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在晚期先兆流产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WBC在判断晚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5例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二组。晚期先兆流产组70例,晚期难免流产组15例。另正常中孕组50例。均抽取静脉血查血清CRP、血象。[结果]晚期先兆流产中的血清CRP、WBC水平与对照组、与妊娠先兆流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CRP、WBC可作为判断晚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先兆流产;难免流产;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清;晚期
妊娠与孕28周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妊娠13~27周自然终止者为晚期流产。随着医学的进步,不少妊娠25~26周的流产胎儿由于流产前孕妇已得到充分治疗,流产后的新升儿又得到精心的科学护理,虽然体重仅为600~700克,也有存活的机会。而且目前不孕、人工受精不断增加,胎儿珍贵,故有必要对晚期先兆流产加强认识,完善处理,以期待珍贵胎儿的良好结果。晚期流产的发生原因与早期先兆流产有不同之处,本文拟从血清CRP、WBC方面探讨影响晚期流产预后的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晚期流产患者85例,根据预后分先兆流产组70例,难免流产组15例,产科门诊正常中孕患者50例。诊断标准以《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为准,患者无习惯性流产史、无内科疾病史,年龄、孕产次与对照组无异常。
1.2标本采集和处理流产组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各20ml,即刻送检查血CRP、血常规,每例均行宫颈分泌物培养找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及普通细菌培养。予硫酸镁、黄体酮、中药寿胎丸加减治疗,CRP、WBC异常者予抗炎治疗。对照组选自首次转我院产科门诊的孕妇常规查血CRP,血常规。
1.3测定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的CRP含量(美国贝克曼公司IMMAGE(R)800)WBC值(日本东亚sysmexXE—2100)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经x2检验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2结果
表13组患者血清CRP、WBC水平的比较(略)
*:WBC>10×109/L,中性粒>70%,中性粒细胞数>7.2×109/L
表2晚期难免流产组按病因分类(略)
3讨论
3.1从结果中看出,晚期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与感染有关。在晚期先兆流产中,CRP、WBC高者经抗感染治疗CRP、WBC降至正常者保胎效果好,均有良好结局。如未能很有效的抗感染或因孕妇用药需顾及胎儿,而有的致病菌耐药多,未能选用合理的药物,则致胎膜早破、流产定局。有报道发生在孕24~28周的晚期流产中,90%以上与感染有关[1]。宫内染常常是亚临床的慢性感染。孕妇牙周病可能是一个尚未被认识的引起早产、流产的危险因素[2]。故对阴道炎、泌尿道感染、牙周炎孕妇需高度重视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同时密切随访CRP、WBC。CRP、WBC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基层医院也可进行常规筛查,以免流产的发生。
3.2晚期流产发生[3]是促炎症细胞因子介导母胎面炎症反应,在细菌或其他因素影响下母胎面细胞因子间的平衡受到破坏,使胎儿失去免疫保护并被母体内源性免疫排斥的结果。CRP[4]作为一种炎症因子与妊娠生理和病理关系极为密切。其合成部位在肝脏,是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一般<8mg/l,但在急性炎症反应阶段含量可迅速升高。CRP能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这些细胞因子及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增加各自的量,使中性粒细胞及巨嗜细胞游移至母胎界面的量增加,从而增加PG和MMPS的生成。这些介质在不同组织有不同作用:在子宫肌层,PG加强子宫收缩,MMPS使胎盘剥离;在宫颈引起细胞外基质变性,使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胎膜MMPS活性增加降低破膜所需压力导致流产、早产的发生。
3.3宫内感染一方面诱发早产,另一方面与早产儿的脑白质损伤有密切关系。而脑白质损伤是脑瘫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对孕中晚期由感染诱导的流产早产必须加强抗炎治疗及皮质激素的应用。产前用药可显著降低RDS和IVH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lcyx/230068.html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