ 吊脚楼”式的农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同时开展“农民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周”,举办“四在农家”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文化平台,将农村文化成果、农业科技产品、农产品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为新农村,“关注三农”,“关注民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
乡”等活动开辟了新路。2007年央视播出的《文化站站长》一片,深刻、生动地揭示了当今农村农民经历从“求生存”到“求文化”的转变历程,反映出基层农村农民渴望文化需求的现状,同时提示采取加强公益文化系统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方式的客观要求。可以说“文化民生”服务最好的注释就是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总结经验,摸索出一些可行办法,同时为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内容、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需求、践行着“富在农家增收入”的目的和意义;“学在农家长智慧”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本领,为致富提供了保障;“乐在农家爽精神”是在解决温饱基础上,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成为构建和谐家园的智力支撑,更是群众文化工作递进提高的目标;“美在农家展新貌”是农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具体形象的表达,综合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壮丽事业。其中文化的“乐在农家爽精神”,是农村文化建设生动的笔触、具体的实质内容和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得益彰的农村文化活动,在黔北大地遍地开花,芬芳四溢。

2008年根据中央部署,未来两年将安排约4万亿投资,通过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披露4万亿元具体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灾后重建10000亿。中国政府倾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果,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百姓生活、城乡文化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递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2008年根据文化信息可了解: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点超过670万,覆盖全国农村行政村65%以上,惠及亿万群众。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9.4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约25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基本目标。2008年底中央根据遵义市十四个县、市(区)群众文化工作情况,分别下拨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数百万元,覆盖了全市95%的群艺馆、文化馆。由于文化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和改善农村基层文化实施落后状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领导重视、工作措施得力、具体操作落实、组织到位,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彰显。

我区是遵义市中心城区,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四在农家”创建的要求,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城乡文化建设为抓手,注重群众文化的开展,结合乡镇文化优势,有目的地培育农村民间、民俗文化队伍,以抓特色、特点、品牌为出发点,发展了具有浓厚气息的深溪镇农民舞龙队,海龙镇农民“海龙薅秧歌”艺术团,忠庄镇农民“钱杆舞”艺术团等,开创性地举办了“红花岗区乡村旅游文化节”,开展了以农业、农村产品为名称的“荷花节”、“草莓节”、“葡萄节”等和农村农民紧密联系的文化活动,为提升农村文化,为发展“农家乐”注入新的文化内容,扩大了文化经营空间,为拉动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为满足城市休闲文化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08年、2009年红花岗区得到中央财政拨付专款100万元,立项修建5个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现已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完工;新建“农村书屋”点50个;“村村通”工程总投入172万元,新建自然村寨191座,每座服务20户农家,占区农村90%以上。中央财政结合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专款划拨40万元资金,用于基层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设备硬件的投入,同时改善群众文化工作辐射农村,因交通不便、设备落后、经费紧缺的条件。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遵义能够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上有这样的景象,是文化建设历史性的破天荒。

每年红花岗区委、区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数百万元,主要投入到社会的文化活动之中,提高文化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发展的层次,每年都组织“迎新春”文艺专场展演,邀请了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德国柏林交响乐团、维也纳施特劳斯交响乐团等到遵义名城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大大丰富、提高满足了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节假日为中轴线,群众文化活动城市以社区的“四民社区”创建,农村以“四在农家”创建为主导。城市和农村文化建设队伍发展方心未艾,人才辈出,亮相于贵州文化建设品牌的“多彩贵州”歌唱、舞蹈等大赛舞台,让充满希望的田野歌声嘹亮,收获的神州盈满喜悦!

农村文化建设是当今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馆无钱、无权,工作就靠嘴巴甜”道出了在基层开展群众文化的艰辛。严峻的思考,和发展的考验,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内容方面,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有些问题已经初显端倪,亟待加强管理和引导,进一步的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方法,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统筹之中。

从基层文化角度理性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笔者认为,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档次,在社会效益为首要前提下,把文化事业的成果、文化产业产品送到广阔的农村,满足农村文化需求。试想,把优秀的文化精品工程、节目送到农村,把阳春白雪的芭蕾舞、交响乐送到农村会是什么一个景象呢?华西村、大丘庄是全国知名的亿元产值村,他们同样可以消费享受。文化艺术作品具有服务主体对象和服务范围,但真正的文化艺术作品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共同爱戴,否则就成为了一般人享用的什物罢了,农村缺乏高雅艺术的熏陶;二、上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综合考核内容,提高文化建设的力度,用改革的方式调整文化服务形式,以“四基建设”为主,培养群众文化管理人才。三、扩大文化服务效果,从服务形式、手段上创新,利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方法在农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会群体。根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80%的农民将转入城市。他们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城市繁荣和发展的特别贡献者,根据东部农民工的涌入,西部大量农民工的输出现状,我们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关注农民工”的文化服务工作。试问:“关注农民工”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怎样确定服务主体的方向和地位?农民工主要是在城市的,是城市建设的问题。东部地区根据农民工聚集的条件,深层次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更多地接受城市文明成果,改善其生活状况、精神状态,让“民生文化”服务转化为生产力,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力量。西部地区则要结合农民工输出的特点,各自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把关注农民工对象放在“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的文化服务上,让受益文化的农民工回到本土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共享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在这方面还需要一个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加以补充和完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文化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主导条件,从农村基本生产、农民基本生活要求入手,惠及广大农民。四、摸清认识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不同的地区、省分具体情况、经济基础和文化资源等文化元素加以分析研究。五、遵循“三贴近”原则,“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开展农民喜闻乐见,听得懂、看着乐的文化活动,注重文化教育人的实效,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农民观赏水平和表演水平,不断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六、从根本上转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更要面向国际化,采取不同的手段把目的放在优化生产力,提高农村产业水平的终端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提出:“危机中,社会更需要文化来温暖”的观点,不光是对市场经济、对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都有指导意义。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ybg/342959.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