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开发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切实加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在产业管理、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和环境保护上进一步创新举措,树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观。(一)矿产资源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县政府成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定期通报工作动态,对矿产资源从开采、加工到销售,从审批发证、协调管理到税费征收,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规范管理和扶持发展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强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分析矿业发展动态,制定行业质量、服务标准,加强交流合作,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确保我县矿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税费征管。规范合法开采加工企业的管理,取缔关闭非法开采加工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税费征收台帐,堵塞税费漏洞。(二)矿产资源开发由“无序”向“有序”转变。一要加大治乱力度。针对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滥采乱挖等问题,要把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的乡镇作为重点,把难以规划开采的矿区作为难点,进一步加大治乱力度。要结合矿业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对已发放的采矿证进行清理,属禁采区内的矿山一律关闭,依法注销证照;属限采区或可采区内、达不到核定规模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予以关停整改。二要加大治散力度。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引导小、散的矿山组织起来,采取联营重组等方式,联合办矿、规模经营,做到统一规划、开采、加工、销售和缴纳税费,从而使矿产开发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鼓励大集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进行规模化投资和低成本扩张,实现矿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三要健全招拍挂制度。进一步加大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力度,严格实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有偿取得制度,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三)矿产资源加工由“粗级”向“精深”转变。一要发挥优势,做强精深加工。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对石煤、萤石、石灰石、铜、铅锌等矿种进行精深加工,努力实现由出售原矿和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如针对石煤储量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优势,发展钒和水泥产业;鼓励收储水泥用灰岩矿产地,为发展水泥行业提供资源保障;鼓励黄柏坑铅锌矿、焦塘铅锌矿、蔡家坪铅锌矿探矿权早出成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经济,扶持废渣、废料再利用加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税收优惠,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要优化布局,构建产业集群。按照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要求,从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减少企业负担的角度出发,引导加工企业分布在水、电、路便利,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方。着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打造集约化、高效益的产业集群。(四)矿产资源保护由“短期”向“长远”转变。一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禁止乱采滥挖、掠夺式采矿;禁止采富弃贫、浪费资源。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提高回采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贫化率。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废石要有序堆放、建好拦石坝,废渣要有专用场地堆放,废水要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控制林地使用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三要加强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强化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意识,监督矿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五)矿产资源效益由“经济型”向“和谐型”转变。矿业开发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求得一时经济发展。在今后矿业开发中,不但要严格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更要将综合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禁止在灵山风景名胜区、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可视范围内露天采矿;禁止建设经济效益一般、环境恢复治理昂贵的项目;禁止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破坏性的矿产,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切实有效地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增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切实加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在产业管理、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和环境保护上进一步创新举措,树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观。(一)矿产资源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县政府成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定期通报工作动态,对矿产资源从开采、加工到销售,从审批发证、协调管理到税费征收,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规范管理和扶持发展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强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分析矿业发展动态,制定行业质量、服务标准,加强交流合作,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确保我县矿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税费征管。规范合法开采加工企业的管理,取缔关闭非法开采加工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税费征收台帐,堵塞税费漏洞。(二)矿产资源开发由“无序”向“有序”转变。一要加大治乱力度。针对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滥采乱挖等问题,要把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的乡镇作为重点,把难以规划开采的矿区作为难点,进一步加大治乱力度。要结合矿业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对已发放的采矿证进行清理,属禁采区内的矿山一律关闭,依法注销证照;属限采区或可采区内、达不到核定规模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予以关停整改。二要加大治散力度。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引导小、散的矿山组织起来,采取联营重组等方式,联合办矿、规模经营,做到统一规划、开采、加工、销售和缴纳税费,从而使矿产开发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鼓励大集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进行规模化投资和低成本扩张,实现矿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三要健全招拍挂制度。进一步加大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力度,严格实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有偿取得制度,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三)矿产资源加工由“粗级”向“精深”转变。一要发挥优势,做强精深加工。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对石煤、萤石、石灰石、铜、铅锌等矿种进行精深加工,努力实现由出售原矿和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如针对石煤储量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优势,发展钒和水泥产业;鼓励收储水泥用灰岩矿产地,为发展水泥行业提供资源保障;鼓励黄柏坑铅锌矿、焦塘铅锌矿、蔡家坪铅锌矿探矿权早出成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经济,扶持废渣、废料再利用加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税收优惠,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要优化布局,构建产业集群。按照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要求,从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减少企业负担的角度出发,引导加工企业分布在水、电、路便利,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方。着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打造集约化、高效益的产业集群。(四)矿产资源保护由“短期”向“长远”转变。一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禁止乱采滥挖、掠夺式采矿;禁止采富弃贫、浪费资源。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提高回采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贫化率。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废石要有序堆放、建好拦石坝,废渣要有专用场地堆放,废水要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控制林地使用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三要加强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强化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意识,监督矿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五)矿产资源效益由“经济型”向“和谐型”转变。矿业开发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求得一时经济发展。在今后矿业开发中,不但要严格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更要将综合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禁止在灵山风景名胜区、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可视范围内露天采矿;禁止建设经济效益一般、环境恢复治理昂贵的项目;禁止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破坏性的矿产,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切实有效地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学习科学发展观 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我县被确定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我局也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实践以及调研活动。通过最近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总结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逐渐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国情,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近3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3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怎么做(一)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五是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国土资源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当前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给国土资源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个机会,围绕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上对国家负责、下对群众负责、中间对企业负责的全面统一,积极推动国土资源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ybg/343331.html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bggs/dybg/343331.html
上一篇:我县农业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下一篇:基层安监部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按字数查找调研报告
- 7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300字
- 1400字
- 1500字
- 1600字
- 1700字
- 1800字
- 1900字
- 2000字
- 2100字
- 2200字
- 2300字
- 2400字
- 2500字
- 2600字
- 2700字
- 2800字
- 2900字
- 3000字
- 3100字
- 3200字
- 3300字
- 3400字
- 3500字
- 3600字
- 3700字
- 3800字
- 3900字
- 4000字
- 4100字
- 4200字
- 4300字
- 4400字
- 4500字
- 4600字
- 4700字
- 4800字
- 4900字
- 5000字
- 5100字
- 5200字
- 5300字
- 5400字
- 5500字
- 5600字
- 5700字
- 5800字
- 5900字
- 6000字
- 6100字
- 6200字
- 6300字
- 6400字
- 6500字
- 6600字
- 6700字
- 6800字
- 6900字
- 7000字
- 7100字
- 7200字
- 7300字
- 7400字
- 7500字
- 7700字
- 7800字
- 7900字
- 8200字
- 8500字
- 9100字
- 9400字
调研报告范文推荐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