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摘要】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证明采用针刺、耳埋等综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耳埋等几种方法治疗失眠,并设立对照组给予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9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选择病例的标准下述症状中出现两项并持续1年以上者:入睡困难;睡不安稳,多次醒来;睡眠时间少,早醒;一夜梦魇困扰,并被惊醒;睡眠后无清醒感觉。并且全部排除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针刺治疗前均靠镇静安眠药维持睡眠。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使身体自然放松,医者用直径0.25mm,长度40mm的毫针。取穴。主穴,取百会透刺四神聪,百会向前、后、左、右斜刺,深度为0.5~1寸。配穴,取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各穴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手法,针感保持中等强度为宜,留针60min,期间以相同手法行针两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后开始下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日治疗时间以下午4点左右为佳。同时,配合耳埋法,耳穴取神门、心、脾、肾、交感、皮质下,用王不留行籽按压,每次取单耳2~3穴,每晚睡前两小时按压数次。体虚明显者,隔药饼灸心俞、脾俞、肾俞等。
2.2对照组不取百会透四神聪,不用耳埋,及背腧穴隔物灸,其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留针为常规的30min,治疗时间上下午均可,不作特别要求。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治愈:睡眠恢复正常,每天睡眠在7h左右,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睡眠及伴随症状均有显著好转,每天睡眠在5h以上;有效:睡眠及伴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变。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略)
从表中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7.49,P<0.01)。
4典型病例
患者,女,69岁,失眠5年余,每晚睡眠2~3h,一般安眠药无效。于2004年3月1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夜间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晕耳鸣,脘腹胀闷,便溏,舌淡苔薄,脉细。采用针刺配合埋压按籽,及腧穴隔物灸,15次后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后痊愈。
5讨论
针灸治疗失眠的主要机理是调和阴阳。《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于阳,调阳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针灸能根据症状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脑为“元神之府”,是人体的精髓之气汇聚之处,关系着人体神明的功能活动,是气机转输的部位,通过针刺得气后的补泻手法,使脑部经气聚集整合,再逐渐向全身弥散,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原文地址:http://www.fanwenmuban.com/lw/lcyx/230050.html
下一篇:电针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关题目范文范本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