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2号防治IgA肾病大鼠的实验

打印本文 - 下载本文〗〖0条评论 - 150推荐〗〖字数:4300字〗

【摘要】[目的]观察肾炎2号对IgA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使用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制作大鼠IgA肾病模型,治疗组、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肾炎2号(15g/kg)和福辛普利(4.17mg/kg)至12周末。观察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1.各组大鼠尿常规均未见红细胞。2.治疗组、对照组第7~12周末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别(P>0.05)。3.各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系膜区IgA沉积减少;系膜基质、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减轻,但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具有降低蛋白尿、抑制系膜区IgA沉积、减少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增生的作用,与西药福辛普利相比无明显差异。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进展性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后每10年约有15%~20%的患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迄今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控制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肾炎2号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学铭主任医师的经验基础方,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对该方的辨证加减能有效减少IgAN患者的蛋白尿,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未能知晓肾脏病理改善的情况,只能从某些血、尿指标或与作用机制相关指标的改善来大致推测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肾炎2号治疗IgA肾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我们设想通过复制IgA肾病模型探讨肾炎2号对实验肾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SD纯种大白鼠,雌性40只,体重(140±10)g,12周龄,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尿常规阴性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4组,每组各10只。

1.2试剂及仪器牛血清白蛋白(BSA),宝灵曼公司。POLYCLONALANTIBODY,GOATANTIRATIgA:FTIC,SEROETLtd提供。鼠抗人α-平滑肌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步法抗鼠/兔通用型免疫组化试剂盒,GeneTech(Shanghai)CompanyLimited提供。肾炎2号(由生黄芪、雷公藤、制大黄、红花、银花等颗粒剂组成,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房配制),稀释成1.5g/ml的溶液。福辛普利片剂(剂量10mg),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用蒸馏水稀释成4.17mg/kg的溶液。LEICARMI135切片机、LEICACM1850冰冻切片机、LEICATCS?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病理图象分析系统、LYMPUSBX60显微镜。

1.3实验方法

1.3.1造模及治疗IgA肾病模型制备参照Emancipator等[1]报道方法,即隔日口服含0.1%BSA的酸化水,6周后定期尾静脉注射1%BSA缓冲液(每日1次,连续3次),然后观察至第12周末。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的造模与模型组相同,并于造模开始即分别用肾炎2号(剂量为15g/kg)、福辛普利片(4.17mg/kg)灌胃给药,至第12周末。正常组隔日口服酸化水,共12周。在上述12周内,各组动物进食进水量不限。从第7周末起用代谢笼留尿,每周查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实验动物在12W周末,禁食12h,3%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后,剖腹,腹主静脉取血,测血常规、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然后取出双肾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观测。

1.3.2检测项目及方法尿常规及沉渣镜检:尿常规采用LINITEK500尿常规分析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比色法。血常规:COULTERLH750ANALYZER血常规自动分析仪。血液生化: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采用SYNCHRONclinicalsystem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组织光镜观察所取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切成3μm厚的切片,用HE常规染色,最后在olympusBX6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的改变。肾组织免疫荧光观察:用组织包埋剂OCT将新鲜组织包埋后,液氮速冻,由LEICACM1850冰冻切片机切成4μm后的切片,贴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室温晾干。放入PBS内轻洗1min×3次。滴加羊抗大鼠免疫荧光IgA(异硫氢荧光素标记)抗体稀释液,37℃避光孵育45min。用蒸馏水轻洗1min(三道)后用纸吸干切片表面的水液,即刻在LEICATCS?SP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镜下观察。

1.4统计方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文资料均用(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Q检验。

2结果

2.1尿常规见图1。实验结果显示第7周末起模型组中尿常规可见有蛋白尿,到第9周末达100%,对照组、治疗组亦可见蛋白尿,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蛋白尿逐渐减少。正常组蛋白尿阴性。

(1-模型组,2-对照组,3-治疗组)

图1尿常规(略)

2.224h尿蛋白定量情况见表1。

表1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情况(略)

▲模型组24hUPro与其它各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第7、8、12周末对照组、治疗组24hUPro与正常组比较,P<0.01。◆第9、10、11周末对照组、治疗组24hUPro与正常组比较,P>0.05

2.3血清Scr、BuN、Alb、ALT、AST检测结果:见表2。

表2各组大鼠Scr、BUN、Alb、ALT、AST检测情况(略)

△*★●◆各组Scr、BUN、Alb、ALT、AST相比不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2.4血常规见表3。

表312周末各组大鼠血常规检测情况(略)

2.5肾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模型组中IgA中重度弥漫性地沉积于系膜区,呈散在颗粒状,个别呈团块状,表明造模成功,按荧光分级属于++~+++。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系膜区IgA无或微弱的沉积。

2.6肾组织光镜HE染色显示正常组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的中重度系膜组织增生,也可见部分毛细血管襻受压,管腔狭小及球囊粘连的现象。对照组、治疗组系膜基质增生程度较模型组为轻,系膜细胞数较模型组少。

3讨论

近年来大量资料研究表明,持续蛋白尿是影响IgA肾病预后独立的重要因素。大量蛋白尿致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功能障碍,过多的大分子物质滤过,相继造成系膜细胞损伤,系膜基质增多,渐而导致肾小球硬化,最终使肾功能毁损。同时蛋白尿在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化或损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等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肾小管间质病变将通过肾小球缺血、管一球返馈调节等途径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的损害,导致肾功能的减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进入肾功能衰竭。因此通过减少蛋白尿,可抑制系膜细胞(MC)增殖,减轻细胞外基质(ECM)积聚,防止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延缓肾脏病变的进程。

中医认为蛋白尿形成的基础是脾肾两虚。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脾阳虚衰则不能升清,精气下注,从溲而泄则出现蛋白尿。肾气虚则精关不固,封藏失职,摄纳无权,精微下注也会导致蛋白尿。再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理产物与外感六淫之邪可相互为患,迫精外泄而形成蛋白。常见的外邪有风邪、湿邪,病理产物多以湿热、瘀血为患。肾炎2号基本组成为黄芪、制大黄、雷公藤、银花、红花。黄芪具有补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肾气虚,故以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治本虚。雷公藤性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炎、解毒之功,以消本病之风、湿外邪,且风又能渗湿,故为臣药。黄芪合雷公藤,增加脾气健运之力,则湿邪不易内困,故能固表而不敛邪,同时祛风渗湿而又不伤正。制大黄、银花、红花为佐药,除本病之标(湿热、瘀血)。制大黄攻下导滞、泻火解毒、祛瘀止血、通淋降浊,银花清热解毒透邪,且黄芪伍银花,亦可鼓舞卫气驱邪;红花通瘀活血为血中气药,制大黄合红花,通久病之络,化久病之瘀。又气能行血,合黄芪更能增加活血化瘀之功。全方益气化瘀、清热渗湿,诸药配伍补而不滞邪,清而不伤正。

本实验结果表明肾炎2号对IgA肾病大鼠模型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减少蛋白尿。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恢复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作用,减少系膜细胞、系膜基质的合成等途径发挥作用,延缓病情进展。第二:抑制系膜区IgA沉积。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的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活化MC及局部补体系统,启动肾小球炎症过程,促进相关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产生、导致细胞外基质增多、内皮细胞损伤和GBM结构发生改变等。肾炎2号可能通过抑制系膜区IgA沉积使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减少,从而减少了肾小球的进一步损伤。第三:改善IgA肾病病理损伤。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系膜基质、系膜细胞的增生明显减少,毛细血管襻开放良好,从病理上提示肾炎2号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减少了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从而延缓了肾功能的进展。上述实验结果提示本方具有降低尿蛋白、调节免疫、抑制系膜增生等作用。

肾炎2号方中的臣药是雷公藤,本实验结果提示肾炎2号无明显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的副反应。这可能与方中其它诸药与雷公藤配伍后削弱了雷公藤的毒副作用、人与动物反应的差异性有关。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进行肾炎2号的药理及毒理试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安全性的依据。

版权声明: 请尊重本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本范文,请注明原文出处:中国范文模板网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lcyx/230053.html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